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公交都市」 讓常德市民出行更便捷

“現在手機微信刷一下二維碼就能支付車票啦,方便又快捷,再也不用擔心上車沒零錢的尷尬了。每週三微信掃碼坐公交只要一分錢,經濟又實惠,現在我都發動身邊人出行首選公交,綠色又環保。”市民王姣是公交的忠實“粉絲”,她也是公交都市的受益者,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常德市民,能夠在全省率先用上微信支付,王姣言語裡滿是自豪。

2017年,常德市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十三五期間全面推進公交都市建設第一批創建城市。記者近日從常德市交通運輸局獲悉,2017年至2020年,常德將大力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以“桃花源裡城市,綠色立體公交”為主題, 建設與城市總體佈局相協調、與城市發展目標相適應,具有常德特色、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將常德市建設成為符合標準、服務百姓的公交都市。

完善“硬實力” 築牢公交發展基石

創建“公交都市”,先要打牢各項基礎。常德市從規劃建設、基礎設施、運營管理、路權優先、法規政策、標準規範和扶持保障等方面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建立以快速公交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等多方式協調利用、功能層次明確、網絡佈局合理、換乘銜接方便的優質公交服務體系。

在具體創建工作中,常德市計劃新建綜合交通換乘樞紐5個,新(改)建公交樞紐23處,修建公交綜合場站10個,新(改)建公交港灣100處以上。優化調整公交線網,實現公交站點500米全覆蓋,公交專用道設置率達到25%,公共交通線路網密度達到3公里/平方公里,公交車港灣式停靠站設置率達到30%,公交優先通行交叉口的比率達到22%;在城區主要道路設置公交專用道44.2公里,設置比率達到23.2%;新增(更新)公交車輛450臺,實現萬人公交車擁有量14標臺;綠色公交車輛達到90%;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達到65%。

說到公交線路優化和車輛更新,市民王奶奶有話說:“很多不通公交的地方現在都通了,以前從白馬湖到大小河街沒有直達的公交,想去河街看看新鮮還要打車去,現在和老伴去河街散步方便多了。而且新更換的新能源車輛看起來特別'高大上',乘坐起來又穩又舒適,我現在坐58路,覺得車輛噪音都小很多。

以百姓的出行需求為動力,加快多層次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常德市目前已完成新增(優化)66條公交線路和13條城鄉客運線路公交化改造的規劃,並按計劃推進實施,進一步提高了公交線網覆蓋率和市民出行方便度。

42路車是從常德市汽車總站發車開往華南廠方向的公交專線,因為這是一條城鄉公交,常年往返於城區與郊區,一直有市民反映,車況不太好,感覺破破爛爛的。針對這種情況,常德市交通運輸局在2018年1月統一做了車輛更新,從燃氣更換為新能源汽車,讓市民坐起來舒適舒心,讓環境綠色清新。

從2013年元旦開始,常德市首條快速公交(BRT)——H1路公交車22公里的專用道正式啟用,起終點為德山快速公交總站、常德公交總站,全程往返44公里,在專用道路段內,除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在執行緊急任務時,可借用公交專用道通行。其他社會車輛禁止在公交專用道內通行。目前,常德總有11條快速公交線路,總長186公里,環線總長49公里。啟用公交車專用道更好地實現了公交路權優先、綠色出行理念,極大提升了公交服務保障能力。

家住武陵區東風社區的羅強,因為在德山工業園上班,以前每天只能坐9、6路車往返家中和單位,“有時候運氣不好,一路上遇上紅燈,一個單程都要一個多小時”。為了不耽誤上班,每天比同事要早起兩小時。自從有了快速公交(BRT)後,羅強說,別的車子都走不了BRT專用道,只准BRT公交車走,開起來又快又穩,也很寬敞舒適,最主要的是時間節約了,現在只要半個小時就能從單位回到家了。

“互聯網+”與“綠色”公交更智能更環保

隨著社會全面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公交”也在常德市城區蓬勃發展,讓公交乘坐體驗更加舒心。

家住龍港路德和園小區的劉雲每天在上班前,都習慣性地打開《坐公交—常德》APP或者常德公交微信公眾號,等到31路公交車距離白馬湖中學站還有2站路時出門,再也不用等公交等得望眼欲穿了。

“最初想著做這款APP,就是為了方便市民通過手機就能及時查詢和掌握公交信息,合理安排出行。目前,市民的反響很高,等調試完成納入《我的常德》APP後,將更加方便,受眾面更廣。”常德公交公司總經理胡安平告訴記者。

