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到南京,尋一口手切鮮羊肉

在這個眼花繚亂的物質年代,真正能打動味蕾的食物越來越少了,但我們依然執著追尋。

上週我和朋友大約二十來號人,從南京殺去北京胡吃海喝,從人均近3000的大雅,到一串糖葫蘆的煙火氣兒,頓頓都是“參悟之宴”。

回寧前的中午,我們排了倆小時隊為吃一口涮羊肉,滋味是其次,倒是給足我勇氣,寫一篇流水感慨。

從北京到南京,尋一口手切鮮羊肉

“好吃是一種緣”

作為一個江蘇人,第一次吃鮮切羊肉居然是四五年前的事,果真偽美食博主了。那會兒我還在上班,每年一月來北京參加一個行業展會,展會設在北京展覽館,我們就住在動物園站附近。

有天晚上出來溜達,路過附近一家“老北京涮羊肉”,講真,那家店到底叫什麼我已經記不清,問了北京的朋友好像也不太知名。但對於南方人來說,古色古香的大門頭和頗有年代感的桌椅;帶著羊肉香的熱氣從厚棉布簾子裡竄出來,捎著屋內熱氣騰騰的京腔,就是對冬夜裡轆轆飢腸的致命一擊。

我們走了進去。

那家店不大,也有二三十桌吧,一個年輕壯漢在大堂裡現場切羊肉和毛肚,讓我很是稀奇;收銀臺的老奶奶招呼起人就像自家老人;孫輩的小姑娘端著盤子穿梭人群間,就像是一家人在招呼客人。說來慚愧,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涮羊肉原來並不全是凍肉,毛肚也並不全會泡發,真以為架個銅爐子就是東來順了。

那頓肉吃的我打通任督二脈,後來幾年裡,每每去北京必簽到。尚未涉足美食圈的我,還不知道什麼聚寶源、情憶草原、滿恆記、裕徳孚,吃飯就圖個歡快,口福不如現在,但一頓飯能獲得的幸福感是滿溢的。

無論南京也開始出現怎樣的鮮羊肉,自然比不上我印象裡的北京味道。後來,我開始整牙,咬合困難,很多東西嚼不爛,雖偶有失落,尚未覺得太影響心情,直到又一次前去北京打卡。

一年彷彿就盼著這一口,垂涎三尺間,卻發現任何入口之物皆如嚼蠟。那種坐了四個小時的火車,跋山涉水、興致昂揚的期待,卻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幻滅感,不亞於一場失戀。

此後,我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吃涮羊肉。

從北京到南京,尋一口手切鮮羊肉

“味覺如若初見”

這麼多年過去了,牙早整好了,但少往北方去了,直至這次意外的北上赴宴,意外的在臨行前,安排了一場大名鼎鼎的聚寶源。

我們兩大桌二十來號人,衣冠楚楚的擠擠攘攘也開心的很。十幾雙筷子錯落有致的七上八下,邊惦記著趕車,邊盯著盤裡的肉誰又多吃了一塊

明明吃的心猿意馬,卻意外的發現,似乎找回那個冬天,對鮮切羊肉如若初見的驚豔。也意料之中的,欣喜只在舌尖一閃而過,便淹沒在人聲鼎沸中。

我知道,那種單純為吃而吃的快樂已經一去不返了;那種並分不清“大三叉”、“羊上腦”、“羊磨襠”,只曉得久煮不爛的驚奇勁兒早消失了。

只留下,作為偽美食博主,日益麻木的味覺、職業性的挑剔、動筷子而不動聲色的高冷,以及習慣性挖掘食物外的素材,為掩蓋蒼白食慾的種種。

一種愁緒夾雜在木炭裡,時不時從鍋膽裡冒出點火星兒來;心情早如涮肉的湯,飄著白沫沫,混沌一片。

從北京到南京,尋一口手切鮮羊肉

一頓涮羊肉吃的失魂落魄,也吃回了清醒,我想在南京尋那一口鮮。

一開始,聽人推薦 “大胖子小排擋” 家的涮羊肉時,並無太多期待,一來,南京城的 “大胖子”、“小胖子”、“大排檔”、“小排擋” 良莠難辨;其二,南京那些賣龍蝦的館子,到了冬天都開始搗鼓各種熱氣騰騰的時令貨,羊肉是首選。姑且一試,誰會當真?

不想擠在排隊的夜晚,便挑了清靜的中午,去往藏龍臥虎的鳳凰西街。

一抬眼,“大胖子小排擋” 的招牌未免做的有點敷衍;走進去,勉強的工業風,滿牆的老派漫畫;說是手切羊肉特別暢銷,其實是機切了,北京也找不到幾個有手藝的老師傅了,何況南京。倒是門口一溜的銅鍋挽回了不少好感。

大姐利落的端上羊肉來,立盤不掉,以證新鮮,很有點老北京的意思;用的是內蒙的羔羊,久煮不老,也很是講究。後腿肉瘦嫩,大三岔肥瘦各半,腱子肉最有嚼勁,羊上腦則賣的快,瘦的香,肥的爽,麻醬也地道,一肚子疑慮吃化了一大半。

背景音樂放著《當狼愛上羊》,一口肉送到嘴邊愣了愣,不禁有些喜感。

沒有老北京年代感環境的烘托,也沒有京腔的煽動,就在這麼一間南京最常見的龍蝦館子裡涮著肉,飢腸轆轆吃出了塵埃落定。

從北京到南京,尋一口手切鮮羊肉

吃到情深處,胃中波濤洶湧,腦中空空,我們便盯著牆上的漫畫發呆。老闆沒趕時髦,叫人畫的是八十多年前的老故事《父與子》,光頭大鬍子父親和三歲兒子的親情幽默。

我不知道有多少年輕人看過這則德國漫畫,又有多少人知道它那令人動容的創作背景,只是當下,這略顯粗劣的手繪,所激起的我腦海裡關於兒時看《父與子》時的心境,與面前這同樣令人百感交集的涮羊肉,交融在一鍋裡,熱湯沸騰,心潮澎湃。

從北京到南京,尋一口手切鮮羊肉

在這個眼花繚亂的物質年代,真正能打動味蕾的食物越來越少了,但我們依然執著追尋。

追尋味覺的記憶,也追尋如履薄冰的虛浮俗世裡,最忠誠的一口鮮。

文 | LYY

圖 | 來自小寬老師《今夜小雪,最宜二鍋頭凜冽,涮羊肉溫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