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2017年起,徐州试点开展特色小镇示范点建设。在《徐州市特色小镇培育创建实施方案》中,为“特色小镇”设定了这样的发展目标:

所有特色小镇原则上按照3A级以上景区服务功能标准建设,旅游风情类特色小镇按照5A级景区服务功能标准建设。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近日,经市政府同意,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办公室公布我市2017年度市级特色小镇示范点考核结果,18家小镇年度考核合格,2家产业类小镇退出市级特色小镇示范点名单,1家旅游风情小镇退入培育名单。目前,我市已根据考核结果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并启动特色小镇补位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也是徐州开展特色小镇示范点建设以来,首次进行年度考核,具体结果如下:

市级特色小镇示范点

2017年度考核合格名单

1

产业类特色小镇

丰县常店电动车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丰县常店电动车小镇主导产业为电动车及配件,电动三轮车占国内市场的60%以上,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后桥、钢轮、车架、车厢等主要配件占国内市场的70%以上。

小镇规划面积8000亩,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集聚了绿源、欧皇、王派等一批电动车行业知名企业,以及天擎机电、鸿利达机电、鸿润达机电、强风钢轮等一批丰县本土优秀配件企业,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电动车科技产业园、省商务厅认定为电动车特色产业园、省经信委认定为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小镇内有市级“重点众创空间”、省级电动车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电动车科技企业加速器。

大沙河果都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大沙河镇位于丰县城南18公里处的苏皖两省三县结合部,因著名的大沙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总面积12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总人口6.1万人,镇区建成区面积4平方公里,人口3.26万人。

大沙河镇拥有全省最大的连片果园,果品面积10万亩,年产各类果品25万多吨,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和“中国白酥梨之乡”,素有“果都”、“果海”美誉。“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白酥梨等果品,在全国各类水果评比中获得国家、省、市大奖238项,并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和“中华名果”称号。近年来,大沙河镇大力实施果品振兴计划,通过星级果园创建,共建成50亩以上高标准示范园12个,新植果树1.1万亩,果树大改型1.5万亩,连片有机水果自摘园1.5万亩,同时引导推广宽行密植设施果品种植新模式,为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杨屯光伏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沛县杨屯光伏小镇位于徐州市沛县,北临微山湖,东西与山东接壤,是江苏的北大门,拥有2万多平方米采煤塌陷地,发展复合光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徐州市沛县杨屯镇光伏产业风生水起,结合镇区搬迁,正在探索光伏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小镇规划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2.2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9家,2016年工业开票收入达8亿元。投资10亿元新上徐州拓正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项目,一期50台铸锭炉项目竣工投产。利用采煤塌陷地1800亩,建成34兆瓦光伏电站,包括徐州宏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徐州立澜光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兆瓦光伏项目都已并网发电。光伏产业年产值达6.5亿元,有力助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新沂智慧健康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智慧健康小镇坐落于新沂市,西界大运河畔,南至高合线,北至人民西路,占地近5000亩,总建筑规模超2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小镇全面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手段,围绕“医药大健康”主题、“个性化服务”主线,布局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智能体验和大数据四大板块,以大数据为支撑,全面贯穿医药、护理品、化妆品、功能饮品制造,互联网生态和电子商务,现代化冷链、堆场和仓储物流体系,融合产品研发、高科技医疗、养老、培训交流、五星级酒店、智慧商业、娱乐健身等配套功能,实现完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闭环。

小镇拥有全球最大的医疗科技体验中心,为全球医疗、健康、科技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全新的体验模式、新技术实践和数据化交流培训平台。小镇内建有的酒店、商业、餐饮娱乐、文化休闲、教育医疗等智能化服务设施,使小镇成为大健康、高科技体验的“迪斯尼”乐园。为2万名小镇从业人员提供超现代化工作、生活、养身和休闲环境;为每年8-10万名来访专家、学者提供健康服务、学术交流等高科技、个性化体验。

沙集电商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睢宁县沙集镇位于睢宁县东部,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十分便利;全镇面积6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6.4万人口,是江苏省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徐州市重点中心镇。

电子商务产业是沙集镇特色产业,拥有2000多个家具网销单品,入驻“中国质造”江苏产业带,多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在全国率先实现“淘宝村”17个行政村全覆盖。目前全镇已建标准厂房面积近50万平方米,物流及配套用房面积15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和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已经投入使用。电商从业人员3.5万人,网店达1.6万家,实体企业1700余家,物流快递公司(子公司、分公司)83家,物流网点200多个,摄影机构24家,带动五金配件、板材贴面、油漆销售、策划运营、会计服务等配套产业发展,同时辐射周边地区50公里范围内农民共同发展电商产业。2017年全镇电子商务网销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近年来,沙集镇先后荣获“中国淘宝镇”、“中国家具电商产销第一镇”、“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镇”等20多种荣誉称号;沙集电子商务产业园获批江苏省服务业集聚区,入选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单位名单,“沙集模式”享誉全国。

