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發展概況及新進入者所需關注的六大壁壘

農業機械發展概況及新進入者所需關注的六大壁壘

1、農業機械行業定義

農業機械涉及面廣泛,是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等生產應用過程中動力機械和作業機械的總稱。我國農業機械工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了拖拉機制造業、機械化農業及園藝機械製造業、農產品加工機械製造業、畜牧機械製造業、飼料生產專用設備製造業、漁業機械製造業、營林及木材採伐機械製造業、水資源專用機械製造業、農林牧漁機械配件製造業、其他農林牧漁業製造及修理業、其他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農業園林及金屬工具製造業12個子行業,能生產16大類、104個小類、3200多種產品的完整工業體系,使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我國農業勞動力結構的巨大變化,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現狀

我國農業機械行業的發展與我國的農業機械化進程緊密相關,六十餘年的發展歷程呈現顯著的階段性特徵。在 1949 年至 1977 年的創建起步階段,我國農機行業主要是滿足拖拉機站、國營農場具體耕作的需要,產品以大型化為主;在1978 年至 1995 年的體制轉換階段,由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以及集體農機站的逐步解散,農業生產方式發生重大變革,我國農機行業開始第一輪大規模產品結構調整,重點生產適合當時農業生產的手扶拖拉機等小型農業機械;在1996 年至 2003 年的市場導向階段,隨著跨區作業的興起,我國農機行業開始第二輪產品結構調整,小型農機具的增幅放緩,高效率的大中型農機具開始恢復性增長,聯合收割機異軍突起,一度成為農機行業發展的支柱產業;在 2004 年至今的依法促進階段,在政策和法律規範下,全國農機裝備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產品結構向技術含量高、綜合性強的大型化方向發展,農機質量、效益同步增長,總體上進入了又好又快的發展階段。

農業機械發展概況及新進入者所需關注的六大壁壘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農業機械行業市場監測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1977 年,我國農機行業工業總產值僅為 54.22 億元,2012 年首次突破 3,000億元大關,達到3,115.61億元,同時也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農機制造大國。2013 年,我國農機行業工業總產值約 3,594.12 億元,36 年增長了超過 66 倍。截止2017年末,行業總產值接近5000億元,行業還在穩步向前進行中。

雖然我國是農業機械大國,卻不是農業機械強國,相比較發達國家,我國農業機械行業仍呈現出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特點;農機企業產品結構仍比較單一,大規模量產的農機產品也主要集中在拖拉機、農用運輸車輛、小麥聯合收割機等大型機械產品領域,而現階段在我國更有發展前景的精細化農業機械產品(果園管理機械、經濟作物收割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等)仍較為短缺。

3、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農機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機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2004 年,隨著《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佈,我國農業機械化進入法制化發展的階段,農業機械作業服務也進入了向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和組織化大發展的階段。

我國農機總量增長較快,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止 2012 年底,農機總功率數 10.26 億千瓦,較 2004 年的 6.40 億千瓦增長 60.18%,其中農用大中型拖拉機數量從2004年的111.86萬臺增長到2012年的485.24萬臺,增長333.78%;小型拖拉機數量從 1454.93 萬臺增長到 2012 年的 1797.23 萬臺,增長 23.53%。截至2016年底,全國農機總動力達9.7億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5.2%,而農業勞動力佔全社會從業人員佔比降至27.7%。

在農機總量快速提升的同時,巨大的人口基數是我國農業機械人均保有量仍處於較低水平。由於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因素,歐美等國的人均農業機械保有量普遍高於中國,但即使是和具有相似資源情況的日、韓兩國相比,我國農業機械人均保有量也遠遠落後。

4、耕整種植機械行業概況

耕整種植機械是指完成對土壤的加工(翻耕、疏鬆、破碎和鎮壓等)、作物種子的施播、秧苗的移栽,以及進行中耕除草、施肥等作業的機具。其特點是:

(1)作業範圍廣,包括從土地準備到作物收穫前的全部作業,按其功能又可分為

耕整地機械、播種機械、栽植機械及中耕施肥機械幾大類,每一大類又有不同功能的小類產品;

(2)產品性能與地獄、土壤、農作物、耕種制度和農藝要求密切相關,不同條件需要不同的產品,且產品的性能要不斷的適應農業技術的發展;

(3)絕大部分產品以拖拉機為動力,產品與拖拉機的發展密切相關。

耕整種植機械行業生產企業數量多且分佈廣,產業集中度低,其中絕大多數企業以生產傳統的低端產品為主,產能遠大於市場需求,特別是結構簡單、功能單一、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市場競爭尤為激烈。許多小微企業看準市場銷售形勢好的機型,一哄而上,同質化產品產能過剩,在農機行業連續十多年持續快速增長形勢下,受市場需求增長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雙重拉動,使原本激烈的競爭狀況變得更加嚴峻。

