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在巍巍武陵山脈中,山轉水回,峰高路險,林密洞深,隱藏著多少的世外桃源。藤茶星星點點地生長在崇山峻嶺上,千溝萬壑中。凡是藤茶豐盛之地,山民們近水樓臺先得月,比較容易採食較多的藤茶,身體素質普遍就好,也就有了很多的長壽村寨,長壽之星。

在武陵山區,土家百姓傳誦的高壽之人當數一位叫做鄭生芋的老人。據說,他活了270多歲,具體的數字已經沒有人能夠說得出來,因為很多百歲老人從幼年一記事就看到鄭生芋,但卻不知道他後來到哪裡去了。

相傳鄭生芋出生於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出生地有的說是在武陵山脈西北段的七曜山下,有的說是在來鳳酉水河邊,有的說是在鶴峰。眾說不一,但所說都未離開武陵山。鄭生芋順治十八年曾在吳三桂軍中當兵,跟隨部隊進入緬甸,於康熙六年回到武陵山中,從此再未長期離開過武陵,偶爾出山遊歷也是數月至多一年後就回到山裡。2009年,一位土家族的作家《武陵奇茗》的著者遲平先生,曾經根據老人們的回憶,親自探訪尋找鄭生芋生活過的山村。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據作家親身經歷記載:村子位於一座不是很高的山下,距離去往重慶的318國道有五六里地。時值初夏,鳥聲啾啾,草木茂盛,小徑如蛇蜿蜒穿行在林中。通往丘林下方的山路兩邊多生樅樹,地上落葉枯枝有一二尺厚。綿延的丘林像一頭壯碩的老虎側臥在一片平壩當中,形成一個天然的山灣。虎的前爪那裡是一片玉米林,林下間植有蔥鬱的馬鈴薯;虎的後爪處是一灣流泉,耳朵裡淙淙有聲;虎頭之下則是那數十間吊腳樓組成的山寨——鄭家村。而在丘林前方是一馬平川,阡陌縱橫的稻田。東西各有一座山脈綿延而來,將那一片平原分割成三部分,有兩條河水從北而來,到吊腳樓下流過河床上的青石泥沙,閃著星光嘩嘩東去。

鄭家村掩映在山灣密林中,不走到白虎山前,哪怕只有一步之遙也看不到吊腳樓上的片磚塊瓦。《易》曰:萬象惟潛則靜,萬物惟靜則壽,萬民惟壽則安。村裡老人說,數百年來,鄭家村沒有發生過什麼天災人禍,旱不到,澇不到,就是下冰雹到了山前也都退回去了。山谷裡刮再大的風,一進這個灣子就風平浪靜。什麼東西到了這裡,都變得溫和而平靜。就是山外嫁進來的媳婦,再暴躁的脾氣到了這裡都會變得淑靜恬淡。作家在村莊裡所見到的女人和姑娘多帶嬌羞之態,男子漢則多憨厚朴實,禮數較多,吃喝都灑脫。此言應當不虛。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這裡田土肥沃,物產豐富,果蔬稻棉一樣不差,尤其是山脊上有許多自然生長的藤茶,被村人認為是老虎背上的毛,從來不鋤不砍、不割不剪,任其自由自在的招搖。年代久了,生得密不過人,棘荊如網。

山花年年凋復開,茶芽歲歲採又發。村裡的人家都是根據家庭用量適當摘取,既不賣錢,也不屯倉,夠用就行了。男人們擔心手腳粗重傷毀茶樹,是不會去採茶的,採茶的責任就落在了女人們的肩上。男人寧願充當伙伕送飲食給女人們,也不伸掌著指。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鄭家村是一個十足的長壽山寨,寨子裡住的人家往往都是六世同堂,隨便哪一家站出來拍個照片都是二三十號人口,弄得鏡頭似乎突然變小了,不夠用,無法準確地記錄每一個人的笑容。

有一位叫鄭雒民的老人,當年年逾106歲。他說出生於1903年,小時候經常跟鄭生芋這位天壽老人一起上山打鳥,練拳。他說鄭生芋愛喝茶,手不離茶,飯不吃可以,茶不喝不行。他指桃(堂)屋裡的一架石槽,說鄭生芋一共娶了26任妻子,鄭生芋的老妻就經常在這裡清洗藤葉,用木桶做蒸籠,用竹蔑編的則則(托盤)做甑筆搭(放在蒸籠裡用來託舉茶葉的竹板),用簸箕攤曬茶葉。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老太太制的茶裡面有一種竹花香,淡淡的薄荷味,回甘綿勁,茶香清純,久而不絕,長喝不厭。鄭雒民又領著作家去看鄭生芋曾經睡過的床,飲食用的碗具,或陶或瓷,或木或竹,與現代村民所用的相比其實沒什麼出奇之處,無非是比今人使用的古舊一點罷了。

有一個很小的擂茶缽,引起了作家的強烈興趣。它小如拳頭,表面被摩挲得十分光滑,內壁銀白晶瑩,顯然是主人經常用來擂打白色的藤茶莖葉造成的。倒入沸水後,雖不丟入茶葉,也仍有茶香嫋嫋。翻轉缽子,底部赫然刻有銘文,道“順治十八年制”,看來是主人從緬甸返歸武陵時便開始使用的茶具了,迄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主人在那時已無心於殺伐功過,甘於隱居莽野尋找生命真諦。正是因為這一次重要的選擇,使其擁有了長壽基因。當那些追求官位、財富、美女的同輩之人早已變作荒冢一堆,而他仍然能長久地享受兒女繞膝的天倫之樂。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鄭雒民還向作家出示了鄭生芋老先生親自編寫的養生經。經中說:人的壽命,本由天定。生於父母,養於後天。先天稟賦過人者,天葵(元氣)旺盛,無病無痛,可以永年。如若耽於權貴財富,必然免不了朝夕熬煎,苦水難甜,天葵耗損,身體苦不堪言,即便暫時無虞,其壽也會變短。這是古人的保壽之道。

先天不足者,籍靠後天培養。所以豁達明事理的人,就不會生髮出無理的慾望,不求無根的地位,不取無由的錢財,心平如水,身體內就不會產生由恨所生的毒氣,由怨所生的晦氣,由憤所生的火氣,由憾所生的寒氣,由冤所生的戾氣,就不會長毒瘤、暗瘡,不生肝火、寒溼、躁煩,生命無害即無病,其壽命自然由短變長。這是古人的補壽之方。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超級壽星鄭生芋的這篇養生經,表達了他內心平和、無慾無求的高超境界,也揭示了長壽村出現在武陵山區的原因。他所講的道理並不深奧,主旨是要人們養成良好的習慣:不過慮,不過勞,不過求,不過食,不過色,不過欲,不過睡,不過飢,不過言,不耗損精元,方才能夠益壽延年。

藤茶潤出的武陵長壽寨

現代科學研究者認為,鄭生芋的長壽,除了得益於他的養生經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鄭家村的土壤中富含硒這種天然抗衰元素,藤茶中的天然黃酮含量更是驚人。鄭家村人遵循先人教誨,沒有貪慾,不過求財富,又愛喝藤茶,因而補足後天,得享龜壽鶴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