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四個故宮分別是哪幾個?

林延山


說起故宮,人們自然會想到北京故宮,它是代表中國的幾大logo之一,在人們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說中國有四個故宮的話,許多人卻有些蒙圈了。


今天有書君就以這四座故宮的建造時間為序,帶領大家瞭解一下它們的歷史。


1. 南京故宮



南京故宮也叫明故宮,現在是明故宮遺址,坐落在明朝初年的首都南京,是明朝前三位皇帝的皇宮,佔地面積高達一百多萬平方米。建造這座故宮花了二十多年,總共使用了五十多年,直到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南京故宮才不再成為明朝的行政中心。


這座皇宮坐北朝南,東西南北四座宮門分別為:東華門、西華門、午門和後宰門,從午門進去便是奉天門,之後到正殿奉天殿,左右有文樓和武樓。往裡走是華蓋殿和謹身殿,後宮主宮是乾清宮和坤寧宮,還有東西六宮。


現在所有的建築物都已經毀壞殆盡,只留下一些城牆和房屋基石這些殘垣斷壁,但是這座皇宮在中世紀可是風光無限。它佔地一百多萬平方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宮苑,曾被賦予“世界第一宮殿”的美譽。


後來的北京故宮就是以南京故宮為模版建造的,如我們熟悉的關於北京故宮的一些建築物名稱,午門、玄武門、乾清宮和坤寧宮等,在南京故宮也同樣存在。


朝代的更替,讓這座曾經享譽世界的皇宮毀於一旦,如今剩下的只有歷史隱隱約約的印記。


2. 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永樂四年開工,歷經十四年建成,明清兩朝共有24位帝王在這裡登基,自從1924年溥儀被趕出故宮,第二年國民政府就將這座紫禁城命名為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整體規劃為長方形,有七十多萬平方米,四周是十米高的城牆防衛,城外還有寬五十餘米的護城河環繞。大大小小的宮殿加起來有七十餘座,房屋有九千多間,建築群分為外朝和內廷兩大部分,分別是皇帝上班和生活的區域。


外朝三大殿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分別是舉行重大典禮和皇帝更衣休息的地方。內廷後三宮是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是帝后的生活區域。


此外還有一座連著一座的宮院,擠滿古樹和奇石的御花園。各個宮殿門口都是碩大的水缸,而且整個紫禁城有七十餘口水井,可見古人為防火措施做的蠻到位。


有書君今年五月份去北京故宮遊歷了一番,感受頗多。大家可以租個講解器戴上,不至於瞎逛,導遊最好找個明清皇宮故事儲存量大的,保準一路上各位看客興致勃勃。


北京故宮是世界五大宮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還是世界上保存最為完整、建築面積最宏大的木質古建築之一。歷經五百多年的歷史沉澱,它依舊莊嚴雄偉。


3. 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又名陪都宮殿,是滿清還未入關之時,由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父子修建,後在乾隆時期有所擴建。這座故宮的規模比起北京故宮就要小很多,佔地只有六萬多平方米,僅是北京故宮的十二分之一大。


瀋陽故宮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建築物有一百一十四座,房間五百餘間,迄今保存完好。由於是清軍入關之前所建,所以它更多的體現了滿族的人文化特點生活習俗,文物藏品中多為文化內涵豐富的藝術品。在《康熙王朝》裡,康熙所到的盛京應該就是瀋陽故宮所處之地。


瀋陽故宮和北京故宮是我國目前僅剩的兩大皇宮建築群,且修繕保護的都比較完好,因此在2004年被收錄到《世界遺產名錄》中。


許多人說滿清王朝在外國入侵時,沒有哪個掌權者是破釜沉舟的抵抗,就是想著敗了就回他們的發源地重新來過,大概是想著這座皇宮的召喚吧。


4. 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位於臺北市,始建於1962年,用三年時間建成,佔地面積約為十六萬平方米。相較於上面三座故宮而言,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座博物館,專用於文物的保存和展覽。


