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要學好,認準一個字,就夠了!

數學是各項考試中最易丟分的科目,

學好數學也是首當其衝的要務。

那麼,

數學學習有什麼秘訣嗎?

初中學生學數學,靠的是一個字:

練!

高中學生學數學靠的也是一個字:

悟!

先看筆記後做作業

不少學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明明感覺已經聽懂了老師講過的知識,但真正做題時就困難重重。

其原因在於,學生對教師所講內容的理解還不到位和熟練,表面懂了,實際卻不會運用。

因此,每天在做作業之前,要把課本的相關內容和當天的課堂筆記先複習一遍。

尤其當練習題與教材匹配度不夠一致時,作業中往往沒有與老師講授完全相同的題目類型,這就更要求學生自己吃透教材,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如果能夠堅持這樣做,數學成績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

做題之後加強反思

一定要明確,當下正在做的練習題目,不一定就是考試題目。重要的是在練習中,學會運用解題思路與方法。因此,要把自己做過的每道題加以反思,總結出自己的收穫。

要總結出:這是一道什麼類型的題,用的是什麼方法。做到知識成片,問題成串。日久天長,構建起一個內容與方法相結合的科學的知識系統。

俗話說:“有錢難買回頭看”。做完作業,回頭細看,價值極大。這個回頭看,是學習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要看看自己做對了沒有?還有什麼別的解法?題目處於知識體系中的什麼位置?解法的本質什麼?題目中的已知與所求能否互換?能否對答案進行適當改進?有了以上六個回頭看,學生的解題能力會與日俱增。投入的時間雖少,效果卻很大。

學好數學,除了要多做題,熟能生巧外;更要注意反思。倘若只顧鑽入題海,堆積題目,在考試中也難以有很大的提高。

主動複習與總結提高

要把提高當成自己的目標,要把自己的活動系統地組織起來,這就需要進行章節總結。

怎樣做章節總結呢?

(1)要把課本、筆記、區單元測驗試卷、校週末測驗試卷,都從頭到尾閱讀一遍。要一邊讀,一邊做標記,標明哪些是需要摘錄的。要養成一個習慣,在讀材料時隨時做標記,告訴自己下次再讀這份材料時的閱讀重點。長期保持這個習慣,學生就能把厚書讀成薄書,積累起獨特的、最適合自己進行復習的材料。這樣積累起來的資料才有活力,實用性才更強。

(2)把本章節的內容一分為二,一部分是基礎知識,一部分是典型問題。同時,要把對技能的要求列入這兩部分中,不要遺漏。

(3)在基礎知識的疏理中,要羅列出所學的所有定義、定理、法則、公式。要做到三會兩用。即:會代字表述,會圖象符號表述,會推導證明;能從正反兩方面對其進行應用。

(4)把重要的、典型的各種問題進行編隊、分類,找出它們之間的位置關係,總結出問題間的來龍去脈。就像我們欣賞一場團體操表演,我們不能只盯住一個人看,看他從哪跑到哪,都做了些什麼動作。我們一定要居高臨下地看,看全場的結構和變化。不然的話,陷入題海,徒勞無益。這一點,是提高高中數學水平的關鍵所在。

(5)總結那些尚未歸類的問題,作為備註進行補充說明。

(6)找一份適當的測驗試卷,計時測驗。然後再對照答案,查漏補缺。

重視改錯,錯不重犯

一定要重視改錯工作,做到錯不再犯。如果能及時改錯,那麼錯誤就可能轉變為財富,成為不再犯這種錯誤的預防針。但是,如果不能及時改錯,這個錯誤就將形成一處隱患,一處“地雷”,遲早要惹禍。

有的學生認為,自己考試成績上不去,是因為自己做題太粗心。果真是因為粗心才出錯的嗎?

就拿“學習開汽車”舉例。右腳控制,往左踩,是踩剎車;往右踩,是踩油門。其機械原理、設計原因、操作規程都可以講得清清楚楚。可如果缺乏鍛鍊,儘管掌握了方法依舊不能完全放心去駕駛。

所以,出錯並不是因為粗心,真正原因還是練習的數量不夠。大家一定要看到,如果自己的基礎知識漏洞百出、隱患無窮,那麼,今後的數學將是難以學好的。

圖是高中數學的生命線

圖是數學的生命線,能否用圖支撐思維活動是能否學好數學的關鍵。

無論是幾何還是代數,拿到題的第一件事都應該是畫圖。有的時候,一些簡單題只要把圖畫出來,答案就直接出來了。遇到難題時就更應該畫圖,圖可以清楚地呈現出已知條件。而且解難題時至少一問畫一個圖,這樣看起來清晰,做題的時候也好捋順思路。

首先要在腦中有畫圖的意識,形成條件反射,拿到一道數學題就先畫圖。

而且要有用圖的意識,畫了圖而不用,等於沒畫。

有了畫圖、用圖的意識後,要具備畫圖的技能。有人說,畫圖還不簡單啊,學數學有誰不會畫圖啊。還真不要小看這一點。很多同學畫圖沒有好習慣,不會用畫圖工具。圓規、尺子不會用,畫出圖來非常難看。不是要求大家把圖畫得多漂亮,而是清晰、乾淨、準確,這樣才會對做題有幫助。改正一下自己在畫圖時的一些壞習慣,就能提高畫圖的能力。

最重要的、最需要培養的是解圖能力。就是根據給定圖形能否提煉出更多有用信息;反之亦然,根據已知條件能否畫出準確圖形。

現在高考中會出現數學實驗題,這是新課標的產物,就是為了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題雖然新,但只要細心分析就會發現,其實解題運用的知識都是你學過的。

學好數學的核心就是悟。

悟就是理解,為了理解就要看、做、想。

看筆記,做作業後的反思,章節的總結,改錯誤時得找原因,整理複習資料,在課外讀物中開闊眼界……這一系列活動都是“悟”。

要自覺去“悟”,就要提高主動性,做好學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制定好自己的長期的短期的目標。

中学数学要学好,认准一个字,就够了!

END

設計:孫 璽(實習)

主編:吳海濤

中学数学要学好,认准一个字,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