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把一片塵埃放大到無數倍,可能就是一個宇宙

塵埃是一個很小的東西,它是漂浮在空氣中的塵土、岩石、金屬等細小顆粒物,根據地域不同,成分也有所不同。一粒塵埃,人類肉眼看只不過是小小的一點,但是其內部卻是複雜的另一個物理世界,如同宇宙套著宇宙,數不清的宇宙!

若把一片塵埃放大到無數倍,可能就是一個宇宙

現在已知宇宙可視範圍在930億光年直徑,宇宙中有星系20000至100000億個,而一個銀河系就有2000-4000億顆恆星,太陽只是這幾千億顆恆星中的普通一顆黃矮星,地球的體積只有太陽體積的130萬分之一,你說說這個宇宙有多大?

人類最早發現的粒子是原子,然後接著是電子、質子、中子等等,科學家發現有些粒子還有著自身的內部結構,說明它們是有層次性的,於是統稱它們為粒子。後來,科學家發現各種其它粒子達上百種,並且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目前,對於一些粒子,我們無法確定其是否還可再分!

若把一片塵埃放大到無數倍,可能就是一個宇宙

從比例上來講,一粒塵埃放大到百億倍,當然沒有宏觀宇宙大。一粒塵埃,是否也包含著宏觀宇宙構造同樣的信息原理,小原子,大宇宙,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廣義上的宇宙自誕生以來,宇宙的基本法則開始形成,即所有的物質演化都必須遵守宇宙基本法則,而且無論是在宏觀上還是在微觀上。

微觀世界體現著宏觀世界,它們都是宇宙的基本物質。

若把一片塵埃放大到無數倍,可能就是一個宇宙

物質宇宙的構成,都是同層次相併列,上下層次相包容。從微觀粒子到宏觀星系、星球,都是這麼構造的。原子構成了100多種元素,是一個微觀層次,而原子又可分成100多種粒子,又是一個層次,人類目前認識到的最小物質層次,就是以夸克為代表的粒子層次,往原子之上,是分子層次,許多分子構成分子團,再由分子團構成物質,才到了我們肉眼可見的物質層次,如星雲就是這一層次的物質,星雲又演化為星球、星系,仍然以層次大小往宏觀上排列。

例如銀河系就是由幾千億恆星系、星團構成,恆星系又是由許多行星系圍繞構成,如太陽系就有八大行星(系)、小行星帶、柯依伯帶、奧爾特雲、彗星等組成,這跟微觀上100多種元素、100多種粒子的構造如出一轍!行星系層次的構造亦同此理,土星系不僅有幾十棵天然衛星,還有物質自然凝集的漂亮物質環,再往上,由星系構成群和集團更高層的星系和超大星系,一直到“宇宙長城"、星系網,人類看到的,仍然只是宇宙的冰山一角。但是,不管是那個層次的物質個體的構成,其原理都是基本相似的。

若把一片塵埃放大到無數倍,可能就是一個宇宙

究其本質,人類宇宙、太陽、星辰……都由顆粒微塵所構成,而顆粒微塵畢竟是空的。亦即是說,我們所處的宇宙只是我們人類的共同心識所顯化出的一種現相。因此,我們所認為的虛空中的一顆微塵,相對我們人類的心識來說可能是另一個平行的宇宙或曰異度空間

所以無論是小到粒子還是大到太陽,都受宇宙法則的制約,所以它們在形成、演化上可能會存在某些共通之處,對於宇宙,還是隻存在廣義上的宇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