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獨自騎行者-袁江磊

2014年大學畢業的小夥子袁江磊,選擇了一條和大多數年輕人不同的道路,他在非洲貝寧孔子學院做了兩年漢語支教。而後在結束之時,他突然萌生出了一個想法:騎單車回國!

這些舉動可比近期美國猶他州某高中18歲的女生,身穿一條紅色的中式旗袍出席高中畢業舞會更加有意義!他選擇的不是溫文爾雅的旗袍,而是做一個敢於長途跋涉騎行上路的獨行者!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中間為袁江磊

在艱苦支教的兩年中,袁江磊幾乎走遍了貝寧的所有地方,在領略非洲奇觀、感受特色風情之後,他親身感受到了非洲當地艱苦的自然條件和貧瘠的物質資源——很多地方水資源和電力資源極度匱乏,甚至連基礎的照明問題都無法解決。所以,袁江磊萌生了騎行的想法之後,希望利用此次騎行活動來募集善款,以綿薄之力回饋給曾經幫助過自己的非洲朋友。當他將此想法公佈於眾之後,便引起了當地華人公司APSONIC的注意。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袁江磊騎單車做慈善的想法得到德誠董事長張連先生的大力支持,並且決定贊助他此次騎行活動,安排各地分公司在其途經的國家提供幫助,並與袁江磊約定:他每騎行一公里即可累積一美元的慈善基金,等騎行活動結束,德誠會將慈善基金以袁江磊的名義捐助給貝寧當地居民,為貧困山區解決照明。這種舉動也使袁江磊大受鼓舞,於是,也馬上開始了他的旅程。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袁江磊說,“我2013年曾從成都出發,花費一個月走川藏北線騎行到拉薩,但這麼長時間、長距離的騎行,還是第一次。”行動派的他,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平常人坐飛機回國都感覺路途遙遠,袁江磊為什麼要採用騎自行車這種“龜速”的交通方式?他笑著說:“其實騎行回國這個想法在我去非洲的時候就想好了,我想用雙腿丈量這個世界。選擇騎自行車是因為騎車的節奏恰如其分,既有機會近距離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又可以保證每天的行程。”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很多人以為這是現實版的“荒野求生”,事實上並不是。“完全沒有公路電影中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故,一路上神奇又有趣。”他說,自己後來閉上眼睛回憶,想到的是荒漠中滿天銀河的奇幻,是在幾內亞打獵、扛野豬的新奇,是四天五夜自己獨自穿越沙漠的歷險。說著說著,袁江磊就樂了,“一路風景變幻,每一天都過得不一樣。”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在他騎行的第152天我到達了毛里塔尼亞欣蓋提,準備開始五天四夜的撒哈拉沙漠徒步,白天行走在遠離現代社會的荒漠裡,他的行囊很重,足有70多斤。裡面裝備齊全:有套鍋、油爐、睡袋、帳篷、衣物、藥物、淨水器及拍攝器材,攤開來就是一個移動的“家”。吃著最簡單的飯,夜晚能在漫天繁星的夜幕下入睡,我想我會倍加珍惜以後的生活,肯定羨慕曾經躺在滿天銀河下的自己。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為了享受其中的樂趣,他不是就近搭帳篷露營,就是借宿於當地村民或驢友家中。如果正好在一些大城市歇腳,他會住在小旅館裡。在貝寧工作2年期間掌握的“非式法語”,可幫了他大忙。“不少西非國家的村民聽到我有地方口音,會主動邀我去家裡吃飯和過夜。”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在土耳其的這次做客體驗讓我這個“粗人”受寵若驚,他們一家很講究,他夫人準備了很多菜,用餐過程分為前菜、正餐,以及飯後甜點,想想騎行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受到這種待遇。飯後我放了張圖上朋友圈,大家都讓我別騎了,和騎友女兒結婚吧!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我的夢想,所以我騎上自行車來到了格魯吉亞,在這個水深火熱的地方我差點凍僵了!

