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飼料浪費降低豬場養殖成本,精心管理成功抗過豬價低迷

養豬生產中,飼料成本約佔總成本的7-8成左右,是豬場最主要的開支,豬場經營過程中,飼料原料價格和生豬市場行情都是無法控制的,隨著中美貿易戰的加劇,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生豬市場持續低迷,提高飼料利用率,最大限度地發揮豬的生產潛力,並儘可能地減少飼料損耗,實現飼料效益最大化,是提高豬場盈利能力的最好途徑。下面就豬場飼料浪費作一簡單論述,為現代豬場管理者提供一些參考,最大限度的減少飼料浪費對豬場效益的蠶食。

養豬:

一、豬場飼料浪費的兩種表現

從配方設計、生產製造、運輸貯存、使用等很多環節均會造成不必要的飼料損耗。減少豬場的飼料浪費,可從顯性浪費和隱性浪費兩方面著手,查找原因,尋找漏洞。

減少飼料浪費降低豬場養殖成本,精心管理成功抗過豬價低迷

豬場減少飼料浪費

1、顯性飼料浪費

①飼餵過程中的浪費

料槽設計不合理,豬在拱掘時會直接造成飼料損失;豬的採食受到干擾時( 比如豬在同其他豬爭奪飼料時)或是在豬離開飼槽時飼料從豬的嘴中漏出就會造成浪費。據澳大利亞的研究顯示,通常的生長肥育豬場所用的全部飼料中有10% ~ 15%完全沒有被豬吃下,而是由飼槽中或豬的嘴中漏到地面上,或是由糞便中排出。雖然有些豬場記錄的飼料浪費率很低,僅為4%,但實際上豬場中豬嘴旁邊的飼料損耗率可高達飼料總供應量的30%,這部分損失往往是無法計入飼料損耗的。

應對措施:正確的飼槽管理

飼槽的設計要考慮到不同生長期豬的體寬與飼料槽尺寸之間的關係,設計最佳的落料出口,飼料槽必須讓豬隻容易接近,能夠有正常的採食行為,料槽的空間、深度和高度相協調,正確地調整飼槽中飼料的流量,過量的飼料無法刺激採食,並且會因豬隻拱掘撒漏而造成損失,做好豬群三點定位,避免豬到料槽排洩而造成的飼料汙染。如果飼槽內飼料有發生變質,要及時清理,以避免豬隻採食量下降,危害豬群健康。此外,料槽底部加揀料盤是避免飼料散落到漏縫地面之下而浪費的有效方法。

②貯存過程中造成的損失

豬場購入的飼料,都需要貯存一定的時間,貯存過程中可能會因發黴變質或長期存放失效等造成浪費。比較常見的比如離牆面太近,直接放到沒有經過防潮處理地面上,倉庫漏雨、滲水等都會引起飼料發黴變質。

應對措施:做好貯存運輸管理

注意運輸儲存環節中的問題,防止雨淋,暴曬,防止黴菌的汙染,原料庫和成品庫要乾燥通風,地面有隔潮設施,四角留空,牆邊要留出至少10cm以上的距離,切忌亂堆亂放。飼料或飼料原料存貯時間不宜過長,存貯量不宜過大;飼料的使用要遵循先進先出,出舊儲新的原則。

③蟲蛀、鼠害造成的飼料損失

夏天飼料貯存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蟲蛀現象,如玉米就很容易生蟲,蟲蛀的飼料營養價值會降低,飼料也容易黴變。此外,鼠害也是引起飼料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據有關資料顯示,一個萬頭豬場,若晚上經常看到老鼠,表明可能存在1000只老鼠。1只老鼠1年可消耗飼料11.4kg,1000只老鼠1年則會引起11.4T的飼料浪費,這個損失是令人震驚的。

應對措施:做好防鼠防鳥管理

飼料生產車間、倉儲間及豬舍的基礎設施建築,要設置防鼠設施,並與專業的防鼠機構合作,減少老鼠的數量,倉庫和豬舍要安裝防鳥網,防止麻雀等鳥類的進入。

減少飼料浪費降低豬場養殖成本,精心管理成功抗過豬價低迷

豬場減少飼料浪費

2、豬場的隱性飼料浪費

①母豬繁殖效率低引起的飼料浪費

對於母豬,人們常常評估它們所耗用的飼料數量,而對於影響豬場效益的幾個關鍵指標,如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的數量和斷奶母豬失重等並沒有進行評估。

養豬業者必須清晰地知道出欄相同的肉豬時,母豬年產斷奶仔豬頭數的差異會對所需母豬及母豬飼料的總量產生較大的影響,從表1來看,同樣生產出10000頭肉豬,每頭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20頭和30頭相比的話,前者要浪費飼料245T。

隨著品種質量的不斷提升,母豬的產仔數越來越多,母豬又常常出現採食量不足,許多豬場都面臨著斷奶母豬失重過多的問題。但是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斷奶母豬失重過多也是引起豬場飼料浪費的一個重要因素。200kg母豬的換肉率約為5.0,哺乳母豬少吃1.5kg飼料就會失重1kg,那麼補回失重則需要約3.33倍的飼料。如果1頭離乳母豬失重多10kg,意味著少吃了15kg飼料,而補回這10kg失重又需要33.3kg飼料,那麼每頭母豬每胎多耗用18.3kg飼料,每年按2.3胎計算,則每頭母豬每年多耗用飼料42.1kg,500頭母豬的豬場全年多耗料22t。

養豬:

