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情人有美如天仙的秀香、腰肢如柳的英英、精通文墨的瑤卿、舞姿翩躚的心娘、聲如天籟的佳娘、還有他最喜歡的蟲娘。
而且這些美女都是萬里挑一,集美貌和才藝於一身的歌妓。
平素裡是別人只想睡她們,而她們只想睡柳永!
為什麼這些青樓女子都如此死心塌地地跟著柳永呢?
(敲桌子,搬好小板凳了)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古時候的歌妓是一群在酒樓裡只賣藝不賣身(少數不爭氣的除外)的群體。
他們大都是貧苦家女子,大多數是因家遭災荒或為繳納賦稅而被逼賣藝的。
你也許會想,柳永這麼有才華,為什麼要湮滅在煙花柳巷裡?
柳永本以賢才自命,因此自稱“白衣卿相”,意謂自己雖不能入仕,然才氣可與卿相相等。奈何科舉考試竟然落榜了,當時是三年一試,第二次落榜時,他就火了,憤激之下寫了盛傳一時的《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雲便,爭不恣遊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嶂。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餉。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誰知他在這種偏激情緒支配下寫的《鶴沖天》廣為流傳,甚至連仁宗皇帝也知道這首詞。
以致柳永在仁宗初年雖然通過了考試,臨到放榜時竟被仁宗黜落了。
皇上批示:“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在人生道路上蒙受到這麼一個空前嚴重的打擊,心情可以想見。
在他著來,功名的獵取與青春的歡樂,二者都重要,既然前者不能如願,便只有在“煙花巷陌”尋求青春的歡樂了,這大概就是職場失意,情場得意吧。
為生計需要,他在樂坊間教樂工寫作歌詞,這些是雅詞。寫得富麗堂皇,是為朝廷宴樂之用。
而他更多的是為民間歌妓寫俗詞,這些俗詞通俗易懂,優美動聽。
他留連坊間,故而熟悉民間歌妓的生活,甚至她們的痛苦,也真正從心裡同情她們。
當時的北宋表面上看是一派歌舞昇平的氣象。
可貴的是,作者不是站在統治階級的立場去歌頌皇恩,粉飾昇平,不是以統治階級的個人腐化虛榮的生活描寫來顯示富貴氣象。
而是從平民的真實感受出發,表現了市民階層爭取戀愛自由和爭取個性解放的思想意識。
其中包含了對封建門第觀念,等級觀念,封建禮教和傳統道德規範的否定,具有反封建傳統思想的覺悟。
所以,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和歌妓們的歡迎。
因此有“凡有井水處,必有柳詞”之說。
可見當時北宋流行柳詞跟前幾年滿大街都放刀郎的歌是一樣一樣的。
柳永精通音律,有深厚廣博的文藝修養。
柳永大力創作慢詞,與柳永同時或略晚的張先、晏殊和歐陽修,僅分別嘗試寫了17首、3首和13首慢詞,而柳永一人就寫了87首。
他也是創用詞調最多的詞人。他現存213首詞,用了133種詞調。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 ,屬於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個。
面對這樣一個北宋流行音壇首席詞作家,哪個歌星若得柳永一首詞,那可是立馬身價百倍啊。
然而,柳永這種放蕩不羈、風流自負的行為肯定不受上層主流社會的待見。
有一次,宰相晏殊在家中舉行宴會,高朋滿座之際,眾賓客都聽說晏殊的小兒子是個神童,就要五歲的晏幾道給大家背誦幾首詩。晏幾道不怯場,隨即朗聲念道:“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鳶秀被翻紅浪。”
眾賓客一聽,這是柳永的豔詞啊,沒想到堂堂宰相公子竟然背得這樣的詞,大家面面相覷,哭笑不得,晏殊氣得給了宴幾道一巴掌。小孩子還特委屈:我就是覺得好聽嘛!
即使這樣詞人沒有悲觀消沉,反而增強了他背離統治階級而走向民間文藝創作道路的決心。
下面這首《雨霖鈴》是他在開封混蕩的事情傳到父親耳中後,騙他說母親生病,要他即刻返回老家,在河邊與情人揮淚送別的情形: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那個千般萬般地不捨,船家都看不下去了:可以了可以了,要開船了!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被多少痴情人奉為愛情箴言。
“楊柳岸曉風殘月”寫的是離情;
“亂灑衰荷,顆顆珍珠雨”是孤情;
“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是雅情;
“更回首、重城不見,寒江天外, 隱隱兩三煙樹”是傷情;
“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 ”是專情;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是羈旅的情;
“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淒涼的情;
“脈脈人千里,念兩處風情,萬重煙水”是念懷的情。
情之一字,何其深也!
最多情的詞人,柳永是也。
明代馮夢龍的《眾名姬春風吊柳七》曾這樣描寫柳永的殯葬場面:只見一片縞素,滿城妓家,無一人不到,哀聲震地。俗話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如此得全城妓心者,唯柳永一人。
每年清明,歌妓們自發去他墳前弔唁,人稱“吊柳七”。
有個寫公眾號的小哥看了柳永的故事,便開始浮想連篇:我文采也不錯呢,要是在宋朝…..
我送他一句宋小寶的話。
更多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農少芳(ID:fangxinxiaow)
閱讀更多 幽谷清蘭4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