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的隕石都會燃燒,但是太空中沒有氧氣,它是怎麼燃燒呢?


我們看到很多的影片當中,隕石落到地球時都會發生燃燒,如同一個大火球一樣掉下來,那麼這是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在太空當中,是沒有氧氣的,這就是為什麼宇航員在太空中要穿山宇航服,帶著氧氣罩了。那是什麼原因會促使著隕石會在太空中燃燒呢?

其實,隕石裡可能沒有可燃燒的物質,但因為溫度太高,主要是把周圍的大氣加熱了產生了火焰,這其實與氧氣也沒有什麼關係,就算地球上全是氮氣,這樣的大石頭從天下掉下來,照樣能著火。那麼,回到隕石上來,隕石到底有沒有燃燒?當然也會燃燒,因為隨著它的周圍的溫度升高,到了幾千度上萬度的高溫,就是黃金都要融化。

所以一般的隕石也就燃燒起來了,如果是一塊鐵隕石,裡面的鐵在2000度的時候肯定就著火了的。正因為如此,所以隕石掉到地面的時候往往尺寸不是太大,有的就變成了流星,消失在無垠的夜空之中。外太空的小行星或碎片被地球引力捕獲後,就會以很快的速度向地表墜落,一般都會在下降中加速,越來越快。


我們經常看到的流星就是太空碎片在大氣層中燃燒,而且沒有掉到地上之前就燃燒完了。一般來說,沒有燒完的都是相對較大些的行星碎片,大部分在大氣層中燒掉了,掉在地上的只是一小部分。所以實際上,大氣層對地球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如果一個小行星較大,就會導致災害。恐龍的滅絕就與6500萬年前一顆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有關。

不僅是進入地球的大氣層會燃燒,進入木星、土星這類有著厚厚的大氣層的氣態巨行星就更加容易燃燒,這也成為了我們處理結束任務的探測器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了防止探測器攜帶的來自地球上的物質汙染可能存在生命的木星衛星和土星衛星,當年探測木星和土星的時候,最終都是在燃料完全耗盡之前,趁著地面監控站還完全能夠對探測器的軌道進行控制的時候,主動選擇讓飛機墜入木星和土星大氣層燒燬的。

所以,我們在影片中看到的隕石在空中火熱燃燒,未必是有氧氣參與,速度太快了,摩擦就會有火焰。能掉下來的才是隕石,在太空飛的,那叫流星體。很多流星體在地球都無法到地面,所以不能叫隕石咯! 如果您感覺小編說的有“道理”,請您點個關注,您的支持,是對小編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