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這18個「鎮」潛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鎮」年度考核結果發布

2017年起,徐州試點開展特色小鎮示範點建設。在《徐州市特色小鎮培育創建實施方案》中,為“特色小鎮”設定了這樣的發展目標:

所有特色小鎮原則上按照3A級以上景區服務功能標準建設,旅遊風情類特色小鎮按照5A級景區服務功能標準建設。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近日,經市政府同意,市新型城鎮化領導小組特色小鎮創建工作辦公室公佈我市2017年度市級特色小鎮示範點考核結果,18家小鎮年度考核合格,2家產業類小鎮退出市級特色小鎮示範點名單,1家旅遊風情小鎮退入培育名單。目前,我市已根據考核結果落實相關扶持政策並啟動特色小鎮補位工作。

記者瞭解到,這也是徐州開展特色小鎮示範點建設以來,首次進行年度考核,具體結果如下:

市級特色小鎮示範點

2017年度考核合格名單

1

產業類特色小鎮

豐縣常店電動車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豐縣常店電動車小鎮主導產業為電動車及配件,電動三輪車佔國內市場的60%以上,電動車電機、控制器、後橋、鋼輪、車架、車廂等主要配件佔國內市場的70%以上。

小鎮規劃面積8000畝,現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集聚了綠源、歐皇、王派等一批電動車行業知名企業,以及天擎機電、鴻利達機電、鴻潤達機電、強風鋼輪等一批豐縣本土優秀配件企業,被省科技廳認定為電動車科技產業園、省商務廳認定為電動車特色產業園、省經信委認定為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小鎮內有市級“重點眾創空間”、省級電動車科技企業孵化器、省級電動車科技企業加速器。

大沙河果都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大沙河鎮位於豐縣城南18公里處的蘇皖兩省三縣結合部,因著名的大沙河貫穿全境而得名。總面積128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89個自然村,總人口6.1萬人,鎮區建成區面積4平方公里,人口3.26萬人。

大沙河鎮擁有全省最大的連片果園,果品面積10萬畝,年產各類果品25萬多噸,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紅富士蘋果之鄉”和“中國白酥梨之鄉”,素有“果都”、“果海”美譽。“大沙河”牌紅富士蘋果、白酥梨等果品,在全國各類水果評比中獲得國家、省、市大獎238項,並獲得農業部“綠色食品”認證和“中華名果”稱號。近年來,大沙河鎮大力實施果品振興計劃,通過星級果園創建,共建成50畝以上高標準示範園12個,新植果樹1.1萬畝,果樹大改型1.5萬畝,連片有機水果自摘園1.5萬畝,同時引導推廣寬行密植設施果品種植新模式,為加快休閒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楊屯光伏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沛縣楊屯光伏小鎮位於徐州市沛縣,北臨微山湖,東西與山東接壤,是江蘇的北大門,擁有2萬多平方米採煤塌陷地,發展複合光伏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徐州市沛縣楊屯鎮光伏產業風生水起,結合鎮區搬遷,正在探索光伏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小鎮規劃工業園區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2.27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9家,2016年工業開票收入達8億元。投資10億元新上徐州拓正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項目,一期50臺鑄錠爐項目竣工投產。利用採煤塌陷地1800畝,建成34兆瓦光伏電站,包括徐州宏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10兆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徐州立瀾光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兆瓦光伏項目都已併網發電。光伏產業年產值達6.5億元,有力助推了全鎮經濟社會的發展。

新沂智慧健康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智慧健康小鎮坐落於新沂市,西界大運河畔,南至高合線,北至人民西路,佔地近5000畝,總建築規模超200萬平方米,投資總額超過150億元人民幣。

小鎮全面運用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前沿科技手段,圍繞“醫藥大健康”主題、“個性化服務”主線,佈局智能生產、智慧物流、智能體驗和大數據四大板塊,以大數據為支撐,全面貫穿醫藥、護理品、化妝品、功能飲品製造,互聯網生態和電子商務,現代化冷鏈、堆場和倉儲物流體系,融合產品研發、高科技醫療、養老、培訓交流、五星級酒店、智慧商業、娛樂健身等配套功能,實現完整的產業鏈和價值鏈閉環。

小鎮擁有全球最大的醫療科技體驗中心,為全球醫療、健康、科技領域專家、學者提供全新的體驗模式、新技術實踐和數據化交流培訓平臺。小鎮內建有的酒店、商業、餐飲娛樂、文化休閒、教育醫療等智能化服務設施,使小鎮成為大健康、高科技體驗的“迪斯尼”樂園。為2萬名小鎮從業人員提供超現代化工作、生活、養身和休閒環境;為每年8-10萬名來訪專家、學者提供健康服務、學術交流等高科技、個性化體驗。

