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的「出五服」,你知道什麼是「五服」嗎?

一等孝服“斬縗(cui)”。用最粗生麻布製成,斷處外漏,不緝邊。喪禮中子與未嫁女為父母喪服,承孫為祖父母喪服,妻為夫喪服。服三年。

人們常說的“出五服”,你知道什麼是“五服”嗎?

一等孝服

二等孝服“齊縗”。用粗生麻布製成,剪斷出緝邊。為祖父母服一年,為曾祖父母服五個月,為高祖父母服三個月。

人們常說的“出五服”,你知道什麼是“五服”嗎?

二等孝服

三等孝服“大功”。用熟麻布做成,比“齊縗”稍細。為伯叔父母、及堂兄弟、未嫁堂姊妹喪服九個月。

人們常說的“出五服”,你知道什麼是“五服”嗎?

三等孝服

四等孝服“小功”。用較細熟麻布製成,為從祖父母、堂叔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姊妹、外祖父母、母舅、母姨喪服五個月。

人們常說的“出五服”,你知道什麼是“五服”嗎?

四等孝服

五等孝服“緦麻”。用最細熟麻布做成,為從曾祖父母、族叔伯父母、族兄弟姊妹、表兄弟、岳父母喪服三個月。

人們常說的“出五服”,你知道什麼是“五服”嗎?

五等孝服

流行兩千多年的喪服制,由最粗生麻布到最細熟麻布的五個等級差別,相繼標誌了直系血緣關係與旁系血緣關係的尊與卑、親與疏的差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出五服”。

中國古代對喪葬很重視,從西周時期就制定了一套繁瑣而明晰的制度規範,經歷代演變,直到現在還不同程度地存在。

中國封建社會是由父系家族組成的社會,以父宗為重。其親屬範圍自高祖至玄孫的九個世代,稱為本宗九族。如果有人去世,九族圍內的親屬,包括直系親屬和旁系親屬,都要穿“孝服”。“孝服”按等級分為五種,由親至疏依次是:斬衰(cuī)、齊衰、大功、小功、緦(sī)麻。哪一種親屬穿哪一種孝服不能有絲毫馬虎。

因此,古代“五服”用來指九代人:高祖、曾祖、祖父、父親、自己、兒子、孫子、曾孫、玄孫。這九代以內稱“五服”,關係近;以外則是 出“五服”的人,關係較遠。

  現在人們基本都認為“五服”指的是五代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五服”的說法也已經淡化了,除了民俗研究,似乎沒有多少考究的必要,而那些繁瑣的喪葬制度,早就應該革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