這座故宮是以中國傳統建築為模版建造,主要建築高四層,但是顏色有所不同,是白牆綠瓦。主院建成梅花的形狀,院落前面樹立著高聳的牌坊,整體上莊嚴又不失典雅,富含民族特色。裡面所藏的文物數量非常龐大,而且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當年國民黨敗退撤往臺灣的時候,蔣介石命人從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避暑山莊等多處蒐羅最珍貴的文物,然後成批的運往臺灣,這些文物最終保存在臺北故宮之中。


藏品中有歷朝歷代的陶瓷玉器,珍貴的商周時期的青銅器,還有文獻古籍和稀有的碑帖,這些都是稀世珍寶。目前館藏文物達到了六十九萬件之多,每三個月就會更換一次展品。


雖說這麼多中華寶物在臺北故宮裡,但是一想到它們還是在中國的熱土上,沒有流失到海外去,有書君還是蠻欣慰的。


四大故宮的最大特點就是大,面積大、房子大、配套設施擺設也是大個頭的。然後在建築風格上、風水學和方位名稱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其中前三座都是封建君主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演繹了多少歷史風雲和八卦狗血,見證著朝代的興衰和時代的變遷。


能夠保留至今的古蹟都是人類的財富,值得我們珍惜和研究。今天的人們瞭解這四大故宮,可以很好的瞭解那個時期的歷史,從中讀出許多歷史的印記,瞭解我們這個國家的過去,才能更踏實的走好未來的路。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如題是叫故宮的地方有四個,但並不是四處古代皇家宮殿。

第一、故宮博物院

即俗稱的北京故宮。這裡是明清兩代的皇宮,1924年退位的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宮,整個紫禁城移交國民政府。1925年10月10日正式成立“故宮博物院”。請注意標準名字沒有“北京”二字!目前北京故宮有文物180萬件(套),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之一,與大英博物館、法國盧浮宮、俄國冬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齊名。


第二、瀋陽故宮博物院

滿清入關之前的皇宮,東路和中路分別建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西路、東所、西所建於乾隆時期。瀋陽故宮規模比較小,只是北京故宮的1/12。其早期建築有特色,集合了滿族習俗和薩滿信仰。

第三、臺北故宮博物院

這只是一處博物館。其文物的絕大部分是抗戰時期從北京故宮等處南遷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國民黨敗退前運送到臺灣。博物館建造於1962年,1965年落成,為仿宮殿建築樣式。其地方名稱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第四、明故宮遺址

這處不是博物館,也沒有地面建築,只剩下部分建築基礎。是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時的宮殿區域。

國內類似的古代皇宮遺址還有多處,如秦阿房宮遺址、漢未央宮遺址、唐大明宮遺址等,但只有南京這處叫“故宮”。

這是一個歷史小白的問題。ヾノ≧∀≦)o


幾葦渡


中國有四個故宮,其中我們較為熟悉的是北京故宮!因為它具有四宮之首的規模,以及深遠的象徵意義。但與故宮合稱的還有哪三宮呢?我們來逐一瞭解:



一:南京故宮

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應天府(南京)的皇宮。建造前後歷時二十餘年,佔地面積超過101.25萬平方米,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南京故宮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宮殿建築的集大成者,其建築形制為北京故宮所繼承,為明官式建築的母本,是北京故宮的藍本。


南京故宮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選於元集慶城外東北處,遷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宮為明初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設立南直隸,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南京故宮坐北向南,大體範圍東至今中山門,西至西安門,北至後宰門,南至瑞金路,有門四座,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入午門為奉天門,內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為文樓,武樓。後為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現部分遺址位於今中山東路南北兩側,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400年曆史,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

清朝入關前,其皇宮設在瀋陽,遷都北京後,這座皇宮被稱作“陪都宮殿”、“留都宮殿”。後來就稱之為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築114座,500多間,至今保存完好,是一處包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古代遺址。在宮廷遺址上建立的瀋陽故宮博物院是著名的古代宮廷藝術博物館,藏品中包含十分豐富的宮廷藝術品。

