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平時說話也用文言文嗎,有何依據?

科技大仙兒


中國的文言文是獨立於日常口語之外的書寫體系,正是憑藉著這套獨特又獨立的書寫體系,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延續流傳至今。

第一:古人說話和文言文有著巨大差異。

古代沒有錄音機,無法原音重現古人講話的原文,最接近口語的是民歌和民謠,我就隨便選取漢代的一首民謠,再選擇同時代的文章,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這是《古詩源》中收錄的漢代民謠《越謠歌》

君乘車,我戴笠,他日相逢下車揖;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為君下。

我相信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可以看得懂吧。

在看一段古文,這一段來頭特別大,節選自曾經讓洛陽紙貴的左思《三都賦》:

有客祁祁,載華載裔。岌岌冠縰,累累辮髮。清酤如濟,濁醪如河。凍醴流澌,溫酎躍波。豐餚衍衍,行庖皤皤。愔愔醧宴,酣湑無譁延廣樂,奏九成。冠韶夏,冒六莖。傮響起,疑震霆。天宇駭,地廬驚。

中學生能看懂嗎?大學生能看懂嗎?研究生能看懂嗎?

簡直沒有一句“人話”啊!可是這就是漢賦啊,引經據典,字字都有來歷。朋友你別生氣,別說你我看不懂,就是在左思這廝生活的時代,人們也得左手拿著原文,右手拿著學者寫的註釋,才能看懂左思究竟what are you 弄啥勒?

你說他們是不是有病啊,到處傳抄這個變態文章。可是,這就是流行啊?現在年輕人在頭上放一朵小草,你不是也覺得很傻麼,草!可是,這就是流行啊!

第二,口語的變遷是快速的,差異是巨大的!

大家都熟悉《水滸傳》,那裡面有大量的口語。現在誰還像魯智深武松這樣說話:明明有好酒,為何不賣於俺吃,惹的灑家性起,一把火燒了你這鳥店! 埋怨沒有美食美酒,也不會說“嘴裡淡出個鳥來!”

退一萬步說,不要拿古代的口語和今天相比,你就是拿今天的口語,和80年代,90年代,甚至於十年前相比,你都會感受到口語變化的巨大!舉個例子,今天一個20歲小夥子穿越回到2000年的時候,跟一群同齡人聊天,脫口而出:有什麼好笑的,我完全get不到你的梗! 你覺得千禧同伴會有什麼表情呢?完全搞不懂你想表達審饃?

總結:古人有古人的口語,文言文整體保持了穩定的風貌。口語的變遷是頻繁而不可靠的,中華文化傳承至今,要感謝睿智的先人。諸君以為然否?同意的舉個小爪關注一下唄。666666我是鐵錘,一個把玩風雲風月的男人,歡迎關注。


鐵錘歷史


不是。

古人說的也是白話,跟我們現代的話差不多,當然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其實這個問題很好理解,如果古人說話一直用文言文,“之乎者也”一代傳一代,那麼我們現在也該是用文言文交流,就不會有現代的語言了。

古人平時說話與正式書寫時用的語言其實是獨立的。

也就是說一套,寫一套。只有文人秀才才能看懂書上寫的東西,當然古人識字率不高,大部分百姓都是文盲。

古代皇帝臨朝,即使滿朝都是文人學士,商討國政也是用白話交流。有時甚至於在一些皇帝發佈的聖旨、批示中,都懶得用文言文書寫,直接大白話,顯得特別有個性。

很有名的就是這段雍正硃批:

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朕再不負爾等也,勉之。

這段話即使是放到現代,我們也看得十分明白。


白話聖旨

古代大部分聖旨都寫得文縐縐的,但明朝出現過一些白話聖旨,所用的語言就跟平時說話聊天一樣,相當地接地氣。

明太祖朱元璋下的抗倭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告訴百姓每,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裡面的“每”是“們”的意思,百姓每就是百姓們。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把“們”說成“每”可能是老家的方言吧。

明成祖朱棣也繼承了其父的遺風:

