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之上》‖晚成散文:漫长苦旅,只为这一刻破茧成蝶

作者晚成。本名陶光勇,四川雅安人,祖籍四川德阳。中学语文教师,大学本科。就读重庆师范中文系,又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深造。从事语文教学近三十年,其间阅读过大量中外名著,闲时好写文章,尤其散文方面颇有心得,《花生》《雪韵》《寻宝桃源》等文都曾在市县级刊物发表。然苦于文学视野被匆忙牢牢钳制,愈是这样,愈想蹦出井底,去看看外面的无边世界,由衷地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扎根在广袤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蒙顶之上》‖晚成散文:漫长苦旅,只为这一刻破茧成蝶

我养过蚕,熟悉这种小家伙的全部生命历程。

第一眼见到它们的时候,你也许会毛骨悚然。在巴掌那么大的一小方纸上,密密地蠕动着细如丝线的黑色小虫子,远处看到,可能会起鸡皮疙瘩。

这就是初生的幼蚕。我们要凑近才看的清楚,年纪稍大的人必须戴上眼镜才能照料这些小宝宝。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它们也都是娇小而脆弱的生命,我们要采来比较嫩一点的桑叶(但是不能太嫩,颜色以微微泛出嫩黄为佳),再擦干叶上的露水,然后切得很细,均匀的轻撒在蚕宝宝的身上,这时,它们就会一点点的爬到叶子上去,一轮又一轮的剔食,不久,它们面前的桑叶就被咬出一个洞来。

我们在周围仔细地观察着它们进食,有一点格里佛到了小人国的感觉,真是奇妙。

它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进食,吃饱了就那么呆呆的,似乎别的什么也不做,好像没看见一样。唉!

大约四天时间,它们突然停止进食,只是一动不动的,好像睡着了,仔细看看才知道,原来这是它们第一次蜕变,大概一天之后,它们完成换装,又开始吃东西了。

它们就这样一点点的长大,当它们四眠以后,个子就有小指那么大了,颜色也变得很白,这时候它们就算成年了,这个阶段的蚕食量惊人,刚撒了一层桑叶,一个小时就扫荡一空。我原以为这么狂暴的进食,这种虫子一定有什么惊天举措。

可是,我看走眼了,他们仍只是吃了休息,休息了再吃。如此五六天左右,这些原来还时不时昂首企盼的虫子,居然甘愿把身体缩短,再变得透亮――看来它们这是真要安度晚年了。

我们赶紧用麦秆给这些可怜虫做一个归宿。然后把这些让我们失望透顶的家伙放上去,很快,它们便吐出丝来,将自己的丑陋无比的残躯围绕起来,一根又一根,一层又一层,面对着我们的嘲笑和怜悯,它们最终关上了最后一道门。

一个庸碌的生命在期待中开始又在寂寞中落幕。

一天,当看见有一只娥咬破自制的牢笼的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漫长的苦旅只为这一刻破茧成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