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教程的主要內容就是:在ACR/Lightroom/PS中後期處理的第一步,其實就是鏡頭校正,水平和透視校正,以及汙點去除,糾正前期拍攝帶來的問題。當然前題是你首先裝了這些軟件。不過關於這些校正的問題常出於風景片,特別是拍攝帶有建築的風景片時。

可以學習的知識要點如下:桶形畸變、枕形畸變、透視畸變、暈影、色差、汙點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下面這張照片是一張典型的未校正照片。直接上去看我們會覺得色彩,以及長曝光帶來的遊船痕跡,都是很不錯的。但照片總是有點不對勁的地方。當你把眼光轉移到建築物上時就會發現問題,城市裡的高樓大廈,在我們腦海中都是筆直、堅固的形象。但照片中的建築群卻因為透視畸變而東倒西歪,彷彿隨時要向兩邊塌下去一樣,給觀眾很不舒服的失衡感。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上面這張照片的失誤之處,就在於忽略了後期中重要的“關於畸變的基本校正”這一步。我們知道攝影分為前期拍攝和後期處理。在拍攝的時候,因為器材和拍攝環境的原因,我們的照片中會出現鏡頭畸變、暈影、色差、透視畸變、汙點等等各種各樣的前期問題。而後期處理的第一步,就是要進行“基本校正”,修復前期拍攝中的問題。決不能忽視這些問題,讓他們在進一步的處理中不斷放大,最終破壞我們的成片效果。看看下面這些修正好的效果。是不是好了很多。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一、鏡頭校正

當我們在ACR/Lightroom/PS 中打開一張圖片,第一步最好不要直接就開始處理曝光和色彩。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而是應該打開面板列表中的第六個面板“鏡頭校正”,修復鏡頭帶來的畸變、暈影和色差。請謹記這一步。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首先需要修復的是鏡頭帶來的畸變問題。

我們知道鏡頭內部是由一系列凸透鏡和凹透鏡組成的。這樣不可避免的就帶來了枕形和桶形這兩種形狀的畸變。

先來認識一個畸變的幾種類型,枕形畸變一般出現在長焦鏡頭中,物體本來的直線會向中間收縮,如同枕頭一般。桶形畸變一般發生在廣角端,畫面邊緣的直線向外膨脹,形成桶狀。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仔細看這張廣角拍攝的教堂內部,紅圈圈出來的窗戶和牆壁上,原本應該是筆直的線條,都不同程度的向外彎曲。這就是桶形畸變的表現。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除了畸變外,“暈影”也是鏡頭內部複雜結構所帶來的。暈影又稱為“暗角”,顧名思義就是照片周圍會比中心暗一些。在大光圈的情況下,這種暈影尤其明顯。(下圖是35mm 1.8鏡頭,在不同光圈F值下的暈影表現)。有的時候暈影會給照片帶來不錯的畫面效果,但更多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矯正它。這個要看拍攝者主要想表達的思想和主題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矯正鏡頭畸變和暈影很簡單,在鏡頭矯正-配置文件面板中,勾選“啟用配置文件校正”即可。勾選之後,立馬旁邊窗戶邊緣變直了,同時四角也變亮了一些。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勾選“啟用配置文件校正”之後,下面的鏡頭配置文件和校正量區域也被激活了。

鏡頭配置文件會自動探測照片的EXIF,識別出所用的鏡頭和相機,從而匹配相應的預設文件。當然我們也可以手動改變成其他的配置文件。

校正量則顯示了現在扭曲度和暈影的校正量,默認情況下是100%。如果我覺得原來桶形畸變的效果挺好的,那我可以把扭曲度滑塊左移,降低扭曲度的校正量。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如果我覺得畸變校正的還不夠,我還可以提高扭曲度的校正量。可以看到本圖扭曲度校正量提高到200%後,照片邊緣從桶形畸變變成了枕形畸變,過猶不及。

