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容易得 便作等闲看

莫将容易得 便作等闲看

净业寺

春天来了,十分惦念净业寺里的腊梅和玉兰。

昨天冒着细雨,和几个朋友一起,沿着湿滑的台阶再次来到了净业寺。

一树腊梅在禅院中怒放,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让人陶醉;玉兰已经吐出了一个个嫩芽,呼之欲出,春意盎然。由于来了很多次,这个小院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物都是那么熟悉,仿佛回到家的感觉,是那样地亲切。

莫将容易得 便作等闲看

净业寺的玉兰

来到了寺庙右面一个小巧的平台上,雨雾蒙蒙,前些年夏天和王先生就在这个叫知珍堂的檐下睡着了,听着室内声声梵音,感觉内心空明澄澈,浑身淋湿了的我躺在这里睡了一觉,却一点事没有。今天又来到了这里,常明大和尚手书的对联依旧: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老和尚是父亲的一位朋友,今年过年还陪父亲一起去兴教寺里去看了老人,老和尚今年已经93岁,很少会见朋友。见父亲端祥很久也不能叫名字,坐了一会,父亲怕老人累着,站起来告辞,常明大师费力地伸手合什,向父亲回礼,看着人老成这样,让人真是很难过。十多年前我采访他的时候他还精神得很,人也胖,提起父亲的名字他赞不绝口。临走我和他握手,他也没反对,只是告诉我,和尚不握手。想想老人慈眉善目,内心就特别温暖。他卧房门口的对联我大约记得:年逾九旬照样一日三餐,本寺之主仍居方丈之内。

莫将容易得 便作等闲看

一树灿烂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个不停,我的几个朋友在知珍堂前讨论佛教。透过这个小小的庭院向外望,对面的山在雨雾中时隐时现,让人充满了向往,仿佛诗句里的:走到水穷处,卧看云起时。

想想我们的人生也处在这样的雨雾中,看不真切,只知道爱拼才会赢。每天我们都在这个尘世上争,争来争去争得头破血流,我们有些人活了一辈子,总是被这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物质所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殊不知好强一辈子,争了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吃那么多饭,住那么点地方。

莫将容易得 便作等闲看

常明法师

人很奇怪,往往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失去了才觉得原本平常的东西也会那么珍贵。小孩子想要个玩具,吃饭做梦都想得到,死磨硬缠费尽心机,得到了五分钟热度,从此看都不会看一眼。不玩了,送人吧,不行,知道要丢弃或送人就会心如刀割,可是放到他身边其实真的没有任何意义。小孩如此,大人也是一样。我们有的是我们当年千辛万苦争取来的,可是我们眼睛里瞅的还是我们没有的。贪婪是人们的本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看着知珍堂两边的对联,老和尚的神态在我的脑际闪现。我们小,不能和大和尚象东坡先生当年一样谈天论地,但有这样的老人也真是幸事,人生走过多少年,想想这段往事总能让人在这个世间多些智慧,少些烦恼。

莫将容易得 便作等闲看

寺庙一角

小雨依旧,古槐无声,只有那巨大的鸟巢能给人带来些许的遐想。再次回首,庙门的对联让人又多了很多牵挂:回首依依灯红酒绿大梦场中谁识我,到此歇歇梵呗声声高峰顶上唤迷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