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功臣榜排名第二的人 你知道是誰嗎?

公元643年是貞觀17年。

那一年2月的最後一天,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給大畫家閻立本,繪製24功臣圖懸掛於凌煙閣中。

習慣中,我們都會記住第一名,第二名是誰都很模糊。凌煙閣第一功臣為是長孫皇后的哥哥長孫無忌,第二名李孝恭這個人大家就很陌生了。

凌煙閣功臣榜排名第二的人 你知道是誰嗎?

李教恭畫像

其實,李孝恭和李世民是堂兄,孝恭長李世民7歲。同朝為官之時,李世民要尊稱孝恭為兄長,他們同為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的曾孫。

隋朝末年,李淵在太原起兵,攻佔長安後,任命李孝恭為山南道招慰大使,領兵出巡巴蜀地區。李孝恭不負李淵厚望,連下三十餘州,為掃平攻佔蜀地立下大功。武德二年(619年),李孝恭被封為信州總管,承受制命可以權益授官。

凌煙閣功臣榜排名第二的人 你知道是誰嗎?

李孝恭

隨後,李孝恭盡召巴蜀地區首領子弟收錄任用,對外表示引薦擢用,實際上是將他們作為人質,好為他所統率。公元621年,李孝恭被任命為荊湘道行軍總管,統率水陸十二支軍隊攻擊軍閥蕭銑。

擊破蕭銑二鎮之兵後,李孝恭命令將士解開繳獲的戰艦放於江中。諸將不解說:“這些所獲船艦應當為我軍所用,棄船就會資助賊寇,我們的處境就將很危險。

孝恭解釋:“蕭銑的轄境,南至嶺表,東達洞庭,地勢險要戰士眾多,如今蕭銑沿江鎮守將士眾多,如城未攻下而援兵到來,我軍就會內外交困,舟船雖多,又有何用?如今蕭銑已敗,不會馬上進兵,往返打聽情況,就可延緩其救兵,那麼我軍就能順利地攻下江陵了。”不久蕭銑救兵到達巴陵,見大量空船,不知何因,果然遲疑不進。

思前想後,為百姓免受塗炭,蕭銑自度不是孝恭的對手,祭拜太廟後,率官吏赴李孝恭軍門請降。

蕭銑投降,嶺南四十九州皆望風而降,李淵大喜,任命李孝恭為荊州大總管,下詔畫工圖其擊破蕭銑之狀以呈進朝廷。

624年,李孝恭33歲。那一年4月,有人誣告他謀反,李淵召他回到京師盤問。由於查無證據,他被赦免為宗正卿,後改任涼州都督、晉州刺史。

李世民即位後,提拔自己的堂兄李孝恭為禮部尚書,又加封為河間郡王。

貞觀十四年(640年),李孝恭得急病猝死,年僅五十歲。李世民親自舉哀,哭之甚慟,贈司空、揚州都督,配享高祖廟庭。歷史有記載說,大唐李氏一門長壽的人不多,李世民也僅活了52歲,那已是後話。

後世人稱讚李孝恭說,孝恭唐族,智勇無雙。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唐司空河間郡王孝恭"。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孝恭亦位列其中。

凌煙閣功臣榜排名第二的人 你知道是誰嗎?

李孝恭畫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