同理的,我們也可以移動暈影滑塊,來控制暈影的校正程度。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除了畸變和暈影,鏡頭常常還會出現色差。色差表現為照片中高光與暗部交界處,呈現出帶有綠色或者紫色的邊緣。比如放大教堂圖片的窗戶部分,可以看到亮光與玻璃框交界的地方,出現了綠色和紫色的邊緣,這些就是色差。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消除色差也非常的簡單,在“啟用配置文件校正”的上面,還有一個“刪除色差”的選項。勾選“刪除色差”,Adobe Camera Raw軟件就會自動檢測照片中的明暗交界處,刪除掉綠色和紫色的色邊。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只要勾選了鏡頭校正-配置文件面板裡的這兩個選項,99.99%的鏡頭畸變、暈影和色差問題都可以完全解決掉,不需要再做任何其他工作。極少數不能解決的情況,還有鏡頭校正-手動面板,可以手動調整照片的扭曲度、去色差程度和暈影程度。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以上就是鏡頭校正的部分,只要輕鬆的勾選上“鏡頭校正-配置文件”面板中的兩個選項,桶形畸變、枕形畸變、暈影、色差就統統一掃而光啦。

二、水平和透視校正

我們知道物體看起來都是近大遠小的。我們有時為了拍到建築的全貌,鏡頭不得不向上仰,這樣就會出現下大上小的情況,原本平行的線條變成了匯聚的斜線。這種畸變我們成為透視畸變。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有的時候我們相機拿的不平,照片中應該水平的線條如海平面等並不水平,這種問題我們稱為水平線問題。水平線和透視畸變也是可以在ACR中輕鬆校正的。

水平和透視校正工具,在早期的ACR版本中也是在鏡頭校正面板下的。但在最新的ACR軟件中,你會看到這句提示“Upright已移動至Transform工具”,也就是說這些工具被移動到了箭頭所指的Transform工具面板中(圖標為一個梯形網格)。(Adobe的這個移動是有道理的,因為水平線和透視問題並不是鏡頭本身帶來的,而是拍攝角度所致。)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點擊“Transform變換”圖標,ACR右側就出現了變換面板。上面1、2、3、4、5、6所標的是我們最常用的6個按鈕。下面還有7個手動滑塊,99.999%的情況都不會用到。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進入變換面板,默認選擇的就是這個“圓中間一根斜線”的圖標,表示沒有進行任何水平和透視校正。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後面的那個A圖標,代表了Auto(自動)校正,點擊之後ACR軟件會自動分析圖片,應用相應的水平和透視校正。這是非常智能的一個按鈕,60%的情況下都可以準確的做出校正。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3號按鈕(圖標是正方形中間一根橫線),表示只進行水平校正,也就是調整水平線。比如下面這張圖,沒有透視問題,只是海平面歪了。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點擊3號“水平”按鈕,瞬間ACR軟件已經把海平面變平了。“水平”按鈕其實就是ACR會自動檢測出照片中的水平線,然後旋轉照片把圖像恢復成水平。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下面這張照片,除了水平線問題外,還有縱向透視的問題。箭頭所標的3條建築上的直線,本來應該都是垂直於地面,互相平行的。但是現在這3條線卻呈現出發散狀。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點擊變換面板中的4號按鈕(圖標為正方形中3條豎線),就可以應用“水平和縱向透視校正”,也就是先糾正水平線,然後糾正縱向的透視問題。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5號按鈕叫“水平、橫向和縱向透視校正”(圖標為正方形中既有橫線又有豎線),也就是除了4號按鈕校正的水平線和縱向透視外,還會嘗試糾正橫向的透視(也就是想把橫向的物體都拉回一個平面)。這個按鈕很少應用,一般反而會讓照片產生如圖所示的不良效果。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對於大部分照片,我們只需要挨個試下2-5這4個按鈕,看看ACR自動處理的效果就行了。但是有時軟件並不能很好的分析出照片中的透視情況,比如這張教堂的圖片,在我選了2號按鈕(A自動校正)的情況下,窗戶還是斜的,桌子也是歪的。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終極武器 - 指導線校正了(6號按鈕,圖標為交叉的2條水平線和2條垂直線)。(老版的ACR軟件中沒有這個終極武器,趕快更新吧)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選了這個按鈕後,我們可以拖動鼠標在圖像中畫出2-4條指導線。指導線要畫在照片裡實際上應該水平或者豎直的地方。一般先畫2條豎直方向的指導線,糾正透視畸變。