1961年,國務院將瀋陽故宮確定為國家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三: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

臺北故宮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2015年10月,臺北故宮為慶祝故宮博物院90華誕,恰逢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來華300年,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商借11件郎世寧畫作,全面展現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與貢獻,該展至2016年1月6日結束。

最後我們再來詳細瞭解下我們的四宮之首:

四: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同時北京故宮還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裡姆林宮),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Sunshine娟子


小夥伴們一看題目是不是都驚呆了,中國的故宮有這麼多麼?不是隻有北京故宮博物院麼?想知道更多麼?來看看阿斌是怎麼說的!

首先最著名的故宮莫過於北京故宮了,關於北京故宮,阿斌在之前有兩篇文章是介紹北京故宮的建造歷史和命名的來歷的,想了解的小夥伴可以翻回去看看。

北京故宮是建造於明朝的永樂年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建造成,裡面大大小小的宮殿有七十多座,而房間則多達九千多間,佔地面積就有72萬平方米,可見故宮有多大了。故宮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屹立著。

其實,北京故宮的建造是以南京故宮為藍本進行設計施工的,所以第二個故宮就是南京故宮了。

南京故宮又稱之為明故宮、明紫禁城,是明初時候三朝皇宮。南京故宮是在1366年開始建造,前前後後耗時二十多年。

南京故宮的組成有外皇城和內皇宮兩個部分組成,內皇宮就是俗稱的紫禁城,主要是皇帝的生活起居,處理朝政業務,以及接待中外大臣的地方,在皇宮周圍有御河環繞著。和北京故宮一樣,南京故宮也是有午門,左右掖門,東西華門以及北邊的玄武門,而玄武門也稱為厚載門,取自於《易經》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在外皇城有承天門,端門,洪武門,長安左右門,東西北安門,外皇城的作用是護衛皇宮的一道屏障,是環繞著皇宮而建造的。

南京故宮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期間在咸豐同治年間,因為太平軍動亂有過破壞,到了現在,經過修復保護,已經打造成了國家級的遺址公園。

第三個故宮就是瀋陽故宮了,瀋陽故宮也稱為盛京皇宮、後金故宮,最早建造與1625年的時候,是滿清入關之前在瀋陽建造的大型皇宮。瀋陽故宮的佔地面積有6萬平方米,所有的建築才九十多所,而房間僅有三百多間,比北京故宮和南京故宮要小的多了。

瀋陽故宮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東邊是在努爾哈赤時期建造起來的大政殿與十王亭這一部分;而在中部則是到了清太宗時候才續建的,有大中闕,其中包括了崇政殿、清寧宮、大清門等等的建築;在西邊就有乾隆時期才建造起來的文溯閣。

瀋陽故宮的午門就是大清門,在當時是稱之為大門、正門的,後來定宮殿名的時候才起名大清門的。

瀋陽故宮在1961年的時候已經被國務院定為了第一批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依然保存著完好的建築,讓人驚歎於古人的建造工藝。

最後一個故宮自然就是位於臺灣省的臺北故宮了,又稱之為中山博物院,臺北故宮相對於前面的三個故宮來說,歷史沉澱的比較短的。

臺北故宮建造於1962年,直到1965年完成,佔地面積有16萬平方米,主要是仿造傳統的宮殿建築來設計施工的,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收藏大量的古代文物,其中,館藏文物多達70萬件文物。

好了,經過阿斌的介紹,這四大故宮,歷史最悠久的還是南京故宮,可是南京故宮由於戰亂損壞的也是最嚴重的,而北京故宮的館藏文物則是最多的

中國有四個被稱作故宮的,一般說故宮是指北京故宮。

(1) 北京故宮, 在北京(直轄市),直轄市和省是一個級別的。

(2)瀋陽故宮, 在遼寧省(瀋陽市)。

(3)臺北故宮, 在臺灣省(臺北市)。

(4)南京故宮,在江蘇省(南京市)。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築傑作,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之一。它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

