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河流伏出,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梁啟超先生曾將一國之希望寄託於意氣風發、飛揚灑脫的少年人身上,《少年中國說》詞句間奔流而出的情感與氣勢,至今讀來依然讓人心生激盪。

而在時光譜出的歷史長歌裡,這個詩酒國度從來不曾缺失少年人的身影。他們在漢家邊關上拋灑熱血,在唐時明月裡吟誦詩歌,歷史的滾滾煙塵不曾令他們老去,反而將一身氣宇軒昂和仗劍天涯的氣質,留駐在那個時代。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璀璨盛唐孕育出少年意氣

翻開一部古典詩詞,意象中紛繁奪目的“五陵少年”橫躍紙上,你我便不可遏抑地沉醉其中,渴望一睹他們的風采。而要說起這群“五陵少年”,自然離不開那個璀璨的盛唐。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長安的富貴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首屈一指。其東西二市分居皇城兩側,各佔兩坊之地,坊內店鋪共計約十萬家,均臨街而設。

唐朝中後期,長安城“東貴西富”的格局十分明顯。東市緊鄰大明宮、興慶宮和諸多權貴住所,是為“貴”。而絲綢之路入城第一站,便是離西市最近的開遠門,外國人一多,商業也跟著多彩起來。西市的人氣因此高於東市,得了“金市”的名號。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若在開市時間步入西市,當見得滿目衣物的琳琅,聞見十里飄香的陳釀。酒樓高達百尺,皆是“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高鼻深目、風情萬種的胡姬們更是頻頻向你招手,喚你去喝酒。

西市的酒,以西市腔最為出名,是當時公認的名酒。這西市腔好喝在哪裡,我還真不曉得。我建議你去問問西市裡那些和胡姬暢飲、一擲千金不眨眼的五陵少年郎。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他們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氣度和風采,彰顯出大唐王朝一股少年之氣。而他們的來歷也有著獨特的歷史淵源。

滔滔渭河水,巍巍五陵原。與唐代相隔幾百年的漢代有五位皇帝均葬於咸陽北原之上,分別為漢武帝茂陵、漢昭帝平陵、漢惠帝安陵、漢高帝長陵和漢景帝陽陵。這裡曾是西漢時期重要的經濟和文化中心,居住著各地遷徙而來的富商大賈、豪強世家,而這些富家子弟張揚著豪俠精神和少年意氣,從而形成了“五陵少年”這個特殊的群體。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昂揚不羈流淌出俠士氣息

“俠”並非是個新鮮字眼,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俠”與“士”一道遊走列國,毛遂、荊軻、劇孟,均是其中翹楚。西漢秉行黃老無為之治,莊園勢力強大,莊園主均養有門客,俠風並未衰退。

五陵原一帶本是豪強聚集之地,俠風便成了這個地帶深刻的印記。五陵少年們一路走進大唐長安城,把長安的氣質都帶得不羈了起來,順利成章地出現在諸多詩句中,從此“長安重遊俠”,而“遊俠多少年”。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然而後世卻鮮見對俠客如此不遺餘力的讚美。後來的人們推崇內斂、端正,個性被埋在儒雅的拱手之下。一談起武力來,文人們紛紛捏起鼻子。宋人更是極端,從軍之人都得在臉上刻印,橫遭輕視。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大唐的詩人可不一樣,他們愛這群五陵少年郎啊,愛得近乎寵溺。

無論是李白眼裡“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的豪放不羈,還是杜甫心中“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的富貴灑脫,亦或是崔顥筆下“貴里豪家白馬驕,五陵年少不相饒”的少年傲氣,在那個繁盛而自由的時代,“五陵少年”的瀟灑和放蕩簡直就是當時人心目中自由精神的集中體現。長安的春天屬於他們,色彩屬於他們,富貴也是他們的。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這是專屬於唐朝的氣質,毫不扭捏,肆意妄為,也許還有一點兒糙。

