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犯下一個錯誤 一「病」留詬 只待後人揣摩

《水滸傳》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中,綽號帶有"病"字的有三位

:"病關索"楊雄,"病尉遲"孫立和"病大蟲"薛永。這三位這個"病"字,讓人頗為費解,就連《水滸傳注略》中都表示"所未詳也"。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犯下一個錯誤 一“病”留詬 只待後人揣摩

開門見山,各位請看《水滸傳》中描述:

楊雄:"因為他一身好武藝,面貌微黃,以此人都稱他做病關索楊雄。"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犯下一個錯誤 一“病”留詬 只待後人揣摩

孫立:"端的好條大漢:淡黃麵皮,絡腮鬍須,八尺以上身材,姓孫名立,綽號病尉遲。"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犯下一個錯誤 一“病”留詬 只待後人揣摩

薛永:"小人祖貫河南洛陽人氏,姓薛,名永,祖父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為因惡了同僚,不得升用,子孫靠使槍棒賣藥度日,江湖上但呼小人病大蟲薛永。"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犯下一個錯誤 一“病”留詬 只待後人揣摩

楊雄因為有"一身好武藝",所以叫關索;又因為"淡黃麵皮",所以叫"病關索"。

孫立因使的兵器是一條鞭,與大唐的尉遲恭很相似,所以叫"尉遲";因"淡黃麵皮",所以叫"病尉遲"。

薛永因為祖父是軍官,但是與同僚不和,被壓制,靠江湖賣藝為生,就像生了病的老虎。也有的說是因為能醫別人的病,所以在前面加了一個病字。

大家可以看出,在描寫前兩個人的時候,都注重面部形態的描寫,突出表現一個"病"字。這讓很多人費解的同時,感覺豁然開朗,原來他們都營養不良,身體不好,所以才叫"病"。描寫薛永的時候,注重祖上背景,時運不濟,能力得不到施展,自己得不到重用,用於鋪墊薛永"病大蟲"的稱呼。

其實,正解如此:

據考證,"病"如同"賽"的意思,比得過。在《武林舊事》中就有一個《病爺老劍器》,什麼意思?爺老,就是指兵士,劍器就是劍器舞,意思就是說跳起劍器舞賽過兵士。另外,"關索"一詞,源於宋元時期的相撲藝人,是誇耀武藝高強之人,如"張關索""李關索""賽關索""小關索"等。楊雄的原型在《大宋宣和遺事》中是"賽關索王雄",到了施耐庵的《水滸傳》中,"賽關索"變成了"病關索"。

那麼這三個人物中"病"字就不難理解了,"病關索"楊雄,就是是賽過傳說中的英雄關索;"病尉遲"孫立就是賽過大唐尉遲恭;"病大蟲"薛永就是賽過大老虎。宋玉時期,"病"就是"賽"的意識。

對比另一條好漢郭盛,綽號"賽仁貴",你就能明白了。

那為什麼施耐庵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呢?也許是施耐庵對方言的理解不足,施耐庵是一位元末明初之人,而這個"病"字方言知識出現在南宋時期,然後就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犯下一個錯誤 一“病”留詬 只待後人揣摩

施耐庵寫《水滸傳》時犯下一個錯誤 一“病”留詬 只待後人揣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