“APP只是一個方面,智能公交還體現在智能監控、智能調度等方面,通過我們監管平臺電子大屏,可以使用3G/4G無線網絡實時監控公交車輛運行位置、運動軌跡,車廂內的情況。當發生緊急事件時,監控中心可以實時監控前端車輛內的狀態,做到及時報警,同時也對重大節日及活動的應急指揮提供有力保證。”胡安平說。

同時,常德市還加強公交信息化建設,在所有電子站牌和所有公交車上提供了免費WiFi接入熱點,刷手機不需自帶流量,網速也可以支持數十人同時瀏覽網頁、觀看在線視頻,等公交、坐公交再也不象以前那樣枯燥乏味;“騰訊乘車碼”也已在市城區公交車上全部覆蓋,並與全國公交“一卡通”系統連通,市民乘坐公交車可非常方便的通過刷手機微信支付。

市公交公司票據中心的負責人說“以前我們科室有51人三班倒專門負責數錢,每天都有大量的殘幣、假幣。現在好了,有微信手機支付,我們數錢人數也少了,工作量也減少了,也不用擔心收到假幣了。”

綠色交通是常德創建示範城市的重要一環,2017年,常德市交通運輸局堅持把加快綠色交通發展作為“公交都市”的“助推器”,加快推進公共交通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2017年,全市公交行業已購置新能源公交車250臺並投入運營,建成公交場站充電樁113個,通過合理配置運營資源、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公交路權優先、進一步優化調整公交線網等措施,努力提升市民出行首選公交的吸引力,提高綠色出行率。截至目前,全市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35.6%,中心城區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100%,綠色公交車輛90%,其中新能源公交佔比50%,常德市公交機動化出行分擔率、清潔能源車輛普及率,在全國走在了前列。

提升“軟實力” 釋放公交出行魅力

“六七年前剛來常德,那會兒不是所有公交車都報站的,常常都要自己時刻注意到哪兒了,現在好了,聽廣播報站就行。”來常七年的龍剛告訴記者。

這是公交服務“軟實力”提升的體現。而且,常德市通過規範和監控公交司機的駕駛行為,全程監控車速,使安全事故率降低了很多。

“現在坐車,除了緊急剎車,不會感到被甩過來甩過去的。司機一旦快了點兒,就會被提醒已超速,請穩駕慢行,我們也感覺安心很多。”龍剛說。

市民李朝陽在步行街附近上班,以前等公交車時總是“望不到頭”,遇到包裡沒零錢時還要特地去商店換零錢,乾脆打車上下班,而自從有了“掌上公交”、電子站牌和手機支付後,每逢要下班時,李朝陽就查好車輛到哪兒了,然後就迅速出門,趕上週三的時候手機支付還只要一分錢。作為女性上班族,乘坐公交,既省錢方便,還覺得安全放心。

市公交公司營運部的負責人林勇說,從2016年開始,市公交公司大力開展了“星級文明線路”考評活動,將考評結果與駕駛員的收入直接掛鉤,形成了獎優罰劣、獎勤罰懶的有效機制,公司對公交車輛的監管水平有了質的提高。市民2017年對公交服務質量的投訴數量相比2016年大幅下降了71.3%。

創造特色服務,市公交公司三分公司針對女性司機較多的特點,推出了48路“巾幗示範公交線”,將48路線公交司機全部更換為女性,充分發揮女司機耐心、細心的特點,把“將小事做成精品、將細節做到極致、將服務做成超值、將重複做成精彩”。還有5路“親親綠色公交線”、19路“雙五星模範公交線”,都頗具特色。

“人老了,動作也慢,有次我從超市出來提了很多生活用品,司機看我上車時很費力,就幫我把東西提上車,這讓我很舒心。”71歲的劉桂芳老人感慨地對記者說。

公共交通作為民生工程,用優質服務贏得乘客認可,提升公交服務吸引力,不僅能不斷滿足老百姓多元化出行需求,助力“桃花源裡城市,綠色立體公交”,也能以此“軟實力”的提升為緩解城市擁堵作出貢獻。

未來,常德創建公交都市任重道遠,將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優質服務提升、智能公交構建、綜合管理完善、政策法規保障、體制機制扶持等6大工程,實施23個軟硬件項目,最終常德市城區公共交通形成 “一環、三圈、五支角”的線網布局,全面實現公交都市各項考核評價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