沙集電商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睢寧縣沙集鎮位於睢寧縣東部,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十分便利;全鎮面積66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4個社區,6.4萬人口,是江蘇省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鎮、徐州市重點中心鎮。

電子商務產業是沙集鎮特色產業,擁有2000多個傢俱網銷單品,入駐“中國質造”江蘇產業帶,多家企業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在全國率先實現“淘寶村”17個行政村全覆蓋。目前全鎮已建標準廠房面積近50萬平方米,物流及配套用房面積15萬平方米,1萬平方米電商綜合服務中心和眾創空間、孵化基地已經投入使用。電商從業人員3.5萬人,網店達1.6萬家,實體企業1700餘家,物流快遞公司(子公司、分公司)83家,物流網點200多個,攝影機構24家,帶動五金配件、板材貼面、油漆銷售、策劃運營、會計服務等配套產業發展,同時輻射周邊地區50公里範圍內農民共同發展電商產業。2017年全鎮電子商務網銷額突破百億元大關。近年來,沙集鎮先後榮獲“中國淘寶鎮”、“中國傢俱電商產銷第一鎮”、“江蘇省電子商務示範鎮”等20多種榮譽稱號;沙集電子商務產業園獲批江蘇省服務業集聚區,入選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單位名單,“沙集模式”享譽全國。

李集東方飾品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李集鎮位於睢寧縣西南部,地處兩省三縣交界之處,全鎮65平方公里,總人口5.8萬,下轄11個行政村、4個社區,素有“小南京”之稱。該鎮連續多年在市對鎮分類考核和全縣考核中名列前茅,是全市首批中心鎮,先後榮獲全國重點鎮、國家級生態鄉鎮,省文明鎮、生態鎮、衛生鎮、徐州市園林小鎮等榮譽稱號,同時被確定為全國不動產登記試點鎮、徐州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鎮。

李集鎮是蘇皖交界地區商貿重鎮和商品集散中心,也是睢寧縣委、縣政府構築的“一核一軸四重點”服務業發展格局的重點之一。飾品加工是其主要的傳統產業之一。目前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也是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在全國最大的生產加工基地。李集鎮生產的花飾供貨量約佔全國總供應量的85%以上,全鎮現有飾品經紀人300餘人,形成規模來料加工示範點60個,帶動鎮內及安徽等周邊地區近5萬名婦女創業就業,被老百姓稱為老少皆宜的“百姓創業工程”、“沒有圍牆的工廠”;鎮區目前有直達義烏的物流企業8家,每天每天往返物流班車6-8趟,飾品日均運輸量100噸以上,鎮區周邊近100公里內往返義烏的貨物運輸均從李集拖運。

邳州官湖銀杏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明人方以智在其《通雅·植物》中這樣說銀杏:早春一派新綠,秋來滿樹金黃。其“黃蝶舞碧天”的獨特風姿,更是吸引億萬遊客四季朝聖。邳州市官湖正是四季賞銀杏絕佳之處。

1400年前,官湖民間就已形成種植銀杏的傳統。近30年的產業調整,官湖銀杏種植已覆蓋耕地面積的90%,形成“春採葉、夏管護、秋收果、冬移株”的作業模式,有成熟產業工人3.2萬人,“要想快致富,就種銀杏樹”成為黨群、幹群共識。官湖現有銀杏成片林4萬5千畝,苗木總量300萬株,年產幹青葉1.8萬噸;樹齡30年以上的361881株,其中結果76884株,年產銀杏果800噸,種質資源、葉用資源和苗木資源有機統一,成為全國銀杏生產、交易和加工中心,商貿繁華、產業集聚。旅遊規劃方面,實施“銀杏旅遊+”戰略,以銀杏綜合開發為紐帶,投資7.23億元完善銀杏湖風景區和“黃金古道”景區建設,成立景區管委會和銀杏旅遊公司,統籌佈局農家樂、主題民宿、康體養生等項目,拓展“吃住行、遊購娛”產業鏈,全力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旅遊勝地。

邳州大蒜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邳州宿羊山鎮面積約96平方公里,人口8萬人,轄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51省道縱貫南北,323省道穿境而過,距邳州城區12公里,距港口5公里,距棗睢高速3公里,距隴海鐵路線12公里,距新港貨場10公里,距連霍高速13公里,距邳州經濟開發區15公里,是邳州西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

