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本文新鮮感:★★★★★ 口感:剁椒魚頭

隨著外賣行業的崛起,很多餐飲店的生意都被帶動了起來。無論是在家的宅男,還是忙於工作的上班族,生活中漸漸的離不開外賣。打開外賣軟件可以看到,火爆的店鋪月銷量可以達到9999+,這樣的數據哪怕是在實體店都不容易做到。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但是筆者卻在高銷量的背後發現了一個規律,成為爆款的外賣餐飲店,大多數是中小型餐館,對於一些大品牌來說,銷量卻不那麼如意了。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像筆者周邊的一些大品牌,例如肯德基、德克士等,他們的月銷量僅為兩三千單,與這些9999+單的餐飲對比起來則顯的非常的尷尬。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難道是這些大品牌餐飲的口味不符合大眾嗎?這明顯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實體店中這些大品牌的生意都非常火爆,為何會導致在外賣行業如此慘淡呢?我想這要從人們的生活方式中探究答案。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筆者瞭解到,很多人在叫外賣時除了考慮吃什麼類別的食物之外,還會考慮到該類食物的性價比。拿二線城市為例子,上班族一般一頓正餐的支出大概在10到20元的區間之內,外賣作為每日的“消耗品”,一般人在獲得優惠券的情況下也會把叫外賣的錢控制在10到20元的區間之內。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大品牌餐飲則不同,大品牌在外賣中往往滿減比較少,而且配送費以及食物價格都比較高,一個人吃的話至少也要30元以上的價格,這還僅僅是品牌快餐的價格,如果是高端餐飲,外賣的疲軟表現就更加明顯。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人們叫高端品牌的外賣,雖然吃到了和實體店一樣的美食,但是生活成本會增高許多。更重要的是,雖然吃到了大品牌餐飲的食物,但是卻感受不到大品牌實體店所帶來的體驗,這一點也是人們不願意叫大品牌外賣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那麼,大品牌或者高端品牌在外賣這條道路中走的不順利應該怎麼辦呢?或許可以從湘鄂情、望湘園、小南國等高端餐飲中找到出路。

零售或是外賣的另一條出路

零售和外賣的性質其實是類似的,都是通過網絡下單,然後有專業的騎手配送,這種形式不佔用餐廳中位置,還增加了餐廳的營業額。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筆者發現,身邊一些不會做菜的朋友最近在朋友圈曬出了成品的美食,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態詢問之後,原來這些人哪會做什麼菜呀,竟然是從商場中買的半成品。

據悉,這些半成品均來自各大餐飲品牌,例如湘鄂情、望湘園,小南國等等,種類齊全,價格也較成品低了很多。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這些半成品只需要在微波爐或者炒鍋內加熱一下就可以食用,而且味道不比外賣的差,成為了天貓、盒馬、京東中的熱銷產品。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拿望湘園為例,他家早在今年3月份就開始了半成品的出售,菜品包括剁椒魚頭、夫妻肺片等等9個菜品,這些菜品的價格在30-60元,價格較成品便宜了將近百分之30,其中最熱銷的就是剁椒魚頭了,在天貓中三天賣出了5000份,可以說成績非常出色。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無獨有偶,在京東中我們也看到了湘鄂情的身影,在2017年的12月推出了“八大碗系列”半成品菜。為了過年期間的營業額做足了準備。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為啥大家喜歡半成品而不愛成品呢?除去價格因素還有其他原因嗎?

一件事情的成與敗不僅僅在於某一個因素,大家喜歡購買半成品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儀式感。就像筆者朋友圈中曬出的美食一般,雖然自己只是加熱了一下,但是並不妨礙他“炫技”,讓自己更加的有成就感。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同時,自己加熱的過程中也充滿了參與感,在這個吃一份泡麵都要加各種配料DIY的時代,儀式感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一杯答案奶茶,喝前求個籤就能讓自己加入到奶茶的製作過程,無形中增加了奶茶的銷量與市場的傳播率。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最後,半成品美食還把場景化思維加入了進來,滿足了大部分消費者對於家庭消費場景的需求,提高了自身的幸福指數。

高端餐飲頻陷外賣困局,零售或成唯一出路

湘鄂情、望湘園,小南國、西貝等高端餐飲為餐飲半成品零售開了個好頭,想要真正與外賣平起平坐,還需要許多時日去做優化。你覺得零售真的會替代高端餐飲外賣成為網銷的唯一出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