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紅塵中拈花微笑

滾滾紅塵中拈花微笑

一番寒暄以後,得知她們才二十出頭,都已從佛學院尼眾班畢業。一個戴眼鏡的叫洪輝,另一個長條子的叫光真,其中光真修眉杏眼,瓜子臉兒。現都在揚州高旻寺醫務室裡,跟著老師邊學針灸邊行醫。看著她們活潑可愛、伶俐聰明的樣子,真搞不懂她們為什麼這樣年紀輕輕的就削髮為尼,看破了紅塵?雖說我也深知寺庵清靜,可以遠離人間的無盡煩惱,可畢竟也“看破”得太早了點。然而可喜的是,當今宗教信仰自由,老比丘尼後繼無人的憂慮可以束之高閣了。

在佛教中,男子出家為僧的,梵語叫做比丘,又叫苾芻,女子出家為尼,梵語叫做比丘尼,又叫尼僧,也叫女僧,或叫尼眾,俗稱尼姑。雖然早在漢明帝時,已經有了陽城侯劉峻女兒出家的事,但作為“尼姑”俗稱的出現,則還是東晉婦女阿藩出家時的事了。後來何充又把自己家裡的住宅捐獻給尼姑居住,才始有了“尼寺”(庵)。《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有僧寶唱寫的《比丘尼傳》四卷,這恐怕是我國最早的一本比丘尼傳記了。

按照我國佛教制度,對於出家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僧尼,有“比丘、沙彌、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五眾”的說法。其中男子孩提時就出家的,可以拜一個比丘做老師,定期在佛前舉行剃度儀式,換上僧服,然後經過短期修學,求受十戒,稱為沙彌。待到過了二十歲再受二百五十條具足戒,方才成為比丘。同樣,女孩兒家出家初受十戒,稱為沙彌尼,此後直到長大受三百四十八條具足戒,才能正式成為比丘尼。這些戒律,說簡單些,就是要“嚴格遵守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及不非時食(過午不食)、不塗香裝飾、不自歌舞也不觀聽歌舞、不坐臥高廣床位、不接受金銀象馬等財寶,除衣、缽、剃刀、濾水囊、縫衣針等必須用品外不蓄私財,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不詐示神奇,不禁閉、掠奪和威嚇他人等等及其他戒律。平時晝夜六時(晨朝、日中、日沒為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為夜三時)中除一定時間睡眠、託缽、飲食、灑掃、挑水外,其餘時間都應當精勤地用在學修方面”(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

在古代,男女出家做僧做尼,還必須要經過政府批准和考試,受戒時才能領取政府和寺廟所發的證書——度牒和戒牒。然後僧尼帶著度牒戒牒,才能有資格出外遊方、掛單(臨時寄宿),才能有資格到其他寺院裡去參學和居住。

平時尼眾住在庵裡過著集體生活,對於種種必須遵守的清規戒律和宗教禮節,都是在受戒期間陸續學到的。平時每年農四月半到七月半的九十天裡,是僧尼們集中學習佛經的日子,稱為安居。如果逢上一些佛教節日,如四月初八釋迦牟尼生日,以及彌陀、觀音、地藏菩薩的節日,都要舉行一定儀式的紀念活動。在五臺、峨嵋、普陀、九華四大名山等佛教聖地,每年還有定期的宗教集會“香會”。除此之外,七月十五的“放燈河”和十二月初八吃“臘八粥”,也是很有趣的。

撇開尼眾的宗教生活,就是日常生活中,也有著她們自己清靜儉約的特色。比如在衣著上稱為袈裟的三衣:有用五條布縫成,打掃勞作時穿著的小衣,俗稱五衣;有用七條縫成,平時隨便穿著的中衣,俗稱七衣;有用九條到三十五條布縫成,出門或拜見尊長時穿的大衣(禮服),俗稱祖衣。在北方天氣寒冷的冬天,三衣抵擋不了嚴寒的侵襲,還可在袈裟上由百姓服裝稍許改變後做成的常服。

在飲食上,尼眾們也和僧伽一樣,只能素食,不能開葷。吃素是我國僧尼生活的特色,原來戒裡並沒有不許吃肉的規定,只是在我國大乘經典中,才有了反對吃肉的條文,而我國漢族僧尼又是信奉大乘佛教的,他們除了受比丘和比丘尼的具足戒外,還要受著菩薩戒的約束,所以就不吃肉了。在歷史上,漢族僧尼吃素的習慣,還是由於六朝時梁武帝蕭衍的提倡,才風行開來的。不僅吃素,按照佛制,僧尼們還有一個過午不食的問題。這原因大概在於,首先,早先比丘和比丘尼的飯食由信奉佛法的居士供養,每天只在中午託一次缽,填飢飽肚皮,可以減輕居士們的負擔;其次,過午不食有利於修持。然而由於我國禪宗自古有著自耕自食的傳統,因為勞動消耗大,所以便開了過午不食的戒。後來其他僧尼也有開戒的,但是堅持過午不食的僧尼,也仍然為數不少。

女士們割斷青絲,出家為尼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擺脫塵世的煩惱,修成佛家的正果。宋朝羅大經在《鶴林玉露》裡收錄了某尼的一首悟道詩:

盡日尋春不見春,

芒鞋踏遍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

春在枝頭已十分。

對此,《歷朝名媛詩詞》下了這樣的評語:“詩有悠然自得之趣,此尼直已悟道,不特詩名之佳也。”可是明代鍾惺在《名媛詩歸》裡卻說:“大似情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