以宿羊山為主產區的“邳州白蒜”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品,“邳州白蒜”目前品牌價值143億元,榮登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區域品牌價值第24位。大蒜產業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全鎮常年種植大蒜8萬餘畝,年產幹蒜10萬多噸,並帶動周邊鎮區形成了輻射連片種植面積60萬畝。境內從事大蒜購銷的企業2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0餘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5家、徐州市級8家。冷庫320座,總儲量超過35萬噸。全省95%以上的大蒜出口企業集聚在此。2016年實現自營出口總額2.6億美元,連續8年位居江蘇省農副產品自營出口第一名。

徐州雲谷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以徐州重要的創新創業引擎“科技創新谷”為依託,小鎮規劃經過3-5年的努力,做到高端科技創新產業、優良生態環境、優質生活服務三位一體,推動科技、產業、城市、生態的深度融合發展,打造成創新能力強、產業層級高、城市功能全、生態環境美的特色小鎮,成為面向淮海經濟圈的徐州科技創新中心,引領蘇北產業升級的創新創業高地。

如今,圍繞著雲谷小鎮這個中心,徐州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中國礦業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徐州軟件服務外包產業園、徐州市產業研究院集聚區等科技創新谷的重點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目前,徐州科技創新谷入駐企業206家,引入創新創業人才1500多人,擁有院士團隊4個,國家“千人計劃”8名,孵化器5個,省“雙創”人才15名……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創新型特色園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自主創新高地和創新創業人才聚集高地。

漢王頤養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漢王鎮位於徐州西南蘇皖交界處,總面積64平方公里,境內山脈連綿,河流縱橫,風光旖旎,古蹟眾多,森林覆蓋率達100%,是徐州市的後花園。近年來,漢王鎮堅持生態發展,先後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旅遊名鎮”、全國“林業生態”文明鎮和“江蘇最具魅力休閒鄉村”,月亮灣生態莊園、納帕溪谷風景區、拔劍泉、馬扒泉、竹坡故里主題公園、玉帶河探幽景區等景點,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漢王鎮依託自身優勢,“念山水經,唱農家戲”,把開發旅遊資源、發展觀光農業、傾力打造徐州後花園作為重中之重,目前漢王商貿旅遊產業已成長為富民強鎮的主導產業。高標準規劃漢王鎮旅遊發展目標體系,合理佈局旅遊發展空間結構,高水平設計旅遊產品組合和旅遊形象,通過對對食、住、行、遊、購、娛六項基本要素的統籌安排,促進漢王鎮旅遊產業發展。通過土地流轉和招商引資,加快推進休閒觀光農業建設,重點建設和招引一批符合漢王發展的商貿旅遊產業,徐州樂園、漢王拔劍泉公園、納帕溪谷旅遊景區等紛紛落戶漢王。目前,漢王鎮擁有3A級旅遊景區1個,4A級鄉村旅遊景點4個,農家樂專業村1個,最具魅力旅遊鄉村1個,紅色旅遊教育基地1個,自駕遊基地1個,其他各類休閒旅遊景點30餘處。

徐州農產品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徐州農產品小鎮位於泉山區,北至桃花源溼地,南至徐肖線,西至銅山與泉山交界處,東至榮盛城,旨在帶動西部城區產、城、生態協調發展。小鎮集產、城、生態於一體、以農產品產業化發展為依託的,現代化農產品商貿物流小鎮和江蘇省現代服務業集聚區。

農產品小鎮規劃總佔地3891畝,計劃總投資120億元人民幣,現有農副產品展示、交易、冷鏈物流、倉儲、加工配送、電子商務、檢驗檢疫、研發、購物等綜合性服務平臺。

農產品小鎮規劃建設五大區域,分別是淮海經濟區最大的食品安全運營平臺、生態宜居雨潤新城、福達生態體驗農莊、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園和泉潤公園,實現提供直接就業崗位近2萬個,帶動相關從業約7萬餘人,聚集約7萬人。

徐州檢驗檢測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檢驗檢測小鎮位於徐州新城區西南部產業園區,規劃用地約2.9平方公里。與徐州老城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互成犄角之勢,相距均在10km 範圍內,區位條件優越,交通設施完善。

小鎮目前已聚集了省安科院徐州分院、省特檢院徐州分院、徐州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徐州市計量檢定測試中心、徐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徐州市纖維檢驗中心等多家檢驗檢測或研究機構,建設有網架及鋼結構產品、纖維產品、電線電纜產品、水泥製品、工程機械產品、煤炭及煤化工產品、煤礦安全、職業危害檢測、大型工程裝備檢測與控制、工程裝備數字化設計及檢測食品安全生物芯片檢測等20 多家省級、國家級檢測中心或實驗室。