北京故宮由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開始建設,到明代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佔地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為15萬平方米,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東西寬七百五十三米,南北長九百六十一米。周圍築有十米多高的城牆,並有一條寬五十二米的護城河環繞,構成了“城中之城”。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

故宮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和俄羅斯克裡姆林宮)。

2014年11月23日,北京故宮吉祥物首度對外亮相,該吉祥物源自中國傳統的吉祥龍鳳形象,分別為龍“壯壯”和鳳“美美”。2015年6月13日,故宮博物院試行限流8萬人次和實名制售票。

瀋陽故宮是為清朝初期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宮殿,距今近400年曆史。武功坊牌樓是進入瀋陽故宮的門戶,建於清初崇德二年(1637年),是瀋陽故宮唯一有歷史紀年款識的標誌性建築。

南京故宮,又稱南京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應天府(南京)的皇宮、明代北京故宮的藍本。建造前後歷時二十餘年,佔地面積超過101.25公頃,是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現部分遺址位於今中山東路南北兩側,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京故宮始建於元至正廿六年(1366年),明洪武廿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其址選於元集慶城外東北郊,遷三山填燕雀湖而建。明故宮為明初三朝皇宮,長達54年之久。直到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南京設立南直隸,正式結束王朝皇宮的使命,但仍由皇族和重臣駐守,地位十分重要。

南京故宮坐北向南,大體範圍東至今中山門,西至西安門,北至後宰門,南至瑞金路,有門四座,南為午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入午門為奉天門,內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為文樓,武樓。後為華蓋殿,謹身殿。內廷有乾清宮和坤寧宮,以及東西六宮。

2012年11月,南京明代都城遺址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項目遺產點之一,與其餘八座城市遺產點聯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臺北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

臺北故宮博物院座落於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

臺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自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所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所藏的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展館每三個月更換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館藏文物達69.6萬餘件文物。

2015年10月,臺北故宮為慶祝故宮博物院90華誕,恰逢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來華300年,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等商借11件郎世寧畫作,全面展現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與貢獻,該展至2016年1月6日結束。


搞笑少女



首先最著名的故宮莫過於北京故宮了,關於北京故宮,阿斌在之前有兩篇文章是介紹北京故宮的建造歷史和命名的來歷的,想了解的小夥伴可以翻回去看看。

北京故宮是建造於明朝的永樂年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建造成,裡面大大小小的宮殿有七十多座,而房間則多達九千多間,佔地面積就有72萬平方米,可見故宮有多大了。故宮從建立到現在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依然屹立著。

其實,北京故宮的建造是以南京故宮為藍本進行設計施工的,所以第二個故宮就是南京故宮了。


南京故宮又稱之為明故宮、明紫禁城,是明初時候三朝皇宮。南京故宮是在1366年開始建造,前前後後耗時二十多年。

南京故宮的組成有外皇城和內皇宮兩個部分組成,內皇宮就是俗稱的紫禁城,主要是皇帝的生活起居,處理朝政業務,以及接待中外大臣的地方,在皇宮周圍有御河環繞著。和北京故宮一樣,南京故宮也是有午門,左右掖門,東西華門以及北邊的玄武門,而玄武門也稱為厚載門,取自於《易經》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在外皇城有承天門,端門,洪武門,長安左右門,東西北安門,外皇城的作用是護衛皇宮的一道屏障,是環繞著皇宮而建造的。

第三個故宮就是瀋陽故宮了,瀋陽故宮也稱為盛京皇宮、後金故宮,最早建造與1625年的時候,是滿清入關之前在瀋陽建造的大型皇宮。瀋陽故宮的佔地面積有6萬平方米,所有的建築才九十多所,而房間僅有三百多間,比北京故宮和南京故宮要小的多了。