那軍家每年街市開張鋪面,做買賣,官府要些物件,他怎麼不肯買辦?你部裡行文書,著應天府知道:今後若有買辦,但是開鋪面之家,不分軍民人家一體著他買辦。敢有違了的,拿來不饒。欽此。

張獻忠也是從農民起義打下的政權。他發過的聖旨也有很多白話。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漢中去,你強要往漢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許多兵馬。驢球子,入你媽媽的毛!’欽哉。(《明季南略》)

這“老子老子”叫的,跟山大王一樣啊。還有這篇《冊皇后詔》:

皇后何必儀注,只要喒(咱)老子毬頭硬,養得他快活,便是一塊皇后矣,欽此。

聽磚業科普,漲科學姿勢,歡迎關注“稻殼張”


磚業科普稻殼張


謝邀。先說結論,除了先秦時期,其他時期的古人說話是不用文言文的,文言文是專門用來書寫的文體。因為語言的口語隨著時間的變遷,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口語一直在變化。也就是唐代人說話宋朝的人就不一定能聽懂了。

如果用口語的習慣來記錄文字,可能過個幾十上百年後面的人就看不懂了。再加上有方言的存在,北方人寫的文章南方人就看不懂。所以古人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發明了文言文,用一種統一的文學形式來記錄東西,其他人只要稍加學習就能輕鬆看懂。這樣以後就算口語發生變化,就算就方言的隔閡,依然能讓後人看懂。

文言文是在先秦時代的口語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也就是說,先秦時期的人們日常說話都是用這種形式。到了後來口語發生變化,才漸漸的從日常生活中消失,變成了專門用來書寫的文體。

先秦時期也就是秦朝建立以前的,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所以我們看到這個背景的影視作品中,大家都是說普通話那明顯是錯誤的,當時的人說話都是用的文言文,不光文人,連普通人也是。

所以,如果你有穿越到先秦時期的打算,一定要先學好文言文,不然到了那邊語言不通啊!

最後我再舉個例子。魯迅的文章大家都看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種感覺,魯迅寫的東西很拗口,很多語句感覺都非常彆扭,跟我們平時的口語有很大的區別,有些人物對話是我們日常中不會用到的。

魯迅的書寫形式正式民國時期所流行的口語。從魯迅的書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民國僅僅才過去百年,我們的語言就已經發成了一些改變。如果沒有一種統一的記錄方式,對於文化的傳承,歷史的研究,無疑會造成非常大的困難。

這種情況不過我們中國有,在其他國家同樣存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很多東西,到了現在很多都讓人摸不清頭腦,現在的英國人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這就是口語的變化帶來的弊端。

其他國家記錄文字都是用口語習慣記錄,而我們的祖先就聰明多了,發明了文言文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得以傳承下來,這跟文言文的發明有很大關係。

最後是最重要的,看完別忘了點關注點贊啊!


漂浮菌


古人平時說話是用口語的,文言文是專門用於書寫的。

首先要說明為什麼要用文言文書寫。

第一,書寫材質。春秋戰國一直到清朝是沒有紙的,書寫材質包括絲綢,動物皮革,竹簡,由於絲綢等材料十分昂貴,所以竹簡刻字是記錄內容的主流,而竹簡刻字十分困難,攜帶也非常不方便,所以力求簡潔,力求用最少的字表達更多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文言文相對於口語十分的簡明。以秦代睡虎地秦簡為例:

 縣料而不備者,欽書其縣料(也)之數。

制定都官和縣核驗物資財產的法律:如有超出或不足數的情形,每種物品均應估價,按其中價值最高的論罪,不要把各種物品價值累計在一起論罪。

可以看出,短短的一句話要是翻譯成白話文就需要一大段,這是其一

第二,紙張發明之後,由於製作工藝和產量的限制,也沒有成為主流的書寫媒介,漢墓出土的大量竹簡可以證明這一點。直到晉代才被大規模用於書寫,但當時公文使用文言文已經成為慣例,士大夫階層學習的所有文章和書籍也是用文言文書寫,這一特點也被保留了下來,沒有像白話文發展。



第三,只有經過系統學習的士大夫階層才能看懂和書寫文言文,這也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因為古代的學習成本是很高的,使用文言文,有利於愚民和保持統治者的神秘感。我們當官的怎麼能和你們泥腿子一樣呢?

