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第164篇推文 正文:2585字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最近幾年每次融到資金的項目,只要跟著搞的,都有口湯喝。

參加過網約車燒錢大戰的老司機,不說賺了個盆滿缽滿,掙一臺10萬元的小車是不成問題的。

曾經見過最誇張的刷單方式,在南京打車後,把手機交給正好要去新疆的朋友,飛機落地後點行程結束,一單刷了一萬左右。

又比如共享單車,雖然沒有直接發現金,但免費騎過的人不少吧?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風水輪流轉,網約車燒錢大戰結束,共享經濟風口漸冷,農業項目融資起勢。

初步估算了下,僅2018年上半年,涉農企業融資已有40多例。

下半年開始,更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很多朋友可能不理解了,農業項目投資回報週期長,收益不穩定,風險還大。

死了那麼多了,怎麼還有人投資啊?

確實,據大數據分析,傳統農業平均年利潤3%-8%。

對於玩資本運作,動輒年收益30%以上的投行、大資本、大財團來說,這點微薄利潤完全不入眼。

所以更多的錢進入了新型農業項目裡面,傳統農業的投資很少了。

各種融資全部集中在了農業的上下游,沒錯,農業被大資金夾擊了。

【上游的融資項目】

農業服務

去年不少媒體就在大肆宣揚,今年將是植保無人機爆發的一年。

不管咱們關不關注吧,搞植保無人機的公司確實就是融到錢了。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對植保無人機市場的調研分析表明:

植保無人機對適當規模化的種植區域均適用,以目前適宜規模化的省份約30%多的流轉程度來看,無人機市場預計將達100億,植保服務市場則預計可達400億。

而各個地區對於土地流轉率的要求是,要在2020年達到70%以上,市場將翻一倍。

不止植保無人機,有專家認為,2018年我國農業服務市場將迎來井噴,2020年市場容量超8000億。

今年1月,互聯網農業服務平臺“農田管家”,獲得由執一資本領投,順為資本、GGV紀源資本、戈壁創投、雲啟資本、真格基金跟投的千萬美元Pre-B輪融資。

同月,農業信息化服務商“新農寶”宣佈完成 2000 萬元的 A+ 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夸克資本、甲子啟航。

新農寶將助力涉農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與升級,平臺的特點是提供全渠道、全場景解決方案。

農業保險

保監會數據顯示,自2007年到2016年的10年間,我國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從51.8億元增長到417.12億元,增長了7倍。

然後,根據各位專家的預測,未來的農業保險市場,又是一個千億級別的市場......

但凡評估達到千億級別的市場,資本都喜歡試試水,萬一就盤活了喃?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今年3月,互聯網農業保險平臺“一米農險”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經緯中國、九合創投以及以太資本。

當然,一米農險的業務比較全面:

為農業產業鏈上下游提供農業保險、信貸和價格風險管理;

為產業鏈中的種植戶提供保險和貸款,保障其種植收益,同時為其提供低利率的種植貸款;

面向產業鏈中的收購、加工企業提供期貨、期權金融工具和貸款,為其穩定糧源、鎖定利潤。

農業金融貸款

《“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顯示:

自2014年起,我國“三農”金融缺口超過3萬億元。

好吧,又是萬億級別的市場!!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6月初,互聯網金融平臺“草根投資”宣佈已完成23億元D輪融資,由上市公司洲際油氣領投。

據說農村金融目前來說還是一片藍海,加上國家政策的扶持,瞬間成了資本熱捧的香餑餑。

農資電商

今年3月,農資B2B電商平臺“7公里”宣佈獲得慧爾股份戰略投資數千萬元。

將基於慧爾股份在水溶肥、智能施肥系統上的優勢,雙方將以“7H”的模式賦能傳統的農資生產企業和零售商。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將帶動農資供應鏈全面上線、引領農資行業逐漸步入產業互聯網的時代。

【下游的融資項目】

生鮮

這個咱們之前聊到過多次了。

還是用數據說話:

自2013年以來,我國生鮮市場每年增速保持在6%,僅次於GDP的7%。2017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達1.79萬億,同比增長6.9%。

預計2018年生鮮市場交易規模將達到1.91萬億。

看看,又是一個萬億級別的市場!!!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這個市場不只是聚集了BATJ互聯網巨頭。

今年上半年,水果零售商“百果園”宣佈獲得15億元B輪融資,未來將在產業經營與互聯網化、金融與資本化、賦能型業態與科研培訓方面進行突破。

3月初,生鮮供應鏈品牌“鮮世紀”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IDG資本、星瀚資本、互信集團、無錫金投。

5月21日,定位為生鮮全產業鏈新零售服務平臺的“有好生鮮”獲得1000萬天使輪融資。

此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打造集生產、物流、倉儲、深加工、銷售、服務於一體的製造型綜合生鮮服務平臺。

區塊鏈農業

這個其實是農業全產業鏈都涉及的,但考慮到當前的服務主要集中在生產和銷售之間,所以歸為下游。

區塊鏈技術在其他行業大火,而在農業方面才剛剛開始。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3月19日,區塊鏈水果口感評級數據平臺“果庫”於年初完成百萬元級種子輪融資,由中國美術學院的數字雕塑家袁啟成個人領投。

通過將水果關鍵的口感評級數據寫入區塊鏈,防止內外部篡改,保證數據真實性。

農產品電商

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但真正用起來的人卻不多。

之前我們說到國家統計局調查組的調查數據顯示,農產品電商銷售額不到總銷售額的10%,而定的目標,是60%。

而且,注意哦!

這是一個10萬億規模的市場。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今年3月,農產品乾貨一站式產地直採平臺“乾貨寶”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廈門綠帝股份領投、中膳團餐產業聯盟跟投。

【最好的時代or最壞的時代】

上游和下游都有巨大的資本介入。

為咱們搞農業生產的從業者們帶來極大的實惠。

想想當年的打車軟件,算上優惠券,打個車就2塊錢,甚至不要錢。

不得不承認這種佔便宜的事兒確實很爽,高額的補貼下,開車的司機也很爽。

但是出租車司機卻一點都爽不起來。

植保無人機獲得這麼多融資,免費送你幾次大藥的體驗券是完全沒問題的。

農業金融貸款一開始也會有免息活動。

農業保險在險種制定上或後期的營銷上肯定也會有相應實惠。

農資電商送點優惠券什麼的也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事兒。

這對於搞生產的朋友來說確實得到了實惠;但做農資的人,很可能會像當年的實體服裝店主罵某寶一樣罵農資電商。

被資本夾擊的中國農業

而且大家也別高興得太早,融了這麼多資,遲早是要盈利的。

現在的打車軟件和出租車的價格已經相差無幾了,當年給你發紅包的電商平臺,如今也要從你的銷售額裡抽成了。

把豬喂肥了再殺,資本的積累都是血淋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