小鎮目標定位:爭創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範區,建成國內一流的檢驗檢測認證基地和創新中心及產城融合、多態合一的新型科技小鎮。

2

旅遊風情小鎮

窯灣運河水鄉文化古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窯灣運河水鄉文化古鎮位於新沂市西南部,東至駱馬湖,西至邳州市,南至宿遷市及睢寧縣,北至草橋鎮。窯灣鎮以打造明清古鎮旅遊、“漁文化”鄉村旅遊、地產名品開發等為核心,進一步完善觀光、休閒、體驗式旅遊產業鏈。小鎮先後榮獲國家級生態鎮、國家級衛生鎮、國家級文明鎮、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特色景觀名鎮、中國最具魅力鄉村旅遊目的地、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江蘇省書香之鎮等榮譽。

小鎮規劃面積5000畝,藉助國家AAAA古鎮景區金字招牌,大力發展商貿旅遊,拉長產業鏈條。依託綠豆燒、甜油等地產名品,推進省級農副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目前農產品產業園區已有綠豆燒、甜油、鹹鴨蛋、小黃魚等14家地方特色生產企業入駐,銷售額達到2.4億元,其中:窯灣綠豆燒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甜油麵醬、雲片糕等土特產品,駱馬湖銀魚、鹹鴨蛋等水產品馳名中外。

以文為脈,以水為韻,窯灣鎮著力在“三河一湖”(後河、護城河、中運河及駱馬湖)上做文章,編織古鎮旅遊“水環”。圍繞後河、護城河,推進古鎮核心景區建設,近期將實施玄廟養生度假區、江西會館等特色景點開發,完成窯灣印象廣場、古鎮旅遊地產一期文化商業街等項目,全面開展國家AAAAA景區創建工作。依託中運河,完成運河風光帶建設,新建河邊棧道、臨河遊園,打造旅遊新亮點。以駱馬湖開發為契機,啟動駱馬湖溼地公園建設,穩步實施生態漁村項目。

潘安生態文化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潘安湖風景區位於徐州市東北部,賈汪區西南部,總規劃面積52.8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面積約為15.98平方公里,外圍控制區面積約為36.89平方公里。東至大潘路,西至馬莊村,北至湖北路,南至星光大道。潘安湖溼地公園位於潘安湖風景區核心區,佔地7.5平方公里,先後被授予國家溼地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省最適宜人居環境獎等榮譽稱號,年均接待國內外遊客200萬人次。

潘安湖生態文化小鎮位於潘安湖街道辦事處轄區,佔地約12平方公里(含潘安湖溼地公園、馬莊民俗文化村、潘安湖溫泉度假村、北京星光文旅科技產業園、江蘇師範大學科文學院),以潘安湖溼地特色為核心,以地域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為品牌依託,以保護生態、發展經濟為重點大戰略構想,形成先進高效的生態產業集群,打造集溼地觀光、溫泉度假、文旅體驗、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生態居住為一體的淮海經濟區旅遊目的地。

2016年,徐州市提出要放大潘安湖現有生態基礎和旅遊產業規模優勢,打造現代高端的“潘安生態新城”,將潘安湖打造成為高新產業聚集、高等教育發達、人才優勢突出、產業研究和創新體系一流的科教創新示範區。近年來,通過土地復墾治理,該區域已置換出建設用地3300畝,為項目建設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安國漢之源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安國漢之源小鎮地處沛縣西北部,安國鎮境內,東至沛縣西外環,南至朱寨鎮五堡,西至龍河公路,東北至汪堂,西北至蔡家工業區,北至張雙樓煤礦。小鎮主導產業為旅遊,有安國湖溼地、劉邦古村。

漢之源小鎮規劃面積1.1萬畝,核心區3平方公里,投資1.66億元的安國溼地公園已基本建成,安國湖溼地依託採煤塌陷地,通過建設橋、涵、閘、道路、綠化、水生植物栽植、木棧道及配套服務,從水質淨化、溼地景觀、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大漢文化等五個層面打造溼地,是實現社會和經濟效益和諧統一,改善經濟條件,促進農業增效的惠民工程,2015年被認定為國家級溼地公園。