比如左邊的窗戶邊緣,本來應該是豎直的,我就沿著窗戶邊緣拖動鼠標,畫出第一條指導線。(這個時候畫面沒有變化,因為ACR需要至少2條指導線才能分析圖片。)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右邊的牆壁上,也有本來應該垂直的線條,在這也拉一根指導線。(備註:在透視校正前一定要先進行鏡頭校正,不然這兒的牆壁線條還是桶形畸變彎曲的)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畫出第二條線後鬆開鼠標,奇蹟出現,兩條指導線所在的線條都變得垂直於地面。不過這個時候桌子還是歪的。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所以再水平畫一條指導線,標出水品面,這裡我沿著桌子上緣畫了一條。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鬆開鼠標,桌子變成了水平,同時窗戶和牆壁也繼續保持垂直狀態。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噹噹噹,看一下前後對比圖吧,下面橫平豎直的教堂是不是更加莊嚴肅穆了呢?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下面這張樹木的照片也是幾個自動按鈕無法校正的,樹木像要往中間倒了一般。只能運用“指導線”神器。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沿著2顆樹畫兩條豎直方向指導線,沿著建築水平面畫一條橫向指導線,橫平豎直的畫面就回來了。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裁剪後比較一下前後效果,校正的威力不言而喻。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豎直方向的指導線一般選在畫面邊緣的位置比較好,因為畫面邊緣比中心的畸變更加明顯。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一般來說一條水平指導線就夠了,可以讓畫面恢復水平。如果畫面有橫向透視畸變的話,我們還可以畫第二條水平指導線,糾正橫向畸變。

比如這張勃蘭登堡門的照片,左右兩邊的建築應該是一樣大的,但是由於水平透視的關係,右邊的建築比左邊還大。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所以這張照片我畫了4條指導線,2條橫向2條縱向,在解決水平線和縱向透視畸變的同時,還解決了橫向的透視畸變。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三、汙點去除

消除了鏡頭帶來的畸變和色差,解決了拍攝方向帶來的透視問題,前期還有一個薄弱環節就是相機感光芯片上的髒點問題了。在換鏡頭的時候有時會有灰塵進入相機,在照片上留下一些髒點汙點。

擦除汙點很簡單,選擇ACR上方的“汙點去除”工具(筆刷加十字星的圖標),鼠標再移動到畫面裡的時候就會變成畫筆形狀。改變畫筆大小,塗抹在有汙點的地方,ACR就會自動尋找相似紋理把這些汙點區域覆蓋起來啦。

畸變對照片的影響到底有多大,5分鐘教你學會利用後期修復畸變

總結:

1.後期處理的第一步就是基本校正,分為鏡頭校正,水平和透視校正,以及汙點去除三步。

2. 勾選鏡頭校正-配置文件面板中的2個選項,就可以輕鬆解決鏡頭帶來的桶形/枕形畸變、暈影和色差了。

3.在Transform變換工具中,可以校正照片的水平線和透視畸變問題。一般情況應用第2-5個按鈕,就可以讓軟件自動分析並修正問題。否則我們可以用第6個(指導線)按鈕,通過在圖像中畫出豎直和水平的指導線來幫助軟件進行校正。

4. 用汙點清除工具的畫筆,塗抹在照片汙點處,就可以除去照片的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