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文 | 書影君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最近熱映的影片《無問西東》引起了觀眾兩方面比較對立的觀影體驗。

給好評的觀眾說,在影片中,看到了亂世中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傲然於世的風骨以及勇氣和擔當,令人感動。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給差評的觀眾則表示,看不懂影片到底在說啥,在影院中昏昏欲睡,白白浪費了一張電影票錢。

熟悉影片背景的影迷都瞭解,本片原本是為了慶祝2011年清華大學百年校慶,而由導演李芳芳命題拍攝的。但因為影片審查的問題,硬硬地耽誤了六年之後,才與觀眾見面。影片的片名,也是借用了1923年前後,清華大學教師汪鸞翔先生所做的校歌歌詞中的一句: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01

整部影片,由分屬於不同時代(民國、抗戰時期、解放後、改革開放後)的四個各自獨立、但又彼此暗含聯繫的故事組成。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1923年,民國時期的北平,一襲長袍的吳嶺瀾(陳楚生 飾),面對榜單上英文第一,但物理落榜的成績,梅貽琦老師勸他轉專業,他卻認為“好學生都選擇實科”,迷惘中不知前途何處。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1938年,抗戰時期的昆明,富家子弟沈光耀(王力宏 飾)來到西南聯大讀書。但在日軍的轟炸中,為了知識分子的勇氣與擔當,放棄學業與家族,參加空軍對日作戰,最後英勇駕機撞向敵人,不幸犧牲。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1962年,文革前夕的北京,王敏佳(章子怡 飾)被誣陷,被煽動起來的人群,毆打批鬥,同學李想為了個人利益而選擇沉默,獨有陳鵬(黃曉明 飾)含淚將其掩埋。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現代,經濟浪潮席捲全球時期,廣告公司職員張果果(張震 飾),在充當爾虞我詐的職場犧牲品後,依然放棄出賣前任上司,以及選擇幫助有可能賴上自己的四胞胎家庭。

四個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清華大學的學生,這是影片一條將他們彼此聯繫的內在主線。

導演試圖用一代代清華大學教授及其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關鍵時刻“自我捨棄而求真”的文人氣質,來串聯起不同時代學生的相同精神內涵。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這種精神內涵,表現在老派民國知識分子的風骨,戰爭年代保家衛國的氣節,建國後支援邊疆的熱血,和平年代固守節操的善良。本質上講的是大學精神的傳承。

另一條聯繫線我認為比較生硬,就是用四個故事中的主人公之間彼此在社會關係層面的聯繫,來將整個影片串聯起來。對此,網友一句話便將這種複雜的關係簡單化:

“陳楚生是王力宏的老師,王力宏投下的食物救了黃曉明,黃曉明的同學李想救了張震的爸媽!”

看看,就是這麼簡單粗暴又有效!

02

為何這部影片註定口碑評價兩極分化、喜愛與排斥同在呢?

首先,如同立意先行的文章,往往寫不出深度一樣。本片作為一篇命題作文,也很難拍攝出一部經典影片跨越歷史的厚重感,以及時代賦予的特殊精神內質。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作為清華大學建校百年的紀念影片,《無問西東》主旨立意很鮮明,就是用短短130分鐘的時間,來講好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這個精神。

這對於導演李芳芳來講,並不容易。正如同讓你用短短几句話,來描述一位百歲老人的一生一樣,難免會詞不達意,或顧此失彼。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其次,在如今這個浮躁粗鄙的商業世界的娛樂至死的時代背景之下,讓我們這些愛玩遊戲“王者榮耀”“跳一跳”、愛看“抖音”“快手”小視頻、愛吃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快餐的“物質至上、娛樂至死”的一代,去理解民國知識分子心憂天下的家國情懷、抗戰青年學生拋家舍業的無畏勇氣、革命階級戰士一心為公的犧牲精神,確實超出了我們精神世界所涵蓋的理解範圍。

最後,本片導演把控整部影片節奏的能力不強,四個故事之間依靠浮於表面的主線串聯,加之全片過滿的煽情背景音樂,口號化的生硬臺詞等等。這些明顯的缺點,也影響了影片對於一部分挑剔的純技術型影迷觀眾的代入感和同理心。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梅貽琦 | 祖峰飾演

本片導演拍攝的影片較少,拍攝經驗和能力尚顯單薄與稚嫩,可以理解。如果單純作為一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的紀念宣傳片,《無問西東》無疑是合格甚至是優秀的。但我們評判它的標準不能僅止於此,是不是?

正如一部分力捧本片的觀眾的觀點認為:在嘈雜粗鄙的商業世界裡,《無問西東》還在奮力吶喊宣傳那些“亂世中的理想主義者、國之棟樑的人格魅力”,實在是渾水中的一股清流。

就衝著這份情懷與執著,也值得支持。

03

我的觀點很簡單:看完影片而落淚的人,是影片中所談及的歷史與人物的精神感動了你,而不是影片本身;而看完影片而犯迷糊的人,是導演那較為簡單矯情的拍攝方法和影片模糊的敘事手法干擾了你。

這些都是事實,沒有誰對誰錯。

《無問西東》:有人看到了繁花遍地,有人看到了爛桃一筐

其實,拋開影片本身,我自己也會有感動。

為導演李芳芳拍攝本片的心血與情懷而感動,為黃曉明、章子怡、王力宏等幾位主演在片中的塑造與付出而感動;為在網紅與鮮肉當道、爛片和神劇齊飛的中國影壇,還有人願意講這麼一個關於大學的故事,宣傳這樣一種關於大學的精神而感動。

正如梅貽琦校長所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不應該是一個職業培訓所,大學存在的真正意義,在於塑造靈魂,而非僅僅傳授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