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淖爾市:確保受災羣衆渡過難關

正北方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韓繼旺)今年入春以來,巴彥淖爾北部地區氣溫偏高,降水偏少,特別是進入四五月份,遭受連續高溫和大風天氣,導致烏拉特草原嚴重乾旱受災,牧民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影響。據初步統計:全市因乾旱受災草場面積達5822.7萬畝,佔牧場總面積的73.7%;受災牲畜104.5萬頭(只),飲水困難牲畜68.5萬頭(只);因旱受災14124戶,受災人口5.77萬人(包括山旱區)。

旱情發生後,巴彥淖爾市委高度重視,組織農牧業、水利、民政等部門成立抗旱救災工作組,深入牧區核實災情,指導抗旱救災。市財政緊急籌措抗旱救災資金1000萬元,用於緩解牧區人畜飲水困難和牲畜缺飼草料等問題。

烏拉特中旗採取政府投入、社會幫扶、組織牧民自救等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旱災造成的損失。旗政府緊急安排首批救災資金1000萬元,購買飼草料1100多噸,接受捐贈飼草料348噸,發放到牧民手中。並且出臺牲畜出欄補貼政策,每隻羊出欄補貼60元,動員牧民加大牲畜出欄力度。同時,協調養殖場、屠宰企業幫助農牧民出欄牲畜。

烏拉特後旗啟動抗旱救災應急預案,籌措抗旱資金326萬元,救助受災牧民1717戶。同時,通過幹部群眾捐款、蘇木鎮籌資、企業援助等多種形式,開展抗災減災援助活動。截至目前,共收到抗災援助資金176餘萬元,收到各蘇木鎮、愛心企業、其他社會團體捐贈的抗旱飼草料710噸;邊境5個嘎查集體自籌資金83.1萬元,購買飼草料576噸。

巴彥淖爾市加強飼草料調運儲備工作,對飼草料調運全程開“綠燈”,千方百計擴大飼草料供給範圍,增加飼草料儲備量。充分發揮抗旱服務隊職能,通過採用抗旱車輛用於飼草和飲用水調運、啟動抗旱設施等方式開展抗旱救災。全市共投入2.32萬人次,臨時解決0.93萬人、5.04萬頭只大牲畜飲水困難;啟動應急水源工程,以緩解旱情。

各旗縣積極與當地畜產品加工企業溝通對接,動員群眾加快牲畜出欄,開展生產自救。積極協調農區旗縣,開展農區村社與牧區嘎查養殖戶與加工企業結對幫扶活動,合理安排受災地區牲畜倒場異地飼養,把旱災損失降到最低。旗縣蘇木兩級政府部門積極協調,充分利用農區閒置圈舍,合理安排受災地區牲畜倒場異地飼養。目前全市已經倒場牲畜90060頭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