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的病蟲害總匯!早疫病、晚疫病該怎麼防治

馬鈴薯的病蟲害總彙!早疫病、晚疫病該怎麼防治

一、早疫病

主要發生在葉片上,也可侵染塊莖。葉片染病,病斑黑褐色,近圓形,具同心輪紋,可相互連接成不規則大斑。病菌易侵染老葉片,遇有小到中雨,或連續陰雨,該病易發生流行。

防治方法:

1、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2、選擇抗病品種進行栽培,合理密植。3、加強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鉀肥。切忌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加強通風透光。

二、晚疫病

該病是馬鈴薯的主要病害。葉片、莖、薯塊均可受害,通常在開花前後出現病症。葉片染病,先在葉尖或葉緣生水漬狀綠褐色斑點,潮溼時,病斑迅速擴大,邊緣為水漬狀,有一圈白色黴狀物,在葉的背面長有茂密的白黴並形成黴輪。乾燥時病斑變褐且脆,無黴層。晚疫病的流行與氣候條件、生育階段密切相關。結薯後如遇連綿陰雨,氣溫適宜的條件下,病害在10天內可傳遍全田,損失嚴重。

防治方法:

發現中心病株立即撥除,地面撒施石灰,發病初期選用噴灑58%甲霜靈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64%殺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 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3%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300倍液。

三、病毒病

病毒病在田間靠昆蟲(主要是蚜蟲)或葉片接觸而傳播,表現花葉、葉片捲曲或皺縮等莖葉異常現象,並造成巨大損失。

防治方法:

1、防治蚜蟲。馬鈴薯出苗後,立即噴藥防治蚜蟲。①、可用高好2500倍、焚蝨清1500倍或高滲吡蟲啉1000倍噴霧;②、發病初期用鬥毒1000倍、菌毒清1000倍或刪毒1000-1500倍噴霧。

2、藥劑防治。用1.5%的植病靈1000倍液加20%的病毒A600倍液噴霧,或5%菌素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天噴1次,連噴3-4次,防病效果較好。

四、細菌性病害

細菌性病害主要包括青枯病、環腐病、黑脛病、軟腐病四種。

此類病害主要是帶病種薯、切刀、中耕機具、運輸工具、或貯藏場等引起的傳染,甚至浸種催芽也能擴大傳染。

防治方法:

1、器具消毒(用酒精或來蘇兒浸包切刀消毒)。 2、種薯消毒(農用抗生素浸製種薯)。3、減少農作損傷、清除病殘體。4、發病早期、風雨前後施藥防治。用細星500-800倍、20%乙酸銅500-800倍或裁菌500-800倍噴霧。

五、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蟲

防治方法:

1、秋翻、秋耙,破壞其越冬場所,可殺死大量幼蟲和卵,減少越冬基數。2、中耕滅蟲。剷除地邊、田埂邊雜草。3、設置糖蜜誘殺器或黑光燈誘殺成蟲。4、藥劑防治:每畝用50%辛硫磷乳劑400~500g,或3%辛硫磷顆粒1.5~2?K,拌在50?K細土或沙裡,於伏、秋耕時或播前施入犁溝內,打耱或播種復土。在成蟲盛發期,對害蟲集中的作物或樹上,噴施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30%乙酰甲胺磷乳油5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防治。

六、馬鈴薯塊莖蛾

防治方法:

在成蟲產卵盛期,用黃金高氯1000-1500倍、10%氯氰菊酯EC1000-1500倍、必殲800倍、30%敵百蟲乳油800倍液噴霧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