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偏遠山村「搬進」美麗新時代

東南網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雨萱 通訊員 袁野)

“我1978年在部隊入黨,1981年退伍回到小溪村擔任村支書,我的黨齡算是和改革開放同齡了……”在浦城縣山下鄉小溪村新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村支書毛信昌從自己的經歷說開去,和山下鄉的鄉、村兩級黨員幹部分享小溪村的發展故事。

浦城運用當地特色的鄉村故事會形式,通過講述鄉村事宣傳新思想、新政策,掀起“大學習”熱潮。“鄉村振興”是毛信昌分享的主題,擔任村支書34年來,他見證了小溪村走出大山、組建新村、實現安居樂業的蛻變。

走下高山,安居不再是夢

山下鄉是浦城縣偏僻的鄉鎮,小溪村曾是山下鄉的高寒山村。改革開放前,村裡的1000多人分散在11個自然村,平均海拔670米,山高路遠,交通十分不便。

“當時村裡人均只有七分耕地,村民只能靠吃‘回銷糧’度日。”村裡的老支委祝德全說,高山村的日子不好過,全村近千畝的水田有六成在五公里外的山下,村民收糧要挑上山,碾米又要挑下山。由於居住條件惡劣,上世紀80年代初期,村裡陸續有300多人遷到外鄉鎮。

搬出大山,一度成為小溪村民最大的願望。

毛信昌當上村支書後,儘管開通並硬化了公路,管好了竹山,改善了基礎條件,但村裡發展受限,村民依舊期盼有朝一日走出大山。2004年,山下鄉從省裡爭取項目資金,率先將居住條件惡劣的龍井頭自然村30戶村民搬到距集鎮1.5公里的水元寺新村。2008年,又將20餘戶村民遷居到鄉政府所在地山下街。

兩次成功的搬遷經驗給了村黨支部啟發。從2008年開始,村兩委通過廣泛徵求意見,決定用5年讓大部分村民搬到鄉集鎮所在地居住。

為新村選址徵地時,徵地涉及的90多戶村民要求先付款後徵地,但當時村裡還在負債。“為不影響新村建設,村兩委形成共識,以先租後付款方式,村主幹擔保,帶頭籌款。”毛信昌說,利用租賃村民土地的一年緩衝期,黨支部迅速完成橋樑和“三通一平”等基礎設施建設。2010年初,小溪新村開始登記建房,建房戶預交了部分資金,加上籌款資金,徵地款問題很快就得到解決。

2010年6月,閩北遭遇特大洪災,山下鄉受災嚴重,新村建設一度停滯。“洪災中有20多戶重災戶需安置,加上災後房屋、道路等基礎設施遭到破壞,一時間大家都不知該怎麼辦。”老黨員李天富說。

當年7月,小溪新村被列為南平市災後重建與中心村建設點。小溪村人抓住機會一鼓作氣,通過項目疊加的經費,把災後重建與造福工程、中心村建設相結合,將分散在高寒偏遠地區的11個自然村整合為一箇中心村和2個方便居住的自然村,大大改善了村民居住條件。近幾年,村裡又藉著精準扶貧和造福工程政策建設新村二期項目。目前,小溪村已集聚人口近1500人,原先高山上的人口全搬遷完畢。

美麗新村,立業已成現實

站在高處看小溪新村,一長串樓房把前後兩座大山連在一起,猶如一條巨龍,蜿蜒而過的小溪則讓巨龍更顯靈氣。

“現在新村的人居環境可好了,武夷山、楓溪鄉、永興鎮已有近500人搬遷到這裡。”

村委祝德全感慨,昔日無人問津的高山村,通過整村搬遷煥發新面貌,還成為全省新農村建設的樣板村。

改變從小溪新村的建設開始。新村引入社區化管理理念,結合實際情況,實施農村社區化管理,推動新村建設與經濟發展齊頭並進。“村裡著重從建立規章制度入手,制定了村民管理公約、衛生保障制度、村民文明標準,還有村民‘九要九不要’文明自律公約。”毛信昌說,小溪新村建起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對社區硬件建設、管理體制、幹部隊伍素質、黨員管理機制進行優化,軟硬件雙方面的配套升級有效推動了新村和諧、文明發展。

靠山吃山唱山歌。小溪村毛竹資源豐富,村民掌握製作筍乾的傳統工藝,製成的“山下筍乾”是特色農副產品。原先山高路遠,土特產要想往外銷售不容易。搬到新村後,2012年村裡成立毛竹專業合作社,引導村民抱團闖市場。越來越多的外地客商來到村裡,不僅帶動筍製品的銷量,還促進小溪村整體經濟的發展。

走在新村街道,賓館、超市、工廠、幼兒園一應俱全。村民餘新菊原住在海拔760米的龍井頭自然村,搬到集鎮後,一家6口人住上新房。由於樓房臨街,餘新菊在樓上開起家庭旅館,樓下出售筍乾、竹蓀等特色山貨,一年收入有十萬餘元。

搬進了新村,村民創業致富的熱情越發高漲。村民王盛芝在村裡的幫助下辦起服裝加工廠,不但自己賺錢,還帶動同村姐妹們一起致富。

小溪村村口,浦城名家、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題寫的“美麗鄉村小溪”格外醒目。如今,小溪村已成為福建農林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未來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我們和農林大學在鄉村旅遊規劃、扶貧開發調研等方面達成互惠共贏協議,制定了小溪村鄉村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毛信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