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共享經濟的概念也從學院書本走向了現實社會,甚至就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記得最先在身邊火起來的是共享單車,它確實方便了公眾,解決了“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問題,為我們帶來了方便,甚至一度出現了一股以騎共享單車為時尚的風潮。繼之又出現了共享充電寶、共享汽車,甚至有“共享女友”呼之即出,據說讓相關部門叫停了,理由不外乎違反公序良俗云云。還聽說有共享護士,可上門服務,也不知其怎麼個運營模式。

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視頻截圖

而前段時間,街頭、車站等人流較多處又出現了一種叫做共享硬幣的活動。

之所以說它是(共享硬幣的)活動,因為在這共享硬幣的場面背後,不遠處有專門的攝像機去拍行人對這些硬幣的態度。

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視頻截圖

大庭廣眾之下,各色人等對金錢,哪怕是一元的硬幣的那種態度,著實讓視頻拍攝者賺足了眼球。看到了人性的弱點,也見證了人性的美好。共享硬幣,與其說它是共享經濟,倒不如說它是在考驗人性。而一般認為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這類似於釣魚式執法。

還有種對共享硬幣活動叫板的聲音:千萬別去刻意考驗人性,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有人將人性與太陽並提,不要人去直視他。甚至說,考驗人性,是件損人不利己的事兒。太陽刺眼,也能普照大地;人心險惡,亦可恩澤社會!

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視頻截圖

最後這活動在一片聲討聲中慢慢掩旗息鼓,現在好象街頭不見蹤跡了。

而前幾天,筆者在咸陽某餐館,還遇到了一款叫共享紙巾的機器,顧客餐畢用紙,只需用手機掃碼於機器,就會從機器裡自動吐出一小包餐巾紙。

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而共享經濟正確的基本概念又是什麼呢,以筆者淺顯的理解,非學院派,即就是,它一般要藉助網絡平臺APP,對線下線上的各種閒置資源進行整合,有效對接,省去了現實交易的成本與時間,使社會資源充分的得到對接利用,最終讓各方受益共贏。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有: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等。當然,這種平臺做起來,開始那得要上千上億的往裡砸錢的。

雷小河:漫談那些被濫用的共享(或分享)經濟概念

還有一種把共享經濟誤叫成(或許有意)分享經濟的,這種就離真正的經濟活動更遠了。通常拿國家層面提出的經濟概念背書,拉政府官員站臺,且官位越高越有唬頭,例如“一路一帶”、“某某大經濟圈”,不一而足。然後自己做盤子,拉人頭、做活動,有聲有勢,浩浩蕩蕩。先進去的人確實把錢掙美了,然而折東牆補西牆的玩法,讓多少後來者做了墊背的小蝦米。有些還玩消費返現,也不知這錢來自何方?盤子大、人員多的,最後終於走到“經濟邪教”的盡頭,讓國家機器幹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