近幾年,耕整種植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均保持不同幅度的增長,但由於企業生產成本和銷售費用的增加,以及產品售價競爭激烈,企業利潤率卻沒有同步增長,有些企業出現小幅下降,這在耕整種植機械行業較為普遍,導致其增幅低於農業機械全行業17.3%的平均水平 。

未來,隨著我國農業土地流轉速度的加快,農業合作組織數量快速增加和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與不斷完善,我國農業對於新型高效農機具的需求將持續增長,擁有相關核心技術的企業將獲得發展良機。

5、新進入者所需關注的六大壁壘

(1)技術壁壘

農業機械的生產製造是一個非常專業化的領域,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農業機械技術複雜,並且多數為專有技術,同時由於產業鏈長,配套技術種類繁多,難以短時間掌握。農機產品從設計、研發、樣機制造、試驗、產品鑑定、試產、推廣鑑定,到批量生產需要較長的週期,並且涉及大量的理化分析、材料分析、力學分析、農機外型設計、機械結構設計等各個領域的專業技術,這些技術以及經驗需要企業在專利技術以及其它核心技術上長期積累,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時產品還需要各種研發技術人才和技術帶頭人對現有產品進行不斷創新性改進和研發新產品,並需要先進的加工工藝保證產品的經久耐用。技術積累是保證企業研發、製造裝配水平的先進性、持續性的必要條件,對潛在競爭者形成一個無形的行業准入限制。因此,對新進入本行業的企業有較高的技術壁壘。

(2)資質壁壘

農業機械主要應用於農業生產,直接關係到農戶利益和國計民生,自2004年開始,我國政府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對農民購置進入國家推廣支持目錄的農業機械進行直接補貼。農業機械必須獲得省級或以上農機部門的推廣許可鑑定證書,才有資格申請進入國家或地方補貼目錄,獲得農機價格約30%的補貼比例,對於是否獲得農機銷售推廣許可鑑定直接關係到產品是否能通過國家補貼機具的招標審核,是否獲得農機補貼也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產品能否得到廣大農戶的認可,這對行業新進入企業來說至關重要。

(3)資金壁壘

農業機械為技術密集型產品,各地區農產品種植習慣不同,要求農業機械有較強的適用性,為滿足不同地區用戶的差異性需求,農業機械製造企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資金,保證產品的先進性和市場佔有率。同時,品牌的推廣和營銷渠道的建設往往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因此,是否有足夠的資金予以投入,將決定行業新進入者能否在這一競爭日益激烈的行業中生存和發展。

(4)品牌壁壘

農業機械直接面向廣大農村終端用戶,直接關係到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機品牌往往是農戶在使用後根據親身感受,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逐漸建立起來的,企業需要在產品技術、產品質量、產品功能、售後服務等各個方面的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獲得廣大農戶的認可,樹立起良好的口碑,新進企業短期內難以形成。因而農機行業新進入者需要較大投入和較長時間才能逐步獲得用戶的認可。

(5)渠道壁壘

農業機械的生產需要大量的零部件,涉及的零部件種類和數量眾多,單個企業一般難以完成全套產品的生產加工,整個過程涉及的供應商和外協加工企業較多。為保證企業生產的連續性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必須對供應商和外協加工企業進行有效管理,與之建立良好、穩定的合作關係。行業內的現有企業與主要零部件供應商都建立了長期的穩定供應關係,上游供應商管理是新進入者的進入壁壘之一。

由於我國農機消費具有高度差異化和分散化以及農戶對售前、售後服務要求高的特點,農機生產企業的經銷網絡以及售後服務網絡的建立至關重要。對於主要通過經銷商進行銷售的農機企業而言,農機企業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較大的精力和時間來建立能夠覆蓋產品需求市場並具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經銷商網絡。行業內的現有企業都建立了長期穩定的銷售渠道。因此,銷售渠道的建立也構成了新進入者的進入壁壘。

(6)人才壁壘

農業機械的研發、試驗、產品鑑定、製造裝配、銷售需要專業人員。目前,農機行業內缺乏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農機研發人才和專業複合型人才很少。研發人員的數量和研究開發能力直接關係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農機產品的更新換代的速度和各種更加符合農戶實際需要的新產品的推出速度,影響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和業務擴展能力。對於農業機械的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而言,需要一批既懂得農機市場營銷又能提供維修服務的複合型人才。因此,具備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和複合型人才是進入本行業的關鍵要素之一,同時也是新進入企業必須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農業機械發展概況及新進入者所需關注的六大壁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