李集东方饰品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李集镇位于睢宁县西南部,地处两省三县交界之处,全镇65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下辖11个行政村、4个社区,素有“小南京”之称。该镇连续多年在市对镇分类考核和全县考核中名列前茅,是全市首批中心镇,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省文明镇、生态镇、卫生镇、徐州市园林小镇等荣誉称号,同时被确定为全国不动产登记试点镇、徐州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镇。

李集镇是苏皖交界地区商贸重镇和商品集散中心,也是睢宁县委、县政府构筑的“一核一轴四重点”服务业发展格局的重点之一。饰品加工是其主要的传统产业之一。目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也是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李集镇生产的花饰供货量约占全国总供应量的85%以上,全镇现有饰品经纪人300余人,形成规模来料加工示范点60个,带动镇内及安徽等周边地区近5万名妇女创业就业,被老百姓称为老少皆宜的“百姓创业工程”、“没有围墙的工厂”;镇区目前有直达义乌的物流企业8家,每天每天往返物流班车6-8趟,饰品日均运输量100吨以上,镇区周边近100公里内往返义乌的货物运输均从李集拖运。

邳州官湖银杏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明人方以智在其《通雅·植物》中这样说银杏:早春一派新绿,秋来满树金黄。其“黄蝶舞碧天”的独特风姿,更是吸引亿万游客四季朝圣。邳州市官湖正是四季赏银杏绝佳之处。

1400年前,官湖民间就已形成种植银杏的传统。近30年的产业调整,官湖银杏种植已覆盖耕地面积的90%,形成“春采叶、夏管护、秋收果、冬移株”的作业模式,有成熟产业工人3.2万人,“要想快致富,就种银杏树”成为党群、干群共识。官湖现有银杏成片林4万5千亩,苗木总量300万株,年产干青叶1.8万吨;树龄30年以上的361881株,其中结果76884株,年产银杏果800吨,种质资源、叶用资源和苗木资源有机统一,成为全国银杏生产、交易和加工中心,商贸繁华、产业集聚。旅游规划方面,实施“银杏旅游+”战略,以银杏综合开发为纽带,投资7.23亿元完善银杏湖风景区和“黄金古道”景区建设,成立景区管委会和银杏旅游公司,统筹布局农家乐、主题民宿、康体养生等项目,拓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全力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旅游胜地。

邳州大蒜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邳州宿羊山镇面积约96平方公里,人口8万人,辖2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51省道纵贯南北,323省道穿境而过,距邳州城区12公里,距港口5公里,距枣睢高速3公里,距陇海铁路线12公里,距新港货场10公里,距连霍高速13公里,距邳州经济开发区15公里,是邳州西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以宿羊山为主产区的“邳州白蒜”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邳州白蒜”目前品牌价值143亿元,荣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第24位。大蒜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全镇常年种植大蒜8万余亩,年产干蒜10万多吨,并带动周边镇区形成了辐射连片种植面积60万亩。境内从事大蒜购销的企业2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5家、徐州市级8家。冷库320座,总储量超过35万吨。全省95%以上的大蒜出口企业集聚在此。2016年实现自营出口总额2.6亿美元,连续8年位居江苏省农副产品自营出口第一名。

徐州云谷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以徐州重要的创新创业引擎“科技创新谷”为依托,小镇规划经过3-5年的努力,做到高端科技创新产业、优良生态环境、优质生活服务三位一体,推动科技、产业、城市、生态的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成创新能力强、产业层级高、城市功能全、生态环境美的特色小镇,成为面向淮海经济圈的徐州科技创新中心,引领苏北产业升级的创新创业高地。

如今,围绕着云谷小镇这个中心,徐州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徐州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徐州市产业研究院集聚区等科技创新谷的重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目前,徐州科技创新谷入驻企业206家,引入创新创业人才1500多人,拥有院士团队4个,国家“千人计划”8名,孵化器5个,省“双创”人才15名……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新型特色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创业人才聚集高地。

汉王颐养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汉王镇位于徐州西南苏皖交界处,总面积64平方公里,境内山脉连绵,河流纵横,风光旖旎,古迹众多,森林覆盖率达100%,是徐州市的后花园。近年来,汉王镇坚持生态发展,先后被评为“中国最具特色旅游名镇”、全国“林业生态”文明镇和“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月亮湾生态庄园、纳帕溪谷风景区、拔剑泉、马扒泉、竹坡故里主题公园、玉带河探幽景区等景点,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汉王镇依托自身优势,“念山水经,唱农家戏”,把开发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倾力打造徐州后花园作为重中之重,目前汉王商贸旅游产业已成长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高标准规划汉王镇旅游发展目标体系,合理布局旅游发展空间结构,高水平设计旅游产品组合和旅游形象,通过对对食、住、行、游、购、娱六项基本要素的统筹安排,促进汉王镇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和招商引资,加快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重点建设和招引一批符合汉王发展的商贸旅游产业,徐州乐园、汉王拔剑泉公园、纳帕溪谷旅游景区等纷纷落户汉王。目前,汉王镇拥有3A级旅游景区1个,4A级乡村旅游景点4个,农家乐专业村1个,最具魅力旅游乡村1个,红色旅游教育基地1个,自驾游基地1个,其他各类休闲旅游景点30余处。

