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一所不一般的地方强校!

杭州师范大学:一所不一般的地方强校!

今天中国近3000所高校中,有百年历史的不多,办学历史达到110年的,更是屈指可数,杭州师范大学就是其中之一。

1908年,杭师大前身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正式成立。2018年5月14日,杭师大将迎来110周年校庆。

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地方强校,杭师大历史非常之辉煌。抗战时期“七君子”之一、民盟中央主席沈钧儒曾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监督;著名教育家经亨颐担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首任校长;鲁迅、叶圣陶、李叔同、马叙伦、朱自清等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都曾在学校延席授课;丰子恺、刘质平、吴梦非、潘天寿、曹聚仁、俞秀松、施存统等曾在此负笈求学。

建校以来,杭师大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全国优秀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文艺卫生精英、著名企业家等,其中杰出校友、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成功更是激励了无数人。

2008年5月,在杭州师范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通过了《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举全杭州市之力,支持杭师大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从此杭师大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目前,杭师大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三十余人,最新自然指数位居全国85位、ESI学综合排名列中国内地大学百强、US 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全国百强(浙江省内第四名,含浙江大学)。这十年间,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成果等方面的数据表现不俗,各项指标均超过预期目标。

2016年,青塔曾写了一篇“杭州师范大学,不仅仅是出了一个马云!”向大家介绍这所地方高校;两年后的今天,在杭师大11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再带大家一起看看杭州师范大学的发展速度到底有多快。

文脉荟萃,传承百载

杭师大始于1908年创建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也是浙江省民主科学思想和艺术教育的发祥地之一。1912年,学堂改称学校,即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校。后续经历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学校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省立杭州师范学校被迫内迁,与众多中学一起组成了省立临时联合中学,成立师范部。抗战胜利后,复称省立杭州师范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杭州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五校相继并入,并于2007年完成更名,终成今日之杭师大。2017年,杭师大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群贤毕至,师资雄厚

杭州师范大学:一所不一般的地方强校!

百余年文脉传承,使得杭师大群英荟萃。目前杭师大共有双聘院士3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5人、国家杰青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0人等,国家级人才总量已经超过了部分双一流高校。

此外,杭师大教师中还包括浙江省千人计划人选24人、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人选2人、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0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层次以上人才12人等省级各类人才计划入选者近百人。

学科建设,成就斐然

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杭州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上一直颇有建树。

根据科睿唯安公布的2018年3月最新ESI学科排名,化学和临床医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另有多个学科也已经接近进入ESI全球前1%。2018年公布的最新自然指数排名中,杭州师范大学综合排名位居国内高校85位,其中生命科学学科排名32位,领先一大批重点名校。

目前,杭师大共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学位人才培养项目1个,与兄弟高校联合培养博士学位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6个,中外合作培养教育领导学硕士项目1个,学位点数量位居浙江省高校前列。

在最新公布的浙江省一流学科入选名单中,杭州师范大学共有14个学科入选,包括 A类8个和B类6个,A类学科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第三位,教育学列入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此外,杭师大还相继成立了阿里巴巴商学院、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等,学科建设迎来飞速发展的机遇。

科学研究,实力不俗

杭州师范大学:一所不一般的地方强校!

与很多综合型知名院校相比,杭师大科研规模并不占优,但科研实力雄厚。

根据统计,近10年,杭师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达到501项,而且近年来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杭师大作为地方高校牵头承担一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总经费近3000万,这也是浙江省属高校唯一牵头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近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55项,其中包括重大招标项目4项、重点项目11项,立项数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杭师大SSCI和A&HCI文章数表现更是突出,连续三年列浙江省高校第一(浙江大学除外)。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最近几年,杭州的创新创业氛围十分浓厚,发展势头位居全国各大重点城市前列,其中以杭师大为代表的杭州高校也是杭州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

在杭州市巨额资金的支持下,杭师大成功孵化创业团队221家,在孵企业65家,仅2017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园总销售额便达1.5亿,创新创业表现不俗。

得益于在创新创业中的突出表现,近年来杭师大获得了诸多奖项和荣誉,包括2016年度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2016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度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

桃李纷纷,英才辈出

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地方强校,杭师大在教学上的实力相比其他高校有一定优势。

截止目前,杭州师范大学共有6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数在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中位居前列。

杭师大在向综合性大学大步迈进的同时,师范类专业仍作为传统优势专业继承发展。近年来为发展师范类专业采取诸多举措,包括创立国内唯一一所专门培养优秀师范生的荣誉学院—经亨颐学院、实行“优秀博士学长制”与“一线名师师徒制”、重视通识课程与实践教学等。融合了教师教育元素的专业教育,使杭师大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及就业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百余年立德树人,使得杭师大英才辈出。知名校友、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的成功,也使得近年来杭师大名气越来越大。除了马云外,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张水华、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杨一青、中国当代美术家何水法、西湖大学出资方代表陈越光、国家一级演员青年歌唱家吕薇等众多知名人士也毕业于杭师大。不断输出杰出校友,使得这所地方强校焕发新的活力。

社会捐赠,金额不菲

杭州师范大学:一所不一般的地方强校!

捐赠收入作为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高校发展极为重要,同时捐赠收入也反映了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

根据统计,杭师大累计捐赠收入达到数亿元,在校友和社会捐赠上已然超过很多知名院校。而捐赠人除了马云等校友外,还包括大量知名企业。

早在2006年初,马云就悄悄捐资100万,启动“杭师大中国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计划”。2008年,在杭师大百年校庆的时候,马云决定与校方联合创建阿里巴巴商学院并亲自出任院长。2015年杭师大迎来107年校庆之际,马云又以个人名义捐赠1亿元人民币设立“杭州师范大学马云教育基金”。2017年10月13日,杭师大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持续共建“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阿里巴巴集团再投入5000万元。

除了马云外,杭师大最近还获得了多笔大额捐赠,包括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向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了人民币1亿元;海亮集团向杭师大捐赠1000万元等。

连续获得大额捐赠,在各大名校也是比较少见的,充分说明了杭师大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服务浙江,辐射全国

目前,杭州师范大学共有仓前、下沙、玉皇山等校区,分布于美丽的西溪湿地、钱塘江边和西子湖畔,占地面积也从10年前的1500亩到增加到总占地3500亩。

根据《杭州师范大学2017年就业质量报告》,杭师大每年的新生有超过60%来自浙江省,而超过80% 的毕业生最终选择留在浙江省就业,这些数据可见杭师大每年为浙江省和杭州市贡献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除了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外,杭师大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绩。出台了《服务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五年工作规划》、实施百名教授博士进企入园工程、与杭州各区县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阿里巴巴复杂科学研究中心、杭师大建德新安硅谷研究院等校政企合作科研机构;杭师大科技园入选国家级科技孵化器,“东城模式”成教育合作典范,大健康和电商服务已经在区域形成较大影响,附属医院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为杭州市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杭州师范大学:一所不一般的地方强校!

从数据上看,尽管杭师大和很多全国名校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对于一所地方院校来说,从2008年以来近10年间有如此大跨越发展却是殊为不易的。目前,杭师大正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大学而奋斗着。我们也期待杭州师范大学在未来能够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2018年5月14日,杭师大将迎来110周年校庆,祝杭师大生日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