規劃建設的劉邦古村,是漢高祖劉邦的故居,大漢之根所在。劉邦店村座落於安國中南部,有著悠久的歷史,二千二百多年前,劉邦在這裡走入仕途,建立大漢426年的基業。劉邦48歲前在劉邦店村居住的地方,留下了很多的故事傳說及遺蹟,其中傳說有馬歇蹄、劉邦坐槎子、歇馬亭、坐席結義等,遺蹟有馬歇蹄石印、飲馬井、上馬石、重修泰山行宮碑等。

大泉墨上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大泉墨上小鎮位於徐州市賈汪區,東至督公湖、西至朝陽路、南至大洞山、北至賈汴路,交通便利。小鎮主導產業為民俗文化、休閒旅遊。鎮域6.8平方公里,現有常住人口1.5萬人,帶動從業人員1.4萬人。2015年小鎮休閒農業收入2.2億元。

小鎮集聚了大洞山風景區、督公湖風景區、鳳鳴海風景區等國家4A級景區、鹿樓萬畝石榴園、宗莊萬畝生態桃園、紫海藍山薰衣草園、土盆溫泉度假村等4星級鄉村旅遊點和茱萸養生谷省級自駕遊基地。此外,還有墨上集、大景山漂流基地等農業休閒觀光基地、農家樂80餘家,建成 6家體育運動休閒基地和8家農業生態休閒觀光園。

2016年,小鎮休閒度假、遊覽觀光、文化體驗等特色旅遊產品得到提檔升級,低空飛行、“四滑一漂”(滑雪、滑草、滑翔傘、滑索、漂流)等旅遊新業態項目欣欣向榮,拉長了旅遊產業鏈,進一步優化了文化產業佈局體系。

龜山民博小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龜山民博小鎮位於徐州市鼓樓區九里街道辦事處,規劃面積約6000餘畝,可開發用地面積約1.3平方公里,北至三環北路、南至漢城路、西至三環西路、東至天齊路,現有人口約3.3萬人。小鎮主導文化旅遊+科技產業,以文博旅遊為主,是集民間收藏、文化藝術、旅遊、互聯網+、科技、電商、創意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民博特色小鎮。

小鎮涵蓋國家4A級龜山景區、龜山民博館、國家級丁萬河水利風景區、龜山探梅園、楚園、平山寺、白雲洞和正在著力打造的核心區龜山民博文化園、單體館集聚區和龜山文創科技產業園以及海洋極地世界項目—海洋科普館、鯨豚馴養繁殖基地、海浪樂園項目、海洋主題酒店等,目前龜山民博小鎮資源整合及產業佈局架構已基本完成,部分企業(龜山民博館、蕭龍士藝術館、北京引力時空、微軟雲移動應用孵化平臺、賽誠雲渲染和海洋極地世界項目)已入駐,將以文博旅遊龍頭企業為支撐,細化完善相關配套產業,形成自身特色及優勢。

小鎮將著力完成龜山民博文化園項目建設並正式運營;建成海洋極地世界並向公眾開放;完善景區出入口主幹道、內部銜接道和遊客步行道、景觀綠化、智慧旅遊無線覆蓋、旅遊廁所、生態停車場等配套建設。將打造成集楚漢歷史、生態旅遊、文化創意、科技服務等為一體,以楚漢歷史資源為基礎、以文旅產業發展為導向,以文化科技為依託,打造集觀光、休閒、度假、文創科技等功能於一體的民博特色小鎮。

3

特色小城鎮

碾莊鎮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碾莊是淮海戰役的首捷之地,是全國聞名的“五金之鄉”,全鎮總面積121平方公里,總人口10.8萬人。先後創建為“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全國重點鎮”、“全國文明鎮”和“國家級生態鎮”。

碾莊鎮區位優越、交通便捷,位於大運河和東隴海的交匯處,毗鄰“一帶一路”的交匯點,融入徐州都市圈一小時核心圈以內。碾莊環境優美、生態宜居,按照“外延對接高速,拉開城鎮框架;內涵提升品質,彰顯楚韻漢風”的發展思路,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碾莊產業集聚、特色鮮明。碾莊鎮是邳州市產業佈局中的特色產業園,規劃面積17.65平方公里,建成區5.4平方公里,被批准為“江蘇省中小企業創業地”和“江蘇省專用五金工具特色產業基地”。碾莊鎮是全國最大的手動五金工具製造基地,斷線鉗產量居全國同行業之首,佔全國銷售市場的55%。金虎牌斷線鉗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徐州大長實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具有全國唯一2000噸以上大型吊鉤生產能力,其生產的4250噸超大型吊鉤配件被譽“亞洲第一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