徐州农产品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徐州农产品小镇位于泉山区,北至桃花源湿地,南至徐肖线,西至铜山与泉山交界处,东至荣盛城,旨在带动西部城区产、城、生态协调发展。小镇集产、城、生态于一体、以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为依托的,现代化农产品商贸物流小镇和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农产品小镇规划总占地3891亩,计划总投资120亿元人民币,现有农副产品展示、交易、冷链物流、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检验检疫、研发、购物等综合性服务平台。

农产品小镇规划建设五大区域,分别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食品安全运营平台、生态宜居雨润新城、福达生态体验农庄、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和泉润公园,实现提供直接就业岗位近2万个,带动相关从业约7万余人,聚集约7万人。

徐州检验检测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检验检测小镇位于徐州新城区西南部产业园区,规划用地约2.9平方公里。与徐州老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互成犄角之势,相距均在10km 范围内,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设施完善。

小镇目前已聚集了省安科院徐州分院、省特检院徐州分院、徐州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徐州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徐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徐州市纤维检验中心等多家检验检测或研究机构,建设有网架及钢结构产品、纤维产品、电线电缆产品、水泥制品、工程机械产品、煤炭及煤化工产品、煤矿安全、职业危害检测、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工程装备数字化设计及检测食品安全生物芯片检测等20 多家省级、国家级检测中心或实验室。

小镇目标定位:争创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建成国内一流的检验检测认证基地和创新中心及产城融合、多态合一的新型科技小镇。

2

旅游风情小镇

窑湾运河水乡文化古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窑湾运河水乡文化古镇位于新沂市西南部,东至骆马湖,西至邳州市,南至宿迁市及睢宁县,北至草桥镇。窑湾镇以打造明清古镇旅游、“渔文化”乡村旅游、地产名品开发等为核心,进一步完善观光、休闲、体验式旅游产业链。小镇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国家级卫生镇、国家级文明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特色景观名镇、中国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书香之镇等荣誉。

小镇规划面积5000亩,借助国家AAAA古镇景区金字招牌,大力发展商贸旅游,拉长产业链条。依托绿豆烧、甜油等地产名品,推进省级农副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目前农产品产业园区已有绿豆烧、甜油、咸鸭蛋、小黄鱼等14家地方特色生产企业入驻,销售额达到2.4亿元,其中:窑湾绿豆烧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甜油面酱、云片糕等土特产品,骆马湖银鱼、咸鸭蛋等水产品驰名中外。

以文为脉,以水为韵,窑湾镇着力在“三河一湖”(后河、护城河、中运河及骆马湖)上做文章,编织古镇旅游“水环”。围绕后河、护城河,推进古镇核心景区建设,近期将实施玄庙养生度假区、江西会馆等特色景点开发,完成窑湾印象广场、古镇旅游地产一期文化商业街等项目,全面开展国家AAAAA景区创建工作。依托中运河,完成运河风光带建设,新建河边栈道、临河游园,打造旅游新亮点。以骆马湖开发为契机,启动骆马湖湿地公园建设,稳步实施生态渔村项目。

潘安生态文化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潘安湖风景区位于徐州市东北部,贾汪区西南部,总规划面积52.87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约为15.98平方公里,外围控制区面积约为36.89平方公里。东至大潘路,西至马庄村,北至湖北路,南至星光大道。潘安湖湿地公园位于潘安湖风景区核心区,占地7.5平方公里,先后被授予国家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最适宜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万人次。

潘安湖生态文化小镇位于潘安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占地约12平方公里(含潘安湖湿地公园、马庄民俗文化村、潘安湖温泉度假村、北京星光文旅科技产业园、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以潘安湖湿地特色为核心,以地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为品牌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点大战略构想,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打造集湿地观光、温泉度假、文旅体验、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生态居住为一体的淮海经济区旅游目的地。

2016年,徐州市提出要放大潘安湖现有生态基础和旅游产业规模优势,打造现代高端的“潘安生态新城”,将潘安湖打造成为高新产业聚集、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产业研究和创新体系一流的科教创新示范区。近年来,通过土地复垦治理,该区域已置换出建设用地3300亩,为项目建设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国汉之源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安国汉之源小镇地处沛县西北部,安国镇境内,东至沛县西外环,南至朱寨镇五堡,西至龙河公路,东北至汪堂,西北至蔡家工业区,北至张双楼煤矿。小镇主导产业为旅游,有安国湖湿地、刘邦古村。