在360個日夜裡,疲憊、快樂、煎熬、感動、恐懼、欣喜等各種念頭在袁江磊心頭湧動。他不隱瞞自己的退縮和糾結。“睡在露天礦車上的那個夜晚,我懷疑過自己一路走來的意義。一個人、一輛車、一個相機,這麼虐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他苦笑著說。但騎到終點的那一刻,他堅信自己這一程沒有白走。“世界太遼闊,而人的一生卻很短暫。如果生命本質上是一個體驗的過程。那麼,每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在尋求一種體驗,只是感受不同而已。”他說騎行讓他的心境變得從容、豁達,這一份經歷也將成為他一生中珍貴的回憶。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我踏上了祖國的領土,站在國境線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是複雜的,有著不捨,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旅程不會再有;有著思念,思念祖國和親人。”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袁江磊說,他這次騎行一共經過了16個國家,行程15900多公里,出了貝寧之後,去了多哥、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馬裡等西北非國家,後面到了亞洲,走過了土耳其、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伊朗、烏茲別克斯坦以及塔吉克斯坦,在8月中旬進入新疆, 9月初回到了家鄉奉化。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在今年的3月6日,袁江磊再次啟程奔赴西非貝寧,這次他不是去當地支教,而是去履行自己的諾言:帶著騎行籌集來的善款,去為西非貝寧北方Founougo地區Nipouni村打井、建太陽能充電站。

儘管溝通不暢,但袁江磊——這個有勇氣有愛心的90後始終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憑藉著兩年支教生涯對這片土地的熟悉,在朋友GUEKA的幫忙溝通翻譯下,袁江磊還是跟當地居民交流了起來,問了些他們關於打水,照明,手機數量、手機充電、手機使用情況等問題,以便讓過幾天搭建的太陽能能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比起穿旗袍,我更喜歡騎行在熱浪非洲和湛藍西藏

終於,經過一段時間的辛勞和無數次的溝通,袁江磊制定的援助項目全部完工了:功率1.2千瓦的太陽能充電系統已經安裝完畢,充電站每天可為300臺~500臺小型電器充電,居民的用電問題解決了;請來的打井隊花了半個多月時間,終於將深達70米的水井打好了,村民們可以用腳很方便地踩水,再也不用為喝水發愁了。

而袁江磊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了諾言!

以下是和袁江磊的幾個對話:

1、其他同學畢業都找工作,你卻一輛單車一個人開始旅行,家裡人同意嗎?

其實自己一開始也是遲遲不動身。但是後來我想,我要為自己而活啊,一生也就這麼一次,何必要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約束自己呢?

2、旅行中最難受的是什麼事呢?

就是得了瘧疾,頭暈嘔吐渾身乏力,長這麼大還沒得過什麼大病,這個瘧疾真的把我弄得很狼狽,不過好在身體素質好,恢復得快。

3、最快樂的事情呢?

這次旅行本事就是我最快樂的事情了,一路上並沒有遇到像網上說的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故,所有的人都很友好,出去走走你就會發現,世界真的很美好。

4、騎行過程中還順利嗎?下次還會選擇什麼樣的旅行工具?

騎行過程都挺順利的,除了一些鄉間路上會有各種坑窪,各種碎石鋪面而來,中途掉了幾次鏈子爆了幾次胎都沒多大問題。下次我想選iVelos定製一輛專屬的自行車,這樣騎起來更有意義。

5、接下來有什麼打算呢?繼續騎行嗎?

接下來打算先將自己的紀錄片之類的弄好,然後開始找工作了,然後可能就是結婚生子了,畢竟還是要面對現實。

我們都芸芸眾生渺小的一員,如果我們遲早都要面對現實,那為什麼不先花點時間實現自己的夢想呢?希望大家都能像袁江磊一樣,勇敢地追夢逐夢,夢想雖然遠在千里,但只要出發了,終究會到達。

旅行不在於按部就班地進行,在於每天都能夠發現新事物。

——袁江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