瀋陽故宮主要分為三個部分,東邊是在努爾哈赤時期建造起來的大政殿與十王亭這一部分;而在中部則是到了清太宗時候才續建的,有大中闕,其中包括了崇政殿、清寧宮、大清門等等的建築;在西邊就有乾隆時期才建造起來的文溯閣。

最後一個故宮自然就是位於臺灣省的臺北故宮了,又稱之為中山博物院,臺北故宮相對於前面的三個故宮來說,歷史沉澱的比較短的。

臺北故宮建造於1962年,直到1965年完成,佔地面積有16萬平方米,主要是仿造傳統的宮殿建築來設計施工的,主要的作用就是用來收藏大量的古代文物,其中,館藏文物多達70萬件文物。


好了,

經過江湖一碗酒的介紹,這四大故宮,歷史最悠久的還是南京故宮,可是南京故宮由於戰亂損壞的也是最嚴重的,而北京故宮的館藏文物則是最多的。


江湖一碗酒


中國四大故宮,自然就是北京故宮,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了。


第一,\t北京故宮

說到故宮,一般人第一印象就是北京故宮,北京故宮現在也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1925年10月10日,首次對外開放,每天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前往參觀。建設於1406年明朝明成祖朱棣時期,在元大都的宮殿的基礎之上加以興建花了14年才建成,正門,午門,東門,東華門,西門,西華門,北門,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也就是1420年完成。為了這座宮殿當時運用了30萬的人力,佔地面積72萬多平方米,傳說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這規模不得不感嘆啊,在北京故宮裡曾有24位皇帝在這裡住過。在這裡發生了很多重大事變,如嘉靖皇帝的壬寅宮變、萬曆時期的 “梃擊案”、泰昌皇帝的“紅丸案”、慈禧太后的辛酉政變等等。



第二個,南京故宮

南京故宮,現在留下來的遺蹟真的少的可憐,所以現在想要領略明故宮的風采真的很難,從一些歷史資料中,可見一斑,《利瑪竇中國札記》就曾描述:“我還沒有見過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皇宮,像南京的明故宮這樣雄偉!”明故宮被稱為"世界第一宮殿",北京故宮也是以它為藍本而建成的。始建於1366年,1392年基本完工,歷時26年,佔地面積100多萬平方米。在此居住的只有明初的三位皇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在這裡發生了著名的靖難之役,朱棣發難,攻破南京京師,奪位成功,結果"都城陷,宮中火起",也能燒燬了奉天殿等宮殿。



第三個,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它與北京故宮是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是清軍入關前所建的宮殿,佔地面積六萬多平方米。在1625年也就是努爾哈赤時期始建,建成於皇太極時期的1636年,花了11年的時間,也就是在這裡,皇太極將女真族改稱為滿洲貴族,並訂立國號“清”。入關後,定都北京,這裡便成了陪都,而且康熙、乾隆、嘉慶、道光四朝皇帝曾先後10次巡遊。


第四個,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可以說是故意而為之,或者說直接是個仿製品,或者直接成為博物館。建造於1962年,1965年建成,只花了短短的3年,佔地總面積約16萬平方米。但是裡面的藏品可以說是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的精華,精品中的精品。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也帶出了大量的文物,造成大量的損毀和流失,後來國民政府成立了清室善後委員會進行處理。到了抗戰前夕,將北京、瀋陽故宮的重要文物進行南運,共五批19557箱,第二批9369箱,第三批7,286箱,其餘一箱未運走,在戰爭中損壞或流失。後來國民黨難逃臺灣時運走了2972箱,臺灣的中央博物院和中山博物院合併,院落臺北,而這2,972箱,佔原南遷文物箱件數的22%。


農夫史觀


中國有四個故宮。但規模、影響及象徵意義最大的是北京故宮。

據說華西村也有一個!

