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少给一个包子还是加价一元钱?

我家旁边有两家包子铺,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经营的包子品种均为杭州西湖小笼包子。装修风格都一样,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类小吃店,东边的处于居民区旁,西边的位于商业街路上。


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少给一个包子还是加价一元钱?

两家的味道基本差不多,都是我喜欢吃的类型,一屉包子的价格都一样,六元钱。我要是往东去就在东边买,往西走就去西边吃,生活方便又惬意。

直到有一天早上情况发生了变化。

清早起来心情好好,心情好就得往东走,迎接朝阳嘛。“老板,一屉包子一碗粥”“不好意思,先生,包子涨价了”“涨价?涨多少?”“一元钱,现在是7元一屉”“哦”
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少给一个包子还是加价一元钱?

心情有些不美丽。

既然心情不是很爽就往西去吧,决定第二天告别涨价的东边店,去西边店看看。“老板,来屉包子,您家包子涨价了没有?”“没有啊,一直都是六块钱”“那好极了,再来碗粥”,瞬间一屉包子、一碗粥都上齐了,正准备吃.......且慢!恍惚感觉包子跟以前不咋一样,大家帮忙看看,如图。
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少给一个包子还是加价一元钱?​估计眼尖的朋友一眼就看出来了,居然少一个!少了一个包子!“老板,您家这包子怎么少了一个??”“没有啊,我家包子一直都是9个”,瞧,老板还不承认。

这事情引起了我的兴趣。同属调价的行为,一家店选择价格上涨、数量不变,而另一家选择价格不变、减少包子的数量,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哪个方案呢?
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少给一个包子还是加价一元钱?

我们先单纯从一个包子的价格上涨来计算,原来一屉包子6元数量10个,一个包子价格为0.6元。提价1元以后,一个包子的价格变为0.7元,上涨0.1元;减少一个包子的方案中,一个包子的价格变为0.66元,上涨0.06元。单纯数据来看,提价1元的包子价格涨幅要超过减少一个包子的方案,从利润的角度来看,直接涨价有利于老板。

真是这样吗?还真不是这么简单。

在价格制定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实际上经过我观察,两家包子铺的生意都没有受太大影响,这是有原因的,各有各的选择理由,在我看来主要是顾客群的不同导致的方案不同。

东边包子铺选择的是直接涨价,虽然利润比较高,但是这个风险也比较大,包子铺属于早餐店,立足于平民消费,百姓对这样的店要求是干净卫生价格实惠,对价格敏感。涨价直击百姓心里防线,非常容易造成顾客的流失,从而稀释了既得利润。这家店敢于这么做的原因无他,是地理位置给他的底气。这家店位于居民区旁,主要顾客为楼区居民,涨价虽然导致怨言,但由于楼区附近只有这一家店,顾客粘性比较好,所以也只能接受。但如果有竞争对手出现,我相信情况会立刻有改变。

西边包子铺位于商业区,客户并不居住于此,多为开车经过或走路路过,虽然同样兴旺,但如果涨价的话,很可能导致顾客的流失。原因很简单,就是一脚油门的事,你家涨价了,我可以去别家。但店家要是少给顾客一个包子就不同了,一是有的顾客不一定能发现,另外就是有的顾客其实10个包子吃不了,少一个并不影响他的早餐质量。

这就是不同的顾客群导致的经营方式的不同。这种现象在汽车行业也屡见不鲜,加价提车、偷偷简配,买卖再大,盘算经营的心理相同,不过也是另外一种“包子铺现象”罢了。
如果你是老板,你选择少给一个包子还是加价一元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