那麼古人平時說話是什麼樣呢?各個朝代的口語應該是不同的,但我們可以從各種話本小說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以《水滸傳》為例

鄭屠道:“著人與提轄拿了,送將府裡去?”魯達道:“再要十斤寸金軟骨,也要細細地剁做臊子,不要見些肉在上面。”鄭屠笑道:“卻不是特地來消遣我?”魯達聽了,跳起身來,拿著兩包臊子在手,睜著眼,看著鄭屠道:“灑家特地來消遣你!”

這應該就是古人的口語了,現代人大部分都看得懂

再以古人書信為例

吾弟所買宅,嚴緊密慄,處家最宜。唯是天井太小,見天不大,愚兄心思曠遠,不樂居耳。是宅北至鸚鵡橋不過百步,鸚鵡橋至杏花樓不過三十步,其左右頗多隙地;幼時飲酒其旁,見一片荒地,半堤衰柳,斷橋流水,破屋叢花,心竊樂之;若得制錢五十千,便可買地一大陂,他日結茅有在矣。


這是鄭板橋寫給弟弟的一封信,也很接近現在的白話文,在古代應該也是很口語化了。


娛樂圈小臥底


古人說話當然是不是說得像“文言文”的那樣子的,因為文言文是“書面語”,也就是“書寫”時的語言,不是口頭表達時的語言。“書寫”在古代是一種權力,不是人人都有這樣權力的。普通老百姓,別說不能說“文言文”,他們是連看都看不懂“文言文”的。

書面語具有超越時空的傳播能力,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古人留言來的“語文”形式,主要就是書面語的文言文的形式。但這不意味著古人沒有自己的“口語”。由於中國人古代基本上不存在“學”口語的情況,所以古代的口語資料保存得很少,只有“朝鮮”人有這個學習需要,所以保留了一些。

給大家看看朝鮮王朝時代(相當於我們的明清時期)朝鮮人學漢語“口語”的教材,叫做《老乞大》,“乞大”即契丹,老乞大即老契丹。把中國人叫做“契丹人”是因為契丹的遼朝統治北方多年,影響力很大。事實上俄語裡面的“中國”這個詞——“Китай”(讀音kitay),也是“契丹”兩字的音譯。

《老乞大》的內容是高麗商人來中國經商為線索,用對話的形式,表現道路見聞、住宿飲食、買賣貨物等等,中間插入一些宴飲、治病的段落。書的形式是漢韓雙語雙解的讀本,每個漢字的下面,用韓文標註讀音。這書大概在“元朝”時就有了,明朝時開始用朝鮮王朝官方雕板,廣為發行,好讓臣民學習漢語。

這是第一頁的內容:


大哥, 你從那裡來:

我從高麗王京來

如今那裡去

我往北京去

你幾時離了王京

我這月初日離了王京

你看這些對話是很親切的吧,完全沒有之乎者也的文言文風格,跟現在的口語對語差不多。所以從朝鮮人學漢語的教材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的口語和書面語的差別。


其實,書面語和口語,直到今天仍然是有差別的。今天雖然說是“白話文”,但你真正寫作文的時候,你就按平時說話那樣寫,也是不行的。“書寫”出來的漢語,和口頭上說的漢語,仍然是有差別的。只是沒有古代那麼大罷了。


只愛潘多拉


應該說,漢以前說話就是文言文,唐宋時跟現在小有差異,明清時就跟現在差不多一樣了。

首先要釐清幾個概念:文言文,這是古代書面語;古代也有白話,現在稱為“古白話”,而古白話也分為書面白話和口語白話兩種。

古代人日常說話,現在稱為“古白話口語”,雖然不像文言文那麼艱澀,但跟現代的口語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就算最通俗的古白話,也是帶著“之乎者也”的。

