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近日一本名叫

《会做饭的孩子到哪里都能活下去》的书

在网上引起热议

讲的是

当得癌症的妈妈千惠即将离世时

她意识到教给孩子最重要的能力

便是“好好活下去”

她教女儿阿花打扫卫生、做饭、洗衣服

直到千惠去世后

女儿阿花常常给爸爸做好晚饭

并且帮助爸爸走出人生的低谷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当我们带着孩子穿梭于各种培训班时

却没想到孩子可能到了大学

也不会洗衣服和做饭

自理能力甚至不如童年的阿花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更有一项面向小学

四到六年级学生的调研中发现

10岁的学生不会系鞋带

不会自己过马路

见到父母提东西不会主动帮把手

家长让孩子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去学习知识技能和兴趣爱好

却忘了教会孩子去学会生活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妈妈们又一次焦虑了

曾经一度因为害怕自己是个“熊妈妈”

教育出的孩子在别人眼中是“熊孩子”

而时不时找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书籍

每个周日带孩子去一次图书馆

有空就带孩子参社会实践

生怕被别人说没好好教育孩子

却发现到头来

孩子还不会“柴米油盐酱醋茶”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如果单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如果他纯粹地生活在这个世界

我们希望孩子如何成长

也许每个家长都会说

简单轻松,健康快乐

然而面对孩子未来

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时

我们又不断地说服自己

现在多用功将来少吃苦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当我们还在扎堆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时

这个孩子已经开始照顾自己的妹妹

帮妈妈做饭了

福州一位妈妈“苏眉”的朋友圈

13岁的儿子帮妈妈做饭不说

还十分贴心替人考虑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外婆要出游

就细心地替她制定了各种温馨提示

妈妈住院

自己做作业,上课

自己画导图,写小说

妈妈手术后出门

他全程小心扶着

妈妈手上留置针不能动

所以那几天回家

袜子都是他帮她穿

简直把妈妈宠上了天

问起苏眉如何教育孩子

苏眉给出这样答案

家庭教育统一化

原则问题明朗化

态度问题坚持化

这是“三化”

多鼓励、多认可、多放手

这是“三多”

少否定、少打击、少包办

这是“三少”

这样的教育方式

让多少父母汗颜

当我们还在忙于

给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时

是否忽略了

孩子的动手能力、情商教育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有的家长质疑

孩子自控能力差

如果纯粹放手

后果不堪设想

与其如此

不如让他们上培训班

花钱找班教他如何学习

但是这却忽略了

家长们的言传身教

对于孩子点点滴滴的影响

忽略了孩子本身

是否愿意上这些大大小小的培训班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真正的大爱

应该是为孩子想得更远

能让孩子自己将来走得更稳更远

甚至在很多过来人看来

孩子的成长其实便是家长自己的影子

所以

那条孩子的“起跑线”

对每一个年轻的父母

也是人生中的重大试题

暑期扎堆上培训班?其实是这个更重要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

有很多的因素

无关乎外力、金钱

在给孩子上培训班的同时

不要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生活能力

教育的本身

在于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是否在教育的路上

自己为孩子考虑得足够长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