汉之源小镇规划面积1.1万亩,核心区3平方公里,投资1.66亿元的安国湿地公园已基本建成,安国湖湿地依托采煤塌陷地,通过建设桥、涵、闸、道路、绿化、水生植物栽植、木栈道及配套服务,从水质净化、湿地景观、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大汉文化等五个层面打造湿地,是实现社会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改善经济条件,促进农业增效的惠民工程,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规划建设的刘邦古村,是汉高祖刘邦的故居,大汉之根所在。刘邦店村座落于安国中南部,有着悠久的历史,二千二百多年前,刘邦在这里走入仕途,建立大汉426年的基业。刘邦48岁前在刘邦店村居住的地方,留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及遗迹,其中传说有马歇蹄、刘邦坐槎子、歇马亭、坐席结义等,遗迹有马歇蹄石印、饮马井、上马石、重修泰山行宫碑等。

大泉墨上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大泉墨上小镇位于徐州市贾汪区,东至督公湖、西至朝阳路、南至大洞山、北至贾汴路,交通便利。小镇主导产业为民俗文化、休闲旅游。镇域6.8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1.5万人,带动从业人员1.4万人。2015年小镇休闲农业收入2.2亿元。

小镇集聚了大洞山风景区、督公湖风景区、凤鸣海风景区等国家4A级景区、鹿楼万亩石榴园、宗庄万亩生态桃园、紫海蓝山薰衣草园、土盆温泉度假村等4星级乡村旅游点和茱萸养生谷省级自驾游基地。此外,还有墨上集、大景山漂流基地等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农家乐80余家,建成 6家体育运动休闲基地和8家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2016年,小镇休闲度假、游览观光、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产品得到提档升级,低空飞行、“四滑一漂”(滑雪、滑草、滑翔伞、滑索、漂流)等旅游新业态项目欣欣向荣,拉长了旅游产业链,进一步优化了文化产业布局体系。

龟山民博小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龟山民博小镇位于徐州市鼓楼区九里街道办事处,规划面积约6000余亩,可开发用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北至三环北路、南至汉城路、西至三环西路、东至天齐路,现有人口约3.3万人。小镇主导文化旅游+科技产业,以文博旅游为主,是集民间收藏、文化艺术、旅游、互联网+、科技、电商、创意等多种产业为一体的民博特色小镇。

小镇涵盖国家4A级龟山景区、龟山民博馆、国家级丁万河水利风景区、龟山探梅园、楚园、平山寺、白云洞和正在着力打造的核心区龟山民博文化园、单体馆集聚区和龟山文创科技产业园以及海洋极地世界项目—海洋科普馆、鲸豚驯养繁殖基地、海浪乐园项目、海洋主题酒店等,目前龟山民博小镇资源整合及产业布局架构已基本完成,部分企业(龟山民博馆、萧龙士艺术馆、北京引力时空、微软云移动应用孵化平台、赛诚云渲染和海洋极地世界项目)已入驻,将以文博旅游龙头企业为支撑,细化完善相关配套产业,形成自身特色及优势。

小镇将着力完成龟山民博文化园项目建设并正式运营;建成海洋极地世界并向公众开放;完善景区出入口主干道、内部衔接道和游客步行道、景观绿化、智慧旅游无线覆盖、旅游厕所、生态停车场等配套建设。将打造成集楚汉历史、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为一体,以楚汉历史资源为基础、以文旅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文化科技为依托,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文创科技等功能于一体的民博特色小镇。

3

特色小城镇

碾庄镇

徐州这18个“镇”潜力爆棚!全市首次“特色小镇”年度考核结果发布

碾庄是淮海战役的首捷之地,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乡”,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10.8万人。先后创建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镇”和“国家级生态镇”。

碾庄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位于大运河和东陇海的交汇处,毗邻“一带一路”的交汇点,融入徐州都市圈一小时核心圈以内。碾庄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按照“外延对接高速,拉开城镇框架;内涵提升品质,彰显楚韵汉风”的发展思路,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碾庄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碾庄镇是邳州市产业布局中的特色产业园,规划面积17.65平方公里,建成区5.4平方公里,被批准为“江苏省中小企业创业地”和“江苏省专用五金工具特色产业基地”。碾庄镇是全国最大的手动五金工具制造基地,断线钳产量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占全国销售市场的55%。金虎牌断线钳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徐州大长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具有全国唯一2000吨以上大型吊钩生产能力,其生产的4250吨超大型吊钩配件被誉“亚洲第一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