應對措施:提高母豬繁殖效率

減少隱形的飼料浪費,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提高母豬的生產效率,提高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的頭數。提高母豬的生產效率主要有以下幾個手段:通過準確的系統分段來飼養種豬,保障母豬各階段的正確食量與營養,加強種豬系統關鍵營養,如繁殖系統關

鍵營養、母子免疫關鍵營養及健全骨架之關鍵營養,全面的黴菌毒素控制,保障母豬的體型控制,減少母豬繁殖障礙的發生,減少母豬的非生產天數,減少母豬斷奶失重,增加母豬的排卵數,提高受精率,降低胚胎死亡率,提高哺乳育成率。

②肉豬生長效率低下造成的飼料浪費

隨著品種遺傳潛力的增長,肉豬的採食量也是隨之不斷增加的,但是許多豬場由於實施不當限飼,疾病困擾,豬舍環境差,飲水不足等種種原因導致豬隻採食不夠,本來160d可以出欄的豬卻要養到180d,甚至200d,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如:品種優良的100kg豬,正常食量是2.98kg,維持需要1.1kg飼料,每天長肉0.9kg,料肉比是3.31,如果每天少吃10%,增重則會減少15.9%,料肉比3.543,料肉比增加0.233。此外,按維持需要1.1kg 飼料,多養20d,一頭豬則需要多耗22kg飼料,年出欄1萬頭肉豬多耗料220T飼料。

應對措施:優化飼料配方設計,提升肉豬生產效率

蛋白質和能量的比例不匹配,氨基酸不平衡,鈣磷比例不平衡,營養源可消化性、可利用性差等不合理的飼料配方會導致豬隻採食量不足或過量,不能發揮其最佳生產性能,造成飼料浪費。

使用有效氨基酸、有效磷、淨能計算配方,合理平衡各營養組分之比例,可以大大降低飼料成本,達到節約之目的。降低昂貴蛋白原料的使用可減少蛋白消化的熱增殖,高淨能,補上充足的廉價氨基酸原料,配方的有效性大大提高,同時還可減少蛋白質的浪費和氮的排洩。

③教槽保育階段死亡率高造成的飼料浪費

許多豬場由於飼料品質差、環境設施不合理,豬群整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小豬在70日齡之前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會造成巨大損失。例如:保育豬死亡率高10%,1 頭小豬耗料計為30kg,一個萬頭豬場1 年的教保飼料損失高達30t。

二、其他應對措施

1、嚴控飼料加工

請專業人員根據豬場實際情況設計各階段、各季節的飼料配方,嚴格按照配方配制飼料,不能隨意更改。安排責任心強的人員專門進行飼料生產和管理,堅決避免出現以下情況:原料不過稱或者過稱不準確,飼料混合不均勻,隨意更換原料,原料的質量把握不嚴,以次充好,使用黴變原料等。如有條件應使用先進的飼料加工設備或者與專業的飼料企業合作定製飼料;飼料加工設備及時檢修,如篩片損壞,錘片磨損要及時更換;避免穀物粒度變異增大,甚至出現整粒穀物,降低飼料的利用率,增加飼料損耗。

2、加強飼養管理

減少飼料浪費,要做好飼養管理工作。不良的豬舍環境會帶來應激,應激會引起豬隻採食量下降,並增加額外的飼料損耗。豬場的環境因素包括空氣質量、水源、賊風、溫度、溼度、噪音、豬舍內的排洩物及豬舍周邊的溫度。必須根據不同階段的豬對環境因素的不同要求,給豬隻創造合適的環境,減少因應激導致的額外飼料消耗,減少飼料浪費。要根據飼養實際,做好相應的飼養計劃,避免因不合理進料而造成飼料積壓發黴。要進行系統的營養分段,並嚴格執行,避免出現小豬吃乳豬料,中豬吃小豬料,大豬吃中豬料,甚至後備母豬吃育肥料的情況。做好豬場生物安全防控,制定正確、有效的免疫程序並嚴格執行,提高豬群的健康水平,提高豬群的飼料利用率,減少豬群隱性飼料的浪費。

3、適時出欄

對於三元豬,最佳料肉比在體重115kg以內,超出115kg後飼料主要用於生長脂肪,豬肉品質變差的同時豬飼料轉化率降低,會造成嚴重的飼料浪費,所以無論行情怎樣,適時出欄都是比較合適的。

4、提高瘦肉率,減少浪費

提高瘦肉率可從多方面努力。首先,要飼養優良品種。品種是決定瘦肉率的關鍵因素,脂肪型的豬或土種豬瘦肉率一般低於50%, 而杜長大、杜大長等三元雜交商品豬,瘦肉率可達63% 以上。其次,科學分段的飼料配方。生長初期重點長骨骼,稍後主要是長肌肉,後期至成年時期為脂肪沉積期,即長肥膘。因此,要根據豬不同階段的生長特點,合理配製日糧。再次,通過限制飼餵量,控制脂肪生長速度,以提高胴體瘦肉率。限制飼餵,對容易長肥、體型比較差的豬種效果更加明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小豬30kg生長速度要快,骨架長得要好,才能充分發揮品種的優勢。

減少飼料浪費降低豬場養殖成本,精心管理成功抗過豬價低迷

豬場減少飼料浪費

三、總結

綜上所述,豬場的飼料浪費是無處不在的,損失巨大,當然這些浪費也都是可以減少或者避免的。結合豬場實際情況,逐一查找漏洞,逐步改善,您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對養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養殖一點通,天天都有精彩的養殖資訊、技術文章分享。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