文言文建立在先秦漢語口語的基礎上,而現代書面語則建立在近代漢語口語的基礎上。

古白話雖說是白話文,但不同於我們今天所說的白話文,一般都是以口頭語為基礎而夾雜一些文言成分。即使是口語,由於區域性和時代性的差異,跟今天的白話文也有很大的差異。

大約在先秦時期,文言文還是和當時的口語一致的,與現在傾向使用雙音節詞不同,當時的漢語裡單音節詞佔據上風。《論語》《孟子》這類,可以說就是當時口語的實錄。“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當時說話,確實就是這樣。

但是由於書面語本身的保守性,加之以文言文為載體的儒家著作經典地位的確立,以及漢字對於漢語的巨大影響,文言文和口語很快就進入了漫長的雙軌發展時期。

大約在兩漢時期,口語和文言文就有了一定的距離。中國第一部方言著作、西漢揚雄的《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除了以通語解釋方言以外,還注重以今語解釋古語。

【《方言》卷一:假、熾、懷、摧、詹、戾、艐,至也……皆古雅之別語也,今則或同。】

雖然文言文和口語都在發展,但前者遠遠跟不上後者的速度,距離越拉越大。到了唐朝,兩者就已有很大不同了。

白話文與文言文脫節,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佛教的大發展。由於潛在教徒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百姓,出於方便傳播佛教、吸引教徒的目的,大量翻譯的佛經和佛教故事多使用當時的口語,成為早期白話的重要來源。

到了宋朝,文言文和口語已經基本劃清界線。當時的讀書人,未必能用文言文表達一般口語要說的意思。

宋呂本中《軒渠錄》記述了這麼個故事:

【族嬸陳氏頃寓巖州,諸子宦遊未歸。偶族侄大琮過州。陳嬸令作代書寄其子,因口授雲:“孩兒要劣妳子,以鬩鬩霍霍地,且買一把小剪子來,要剪腳上骨齣兒肐胝兒也。”大琮遲疑不能下筆。嬸笑雲:“元來這廝兒也不識字!”】

宋朝的文人和學者們有時也使用白話文。比如蘇東坡愛用“呵呵”,在給人寫信時末尾還要加一句“呵呵”,放到現在簡直是友盡的節奏。

大儒朱熹在《朱子語類》中點評史書時也是一口白話:“南北史除了通鑑所取者,其餘只是一部好笑底小說。”

雖然還帶著“之乎者也”,但已經很通俗了。

這以後,白話文口語越來越通俗。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聽說沿海有倭寇來犯,怒而下詔:

【告訴百姓每(們),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再後來,就是五四白話文運動,白話文徹底取代文言文。好不好呢?也好也不好。好處是,接觸文化變得容易了;不好的是,真正精通語言文化精髓的人少了。


純鈞LHGR


文言文的誕生是一個很慢長的過程,自從文字出現以後,因為記錄文字的東西非常稀有,在紙出現以前,文字都是記錄在竹簡,重要東西記錄在絲帛上,這樣一來所記錄的東西必須要言簡意賅,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文體。發展到後來,便形成了不同的文體形式,如詩詞歌賦等。但是老百姓說話還是用當地方言,也不排除如孔乙己這樣的酸秀才,坐在一起,喝點小酒,滿口之乎者也,也不足為奇。但不論什麼朝代,正常人說話不說文言文。


杏林騎士1


濁音清化!深文白化!繄無錯矣古人所曰則之文言也!而今我粵語不亦然!古人是吟文言個!今南方漢語日常語含大量古文言文個字詞!爾類無識之!比日!昕旦!事幹!後生!隔籬!謦欬!謂之!大量文言文的字詞就是鄉下土粵語日常口語!嗟來之食!嗟乎!毋亦以耳代目之蔽歟?嗟呼!

唔亦以耳代替眼睛之蔽與!咀無!嗟乎曲解成咀毛的爛口話的嘆語氣了!文言文是古人平時講話的語句錄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