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乾縣:小額信貸爲貧困羣衆插上脫貧致富的「翅膀」

「脫貧攻堅」乾縣:小額信貸為貧困群眾插上脫貧致富的“翅膀”

今年以來,乾縣積極探索金融扶貧新思路,主動作為,不斷創新模式,加強與銀企合作,拓寬融資渠道,建章立制,構建小額信貸長效機制,著力打通制約精準扶貧資金瓶頸,強力解決貧困群眾貸款難融資難等問題。截至6月底,乾縣已新增發放小額信貸897戶2699.3萬元,新增獲貸率達到7.6%。

創新模式,用足用活支農惠農政策

乾縣堅持金融政策與財政政策相結合、堅持重點扶持與提高效果相結合、堅持精準操作與風險防控相結合,積極探索金融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的助推作用。該縣財政部門協同人行多次與各金融部門聯繫溝通,調動各金融部門工作參與主動性,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的金融扶持力量,有力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中的資金短缺問題。

乾縣農業銀行創新小額信貸模式,推出了“惠農e貸”——將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提前錄入電腦系統,通過對貧困戶相關信息查詢,上級銀行批量審批的一種發放模式。這種發放模式,貧困戶從申請到貸款發放,累計用時不超過15分鐘,首筆貸款4月18日成功發放。

乾縣信用聯社推出了主要針對貧困戶貸款的“致富貸”等信貸品種,重點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既可以用於發展農業產業,也可以用於加工、餐飲、運輸等第三產業。

乾縣各金融機構在小額信貸工作中,根據貧困戶需求,積極探索新模式,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精準脫貧攻堅。目前,乾縣共有信用聯社、郵政儲蓄銀行、中銀富登村鎮銀行、農業銀行、長安銀行和工商銀行等6家金融機構參與到小額扶貧信貸發放工作中。

「脫貧攻堅」乾縣:小額信貸為貧困群眾插上脫貧致富的“翅膀”

主動作為,積極探索金融扶貧新思路

今年,乾縣財政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下發金融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安排意見,安排全局同志分組下鄉對有創業和產業發展信貸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再次進行全面摸底。全縣各金融機構針對摸底出的1700多戶有貸款意願的群眾,逐村入戶,調查審核,對符合政策的及時予以辦理髮放。

龍頭企業引領,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該縣針對貧困戶缺乏好的創業產業項目問題,財政部門和縣人行多次下鄉入戶調研,經與農業、工業等部門商討,大力藉助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助推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攜手優利士乳業,探索優利士(零距離牧場)“龍頭企業+貧困戶”“家庭(小區牧場)+貧困戶”等模式,由貧困戶和銀行簽訂扶貧貸款協議。同時,貧困戶和企業簽訂畜養合作協議,貧困戶用扶貧貸款資金購買奶山羊,由企業或牧場統一管理,產生利潤進行合作分成。經專業估算,平均每隻羊每年可給貧困戶帶來不低於600元的收入。

加大宣傳力度,激發脫貧內生動力。該縣通過多種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宣傳金融扶貧政策。重點結合“春風行動”招聘會、“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科技之春”宣傳月等活動,集中開展金融扶貧宣傳,接受群眾現場諮詢,答疑解惑,大力提高幹部群眾扶貧政策知曉率。同時,乾縣積極開展以送文化、科技、衛生、教育、司法等下鄉為主的“五下鄉”活動。

建章立制促進小額信貸工作落實

乾縣通過建立健全金融扶貧聯席會議制度、動態監管考核機制、金融機構激勵機制、保證金動態管理機制等,不斷完善制度保障,構建小額信貸長效機制,真正打通制約精準扶貧的資金瓶頸。

建立金融精準扶貧聯席會議制度,由乾縣財政局牽頭,縣金融辦、縣扶貧辦、人行乾縣支行以及駐縣各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定期傳達落實上級金融扶貧工作精神,分析研究金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措施。上半年,共召開金融扶貧聯席會議7次。

建立動態監管考核機制,該縣將全年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夯實責任,定時發佈工作進度,對承貸銀行和鎮辦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比通報,對完成好的銀行和鎮辦予以表彰獎勵,對完成任務不力的給與通報批評。今年已發佈進度信息76篇(條)。建立金融機構激勵機制,制定風險補償分檔補償辦法,對發生的扶貧貸款損失風險補償實行分檔補償。建立保證金動態管理機制,金融扶貧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各承貸銀行任務完成情況實行保證金定期動態調整,督促全縣金融扶貧工作目標任務全面落實。(韓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