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隨著年齡漸長,思想漸悟,略微懂得的人生的內涵,生命的意義,於是開始享受生活,善待自己,不再困擾於日常事務當中,每當週末,便邀上三五好友、單位同事去遊山玩水。這樣一來健身,二來放鬆心情,放下一週工作壓力與疲憊。大覺山神往已久,於是趁著週末前往遊覽了一下。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神山聖水,覺者天堂”是對大覺山的概括。它位於武夷山脈西麓,在純美資溪城東部,距離縣城七公里,是5A景區。境內山清水秀,山巒蒼鬱峻拔,溪流清澈縈迴,自然風貌原始,空氣清純,新鮮,氣候舒爽宜人,有 “天然氧吧”之美稱,有“龍床洞”“水簾洞”“神女石”“不老松”“神龜問天”“雙乳峰”等五十餘個景點。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週末,天剛濛濛露出一絲曙光,早已約好的我們,輕裝簡出,不知不覺就進入了大覺山腳下,身心被滿目的青山綠水俘虜了。我不由地大口地吸著高負氧離子的空氣,品味著透沏心扉的感覺,肆無忌憚的笑著,忍不住感嘆景色的唯美,思索著唐詩宋詞中的山水,一首首一篇篇美句油然而生。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一路上,你追我趕,嬉笑醉人,一會兒便來到了山中陡險之地,峻峭和神秘的意味越來越濃,山風在峰谷之間的迴旋時彈奏,遠處山峰上纏繞的白雲,雲中有山,山中有云,雲霧飄渺,縈繞在兩山之間的峽谷上空,恰似少女頭上扯散的白絲巾柔軟而輕盈。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此處仰望大覺山,整座山像一座大豎琴,山峰為琴架,峽谷為琴座,密林作琴絃,一陣陣的風就像一雙纖指,拔動著最自然原生態的弦符,或許只有大覺山,才有這樣的神秘偉作。隨著我們的腳步漸漸深入,眼睛被茂密的植被所吸引,山谷的植被層層疊疊,形態各異的原生態植物,我們不由地屏住呼吸,神秘的厚重感使我們不再大聲說話。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山間既有葉動,又有花語;既有飛禽,又有走獸;既有飛瀑,又有流泉。但整座山隱匿在蔥蘢之中,這是一種景象,更是一種神奇,或許只有大覺山,才有這樣的神奇。爬越了一千多級石階,叫人驚歎不已,驚的不是那些石階鑿於懸巖峭壁之上險要,而是高挺拔生於巖壁盤根錯節的蒼松。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蒼松把枝葉向空間一側盡情伸展,掙脫束縛,有那幾分黃山迎客松的風韻。路的兩側紅豆杉、銀杏、古香樟等不知名的諸多珍稀樹種,接踵而至,整座山像似一個植物王國,令人眼花繚亂,賞心悅目,不愧為“生態王國,華廈翡翠”。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名山有一寺廟。它立於一個天然花崗岩石洞中,沒有任何支點。令人稱奇的是這個山洞裡竟然隱匿著融佛、道、儒三教一體的大覺寺,更驚呀的這座寺廟的歷史悠長,發於東晉,興於唐初,己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經瞭解,大覺寺是皇家寺院,大雄寶殿的“無去來處”和無量壽佛殿的“動靜可觀”都是乾隆御筆,至今保存較好,維持原貌未經修飾過。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我懷著一種虔誠,帶著一種景仰,踏著佛光浸透石路,緩步前移,整個寺廟其實古樸簡陋,已是十分陳舊,多年來被香火繚繞得辨認不出它的本色,寺中門窗、牆壁與周邊岩石幾乎渾然一體,是一處馳名數千年來的宗教聖殿。寺院裡,古樹參天,殿臺樓閣莊嚴肅穆,陽光自在,千年銀杏樹茂盛無比,或許只有大覺山,才有這樣的神聖。

清涼好去處,“神山聖水,覺者天堂”大覺山

我有一種入山隨緣的感覺,置身於大覺山山頂,有好友相伴、知己相談,任春風迎面,流雲沐浴,不聞山外人間俗事,避開世間紛紛擾擾,守著一山的平靜,與飛禽走獸為鄰,和松、杉、竹、茶為伍,手撫著藍天白雲,這就是一生可遇不可求的幸福人生。

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隨時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