1、北京故宮:明、清兩代的皇宮,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

故宮又名紫禁城,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北1公里、景山南門對面,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故宮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河內是周長3公里、高近10米的城牆,城牆四面都有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牆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造型別致,玲瓏剔透。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故宮大體可分為兩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內廷。其所有建築排列在中軸線上,東西對稱,秩序井然。

外朝是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其中太和殿最為高大、輝煌,它寬60.1米,深33.33米,高35.05米。皇帝登基、大婚、冊封、命將、出征等都要在這裡舉行盛大儀式,其時數千人“三呼萬歲”,數百種禮器鐘鼓齊鳴,極盡皇家氣派。太和殿後的中和殿是皇帝出席重大典禮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最北面的保和殿則是皇帝賜宴和殿試的場所。



內廷包括乾清、交泰、坤寧三宮以及東西兩側的東六宮和西六宮,這是皇帝及其嬪妃居住的地方,俗稱為“三宮六院”。在居住區以北還有一個小巧別緻的御花園,是皇室人員遊玩之所。



2、南京故宮:明朝的皇宮,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南京故宮午門在營建之初並無雙闕,明洪武八年(1375年)因朱元璋下詔放棄營建明中都,集中力量修建南京都城,增設兩闕(包括左右闕門)及左右掖門。



3、瀋陽故宮: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



4、臺北故宮: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

5,據說華西村也建設了一個故宮!


時說新語


中國一共有四個故宮,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北京故宮,還有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

北京故宮

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在世界上可謂是人盡皆知,從元朝就開始修建一直到清朝的完善,不知道保存了多少我國的歷史,也不知道里面藏了多少封建王朝中帝王的秘密。

位於北京市中心,一環內,也叫做紫禁城。於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故宮全部建築由“前朝”與“內廷”兩部分組成,四周有城牆圍繞。四面由筒子河環抱。城四角有角樓。四面各有一門,正南是午門,為故宮的正門。

故宮不僅在建築上氣勢磅礴,每一個小的結構,都精密無比。

下雪的故宮更加好看。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是臺灣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依山而建,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館藏來自北京故宮、瀋陽故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的皇家舊藏。

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做的最對的一件事情之一,就是把故宮裡的許多文物遷到了臺灣,並建立了臺北故宮。這些文物從南京出發分兩批沿海路運到了臺灣,可謂歷盡了千辛萬苦。第二次運輸時,船在路上壞了好幾次,導致不得不靠岸修理。原本三天的路程硬是走了二十多天才成功送到。

這些藏品中,價值連城的古董數不勝數,多過大陸上隨便一個博物館,如銅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盤;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書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等等。

南京故宮

又稱明故宮、南京紫禁城,是明朝首都應天府(南京)的皇宮。

南京故宮在元朝時開始修建,明朝朱元璋當皇帝時修建完成。南京故宮修建時注意了風水的問題,以紫金山的富貴山為靠山,佔地100萬平方米,而北京故宮的佔地面積是72萬平方米,所以可以說花了兩個朝代修建的南京故宮,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北京故宮,只是南京明故宮的翻版。只不過在後來朱棣遷都北京之後,南京故宮逐漸衰落,再加上清朝的破壞,導致了我們現在看見的明故宮只剩下了斷壁殘垣。

《利瑪竇中國札記》中描述:“我還沒見過世界上哪個國家的皇宮,像南京的明故宮這樣雄偉!”

