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一、崗位評估的常用方法

崗位評估是HR在進行OD的一個常見的場景任務,方法有崗位參照法、排列法、分類法、因素比較法和評分法等。其中分類法、排列法屬於定性評估。其中筆者比較喜歡的是"排列法", 也稱崗位比較法,即把崗位拿出來,兩兩比較,看那個崗位勝出次數最多,即為職等最高的崗位。但這種方法不能批量處理較多的崗位。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崗位參照法、評分法和因素比較法屬於定量評估。其中因素比較法用的最多,也最常用,可以批量處理一系列的崗位。即使添加崗位,也容易在原有的評價結果基礎上進行添加。

筆者之前的文章中就提出了兩個因素分析模型:

  • RC模型:基於JD的崗位評價法---RC模型

  • SN模型:關鍵崗位評價的"供需"模型

比較著名的幾家國際諮詢公司都在崗位評價這個業務場景中,推出的標準化解決方案(產品),比如:

1)海氏(Hay Group)的評估法:3維度8因素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2)美世(Mercer)的IPE:4+1維度10因素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3)韜睿惠悅 GGS:7因素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4)普華永道:3維度7因素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5)翰威特 Job Link:6因素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二、五大諮詢公司的因素整合

這裡,筆者以“文獻綜述”的研究方法,對五大諮詢公司的解決方案進行彙總,萃取中更加普世的一套職位評估的因素模型。

Step 1:首先我們將五大諮詢公司的因素進行彙總;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Step 2:我們將所有職位評估因素進行彙總如下,共計10個因素,其中3項因素是5家諮詢公司都用到的。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Step 3:筆者基於“輸入--過程--輸出”的崗位價值邏輯(HAY和普華也是這邏輯)進行呈現,輸入是完成該崗位的需求條件,也可以理解我們傳統說的任職的條件;過程Process是完成崗位任務的過程中的任務要求和工作形式的挑戰;輸出Output是工作的結果,基於工作價值的層面(垂直)和價值的影響(橫向)。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將10個因素,按照IPO三個緯度進行結構性梳理如下:3大緯度,10大因素。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Step 4:將模型轉化為工具,進行崗位評價, 再將計算的分數,轉換為一個崗位總分,對應到職級數Y上。限文章的長度,不在此處分享這個錨定和計算過程。

研究了五大諮詢公司的崗位評估要素,我萃取出這個IPO模型

三、結束語

1. 繼SN模型,RC模型之後,筆者的又一個崗位評價IPO模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 做人力資源開發,我們都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研究經典,學習借鑑經典,特別是諮詢公司的一些經典方法論,都是我們的捷徑。

3. 筆者就一個崗位評價也有三個解決方案了,方法沒有絕對好壞,不同的方法論適合不同的情境,比如SN模型適合關鍵崗位的定位,配置資源; RC模型適合在JD基礎紮實的人力資源組織;或許未來還會有第4個方法論。

歡迎你在下方「評論區」留言評論,也歡迎你分享轉發~,期待你的互動!

HR新知派,給你最專業最地道的人力資源管理知識、技能和資訊。歡迎關注訂閱,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