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解讀之柳永《八聲甘州》(原創)


宋詞解讀之柳永《八聲甘州》(原創)​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解讀這首詞,我想首先從古代的人均壽命說起,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宋代人的平均壽命為30歲,當然,這和嬰兒的夭折率很大有關,不管怎樣,能活到50歲是很多人的夢想。儘管北宋中前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也得到了發展,但醫療衛生還是相當落後的,比如,流感、天花之類的病症,現在看來是常見病症,但對於古人,幾乎是束手無策的,每個人每年都有難以邁過的兩關,一個是春季的天花,一個是冬季的流感,如果是趕上瘟疫,那更是要命的,幾乎是十戶九空。柳永寫此首詞時,已經年近五十,尚且沒有求得功名,這種對於人生的感嘆,懷才不遇的憤懣都抒發在這首詞裡。他舉目望去,看到的是“關河冷落”,感到的是“霜風悽緊”,大雨洗過的清秋,更顯得悲寂遼闊。漂泊一生,難免遊子思家,葉落歸根之想甚重。

不妨簡單回顧一下柳永的一生。第一階段:也就是他23歲之前,年少成名,流寓江淮。這是柳永一生最快活的時光,自己是標準的“官二代”,生活富足,還沒有科舉的壓力,更何況自己十幾歲就是遠近聞名的才子,這時期的柳永可謂是春風得意,流連於繁華的蘇州、杭州、揚州等地,飽覽瞭如畫江山,沉醉於聽歌買笑的浪漫生活之中。第二階段,柳永的24歲--40歲,這是他的科舉之路。這一時期,他的人生狀態由高峰跌入谷底,十五年間一共四次參加科舉考試,都以落第而告終。在這期間,他流連於煙花酒肆,科舉的失意,使他更加放蕩不羈,看上去是風流倜儻,其實是落魄不堪,打著“奉旨填詞”的旗號,成為落魄的職業詞人。當時的主流觀點都認為柳永之詞為“俗詞”,不登大雅之堂:“楊柳岸、曉風殘月”之纏綿悱惻,“為伊消得人憔悴”之兒女情長,“針線閒拈伴伊坐”之嬉戲打鬧,似乎與治國理政相去甚遠,他的名氣越大,對於科舉似乎越不利。第三階段,柳永的41--50歲,這段時間就是柳永浪跡天涯的階段。他第四次科舉落榜之後,對科舉考試徹底失去了信心,離開了京師,遊離於江南、西北、西南,由於柳永的名氣較大,到了那裡都有大量的“粉絲”,繼續自己職業詞人的生涯。這段時間是他人生最悽苦的階段,也是不斷的總結人生的階段,寫的詞比較厚重、深沉,也達到了詞作的頂峰時期。《八聲甘州》就成作於這一時期,在這首詞裡面讀出了歲月的沉澱,就連向來看不起婉約派“俗詞”的蘇軾,讀了《八聲甘州》之後,也讚歎道“不減唐人高處”。第四階段,柳永的50--69歲,皇帝特開恩科,讓他中了進士,開始了為官生涯,實現了科舉求官的夢想,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回到本詞,寫到“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裡的“佳人”還是汴梁的舞女嗎?當然不是,應該是他的妻子,柳永是有家室的,也有兒子,很多野史說柳永無妻、無子、與舞女為伴,這是不對的,柳永家族世代為官,也是書香門第,怎麼可能沒有家室呢?更何況,史料記載,他的兒子柳涗也中了進士的。懷念家鄉,特別想到了她的妻子,成為感情的迸發點。他想到妻子在妝樓凝望江上遠舟,很多次都誤以為是丈夫歸來了,可見盼夫之心切。柳永也覺得非常的愧疚,以“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為結,即使表達了身不由己的歉意,也表示了自己的思歸情之迫切。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開頭一句就展示了雄渾壯闊的萬里清秋,傍晚的雨後江天一色,把江天雨景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樣的大場面下,更顯出人的渺小,有著面對大自然的無力,自己的一生何嘗不是如此,追求功名之不得,在家國社稷面前顯得多麼的蒼白無力。“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這是自己的所見、所感,感到了秋風的淒冷,更看到了山河的冷落,夕陽的微弱靜謐,使畫面顯得更加悲涼、蕭索。是啊!自己由年少得志、意氣風發,到如今的兩鬢斑白,何嘗不像逐漸變冷的秋風?又何嘗不像夕陽殘照下的山河?渲染著自己濃厚的懷才不遇的情緒。接下來寫到“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通過觀察,發現紅花綠葉逐漸凋零,慢慢的失去原有的顏色,這句話包含了歲月流逝的無奈,也有年華老去的惆悵。“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長江水默不作聲的東流,帶走歲月的滄桑,對於長江水賦予了濃重的感情,真的是此處無聲勝有聲。長江水的東流,正好流向柳永家鄉的方向,也帶去了他默默的思鄉之情。本句話也正好引出了詞的下片,過渡自然。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本來非常的思念家鄉,詞人卻用了一個“不忍登高望遠”,因為故鄉太遠,思念之情太重,登高望遠使得自己黯然傷神。此時的柳永在陝西渭南,家鄉在福建武夷山,靠遠望是看不見的,想看而又不忍看,這是多麼複雜的情緒啊!接下來不禁捫心自問“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這麼多年了,奔京師、拼科舉;下江南,去西北,浪跡天涯;究竟是為了什麼?究竟得到了什麼?此時,會發現將近暮年的柳永不再放蕩不羈,逐漸開始了對人生的反思,趨於深沉、穩重,這都是歲月買來的教訓。“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是作者的想象,彷彿看到愛人盼望自己回家的情景,細膩而又真情。“爭知我,倚欄杆處,正恁凝愁! ”,這是自己的狀態,正靠著小樓的欄杆,思鄉心切,希望家鄉的愛人能夠知道自己的心情,同時也原諒自己的離家不歸。

富有戲劇性的是,寫了這首詞後不久,柳永就被皇帝特開恩科中了進士,當了官以後,柳永才發現這種體制內的生活太過枯燥,還是懷念當年的“淺斟低唱”,懷念當年的風流不羈,做夢都想回到當年風花雪月的浪漫之夜。也是因為柳永的流傳已久的大量“豔詞”,不斷受到官員的彈劾,柳永不斷的被“外派”做官,官職始終也就是縣令級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