權貴奢豪仍不忘快意恩仇

他們愛笑愛鬧,懂得良辰美景要及時享受,而用西市腔換來微醺之後看到的景色也剛剛好。每到春天來臨,桃花杏花開滿京華,長安道邊的槐樹冒出綠芽,少年郎們成群結隊,各自置有矮馬,馬上裝飾有錦韉金絡,並排緩行於花樹之下,僕人手執酒具在旁跟隨,遇到好的園囿便下馬暢飲。

除了遊玩於長安和西市,他們還仗劍執義,快意恩仇。

唐傳奇經典篇目的《霍小玉傳》中,出現了一名風姿卓然的俠客,決定了故事的走向。負心漢李益拋棄霍小玉另娶世家女盧氏,心知霍小玉身患重疾仍不願相見,反而優哉遊哉約了友人賞牡丹花。

黃衫客便是在牡丹花會上第一次登場——“忽有一豪士,衣輕黃苧衫,挾弓彈,風神俊美,衣服卿華,唯有一剪頭胡雛從後,潛行而聽之。”黃衫客用計將李益騙到霍小玉住處,命奴僕數人將他抱持入內,強令其相見。這位路見不平的黃衫客便是京城俠少的一員,雖不知其來歷,但從“衣服卿華”、身後隨從“剪頭胡雛”、擁有“奴僕數人”,不難推斷出他家世優渥。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這群少年遊俠多是豪富子弟,不然不會有“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這一說。京師禁衛軍,則是最為龐大的遊俠群體。韋應物年輕時曾是玄宗的三衛郎,而能有資格當三衛郎的,必須是權貴出身。

韋應物便出身高門京兆韋氏,結交亡命徒,暮竊美姬,為所欲為,根本不讀書,這便是他身為俠少的生活寫照。這些禁軍少年郎們“半醉五侯門裡出,月高猶在禁街行”,“生來不讀半行書,只把黃金買身貴”。他們的人生和每年湧入長安的數以千計的應試舉子們完全相反。沒有寒窗苦讀,不需吟詩作賦,只要做個神氣的禁軍,挾彈鳴鞭,鮮衣怒馬,鬥雞走馬打球,美人在懷,大口喝酒,過癮最好。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馬革裹屍書寫出少年壯志

這樣的生活顯然有些胡鬧了,可為何唐人對遊俠兒們如此仰慕?

只因當時的社會風氣“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崇俠,尚武,重邊功,和當時唐朝的軍事實力相關。漢唐兩代,邊塞均不是一個讓人看了傷感的字眼,而是可以立馬揚鞭馳騁的疆土。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於是,當他們翻身上馬,奔赴邊關,這些平日裡似乎只知道玩鬧的少年郎們化身為忠義將士,馳騁疆場,金鞍白馬裹上風沙,仗劍拉弓只為戍邊衛國。只有到了大漠孤煙之地,俠士的豪情才顯得格外蕩氣迴腸。他們“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追弄滄海月,戰罷陰山空”是何等的瀟灑!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遊俠兒並非職業,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是飄蕩在這個城市上空的氣質。一個大部分人都幻想著快意恩仇、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手持利刃飛簷走壁的時代和它的首都,必然不是溫吞儒雅的,而是豪情萬千的。

這樣的豪情穿越千年,如今依然流轉在古城西安,流轉在姿態挺拔的古城牆上。撫觸這座磚石城邑,你我彷彿仍然悠遊於那個時代,留戀其煊赫的戰功、激盪的豪情。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而觀今日之少年,古城牆依然作為永恆的見證者,為他們的未來送上祝禱。前有年輕時尚的電子競技戰隊WE入駐古城,年輕的隊員們帶著信心步入永寧門;後有百位小朋友以古禮拜師,傳承傳統匠心之美;近日虔誠又自信的年輕人又於古城牆下傳承中華漢文化。而今天的六一,更有無數花兒般的少年們綻放出自己的光彩……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傳說中明亮俊美的五陵少年,到底是誰?

在這座古城牆上,你可以想象遠方,穿越歷史,邂逅一位豪情萬丈的五陵少年郎。也可以欣賞今日的少年郎們獨特的風采,他們行走於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繼承著幾千年流傳下的文化涵養,攬臂擁世間一切美好入懷,代表著這座城市無限美好的未來。

他們也願你,縱然歲月風霜割面,心中仍是少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