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之鄉」山東魚台縣打造龍蝦產業鏈 助力鄉村振興

“鱼米之乡”山东鱼台县打造龙虾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

7月12日,記者在魚臺縣王魯鎮孟樓村合作社看到,300餘畝荷塘中,綠油油的荷葉連成一片,紅色的龍蝦潛伏在水面,尋找荷葉根莖。圖為養殖龍蝦的荷塘。 郝學娟 攝

中新網山東魚臺7月12日電 (郝學娟)“中國生態龍蝦之鄉”山東省魚臺縣,改變以往傳統單一農作物生產模式,採取稻蝦、藕蝦共作模式混養龍蝦,打造龍蝦產業鏈,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12日在魚臺縣瞭解到,該縣境內17條河流縱橫交錯,共有10萬畝生態溼地,生態環境優美。截至目前,該縣藕蝦共作面積6.5萬畝,新增稻蝦共作面積達4萬餘畝。預計2018年,該縣龍蝦產量將達3萬餘噸,產值達15億元(人民幣,下同)。

因瀕臨南四湖、地勢低窪,魚臺縣在1964年前水澇頻發,後興修水利,改種麥為種稻,改善民眾生活條件。魚臺縣委副書記劉學聖介紹說,現魚臺採取稻蝦、藕蝦混養模式,使農民一地多用,獲得多份收入。“魚臺縣還通過舉辦龍蝦節,提升魚臺龍蝦的需求量及價格,農民獲得更多效益。”

“鱼米之乡”山东鱼台县打造龙虾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

圖為魚臺小龍蝦。 郝學娟 攝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記者當天在魚臺縣王魯鎮孟樓村合作社看到,300餘畝荷塘中,綠油油的荷葉連成一片,紅色的龍蝦潛伏在水面,尋找荷葉根莖。遊客們有的拿起釣竿釣蝦,有的採摘蓮蓬,十分愜意。

孟樓村黨支部書記張傳伍告訴記者,採用藕蝦共作模式混養龍蝦,以蓮藕每斤10元、龍蝦每斤20元的價格預算,每畝地可帶來近萬元收入,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以前都是村民零散養殖,今年採取村民自願入股的形式成立合作社和公司,建立品牌、規模化養殖,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

魚臺縣漁業局局長趙興華表示,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龍蝦產業,該縣計劃到2023年,發展“藕蝦共作”面積達13萬畝,“稻蝦共作”面積達25萬畝,進一步打造全國知名的生態龍蝦之鄉。

趙興華說,為推進龍蝦全產業鏈發展,魚臺將大力扶持龍蝦加工企業發展,加快龍蝦成品、半成品、甲殼素及其衍生品的研發,提高龍蝦產業競爭力和產品附加值。並鼓勵龍蝦運輸、倉儲物流、餐飲及服務鏈的發展,進一步延伸龍蝦產業鏈。

據悉,為進一步挖掘魚臺生態龍蝦價值內涵、提升魚臺生態龍蝦知名度與美譽度、培植壯大龍蝦產業,魚臺縣將於2018年7月28日舉辦第二屆中國·魚臺龍蝦節,助力鄉村振興。(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