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博物院原名“東三省博物館”,館址設於瀋陽故宮宮殿群中。是在明王朝逐漸衰落,清朝開始崛起時期建立的,始建於皇太極時期,康熙乾隆時得以加修。是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祭祖巡遊時臨政或駐蹕的場所。

瀋陽故宮裡的文物是明清時期的藝術珍品,彌足珍貴,堪稱國寶。還包括一些中外交流的玻璃和鐘錶等工藝品,這些是海外使者饋贈給大清王朝的禮物,構思精巧,見證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以上就是中國的四所故宮。除了臺北故宮,其他三所都登上了《國家寶藏》的舞臺,他們會展示出什麼樣的鎮館之寶呢?又會顯示出自己哪些獨特的魅力?有時間就親自去這四所宮殿看一看吧。


圓球團子


提起故宮,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北京故宮,其實我國有四個故宮,除了北京故宮,還有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臺北故宮:

1、北京故宮:最為人熟知的明、清皇宮。 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我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2、南京故宮:明朝的皇宮,中世紀世界上最大的宮殿。 整個明朝皇城區位於南京城的東部,坐北向南,以皇城與宮城為主體、以一系列建築旨在突出皇權“神聖”為內容、以全國最高中央行署機構為大明王朝核心區域,也是明初南京城的核心所在。

3、瀋陽故宮: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 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在清代尚有盛京宮殿、陪都宮殿、留都宮殿或奉天宮殿之稱謂。1626年努爾哈赤辭世,皇太極繼承汗位,在舊城的基礎上續建了由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麟趾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組成的大內宮闕。也正是在這座宮殿裡,皇太極將女真改稱為滿洲,改國號為“清”,並正式確定了宮殿之名。迄皇太極逝世止,盛京宮殿始終是清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4、臺北故宮:中國綜合性大型博物館 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是大陸解放後,國民黨退到臺灣,仿照北京故宮建築而成。


三聯愛樂


首先來說,故宮的“故”字是“舊時”的意思,故人、故事中的“”字都做此解,放在“故宮
”這個詞中,不僅指舊時宮殿,更是舊時“皇家宮殿”的特指。

從字面含義上理解,只要是舊時皇家居住過的宮殿,都可以被稱作故宮,中國幾千年封建、奴隸王朝史,產生了不計其數的帝王,也建造了數不勝數的宮殿,但磚木結構為主的它們絕大多數早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現在一說起故宮,基本上大家都會理解成為北京的故宮,它也叫紫禁城,是中國最後三個大一統朝代皇室宮殿所在地,其中元代的宮殿早已損毀不見,在它的地面上,朱棣在十三世紀初決定興建皇宮,從此,明清兩代皇室都是以北京為首都、以紫禁城為皇家宮殿,即是我們大家所熟悉的故宮。

北京故宮的典故大家都很熟悉,本文主要介紹另外三家“故宮”。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臺北故宮,在四座故宮中,就屬性來說,它最為名不符實,它興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們知道,至少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在六十年代是沒有機會抵達這座宮殿的,1965年,臺北故宮建成,1967年,溥儀“

駕崩”。一座從來沒有皇帝居住生活過的宮殿,被稱作故宮,總是欠缺一些“法理性”。

但就館藏寶貝來說,臺北故宮總的數量雖然比北京故宮有所不如,但就館藏的絕世珍品來說,臺北故宮卻完勝北京故宮,究其原因,自然是因為國府遷臺時,把大量最珍稀的藏品也同時遷入了臺島。臺北故宮與北京故宮的傳承,主要是館藏寶貝的傳承。

明故宮(遺址):

位於南京的明故宮遺址,也叫明皇城、南京紫禁城,它是北京故宮的藍圖。明亡之後,清朝在此處建立過將軍和都統兩處衙門,太平天國建都南京後,把明故宮的磚瓦石材基本拆個精光,用以興建天王府。到了現代,僅剩餘部分遺址。

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是滿清入關前的皇宮所在地,從1635年,努爾哈赤修建大政殿開始,皇太極時期基本建成,到康熙、乾隆時代擴建、補充,一共形成了6萬多平方米、一百多座建築、五百多間的規模。滿清入關之後,雖然遷都北京,但這座舊時宮殿一直被當做陪都宮殿,滿清統治者不敢忘記自己的“

龍興之地”,把北京故宮中的很多珍貴文物也運至此處貯藏。

現在的瀋陽故宮作為4A級風景旅遊區,也已經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世界級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