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今日內容精華摘要

中國證券報 (專區)

近日,國資委與中國石化、中國華電等6家央企簽訂了降槓桿減負債責任狀,央企降槓桿吹響衝鋒號。據悉,國資委已制定央企負債率分類管控工作方案,並加快出臺鋼鐵、煤炭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及“處僵治困”等國企處置有關財務處理辦法。目前,華電、招商局等多家央企已制定上報集團降槓桿減負債工作方案,明確負債率管控目標。下半年,央企降槓桿減負債方案有望密集批覆,隨著降槓桿責任機制的建立、混改、債轉股等多項改革措施的集中發力,央企槓桿率有望進一步下降。

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12日在國新辦召開的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通報會中表示,上半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收入利潤持續快速增長,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下一步將著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各項改革舉措落實落地,強化重大領域風險防控,堅持互利共贏,反對貿易單邊主義,持續對外開放合作,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央企重組方面,將重點圍繞國家戰略落實,繼續推動集團層面重組。

中國在汽車領域持續落地的多項開放政策引起市場關注。7月1日起,進口汽車及零部件關稅正式下調,其中汽車整車稅率降至15%,汽車零部件稅率降至6%。7月28日起,新能源車領域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資數量要求將正式取消。

上海證券報 (專區)

國企混改加速落地,改革新趨勢逐步確立。從騰訊、吉利參與中國鐵路總公司混改第一單,到東方航空百億級定增引戰投,新一輪央企標杆型混改加速落地,鐵路、民航領域成為重頭戲。上證報記者注意到,除央企“七大領域”混改持續深化外,地方國資的運作也日趨靈活,國有資本進駐民企案例在增加。此外,在擴大對外開放的背景下,外資參與國企混改也有望取得新的進展。

新三板首批2018年半年報出爐。截至7月12日,共5家公司披露了半年報。其中,3家公司盈利,2家公司虧損。

中國汽車租賃龍頭神州租車成為長江汽車母公司五龍電動車最新一輪融資的領投者,近日引發各方熱議。斥資11.5億港元,以低於市價逾一半的價格收購五龍電動車37%的股份,成為五龍最大股東,神州租車究竟是何目的?

證券時報 (專區)

近日,根據中國證監會統一部署,滬深交易所先後組織召開上市公司座談會,聽取上市公司對維護資本市場穩健運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證券時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梳理發現,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較集中於大型券商,“馬太效應”凸顯。54家從事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的券商中,財務顧問業務交易金額前十的券商分割了併購市場超八成的市場份額。

7月12日,國內期貨市場黑色系商品再度飄紅。螺紋鋼、熱軋卷板主力合約分別報收3976元/噸、4023元/噸,單日漲幅2.74%、2.13%,均創出年內新高。受期貨市場拉動,昨日A股鋼鐵板塊維持上行,中信一級鋼鐵指數上漲1.92%,近5日漲5.1%。

證券日報 (專區)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6月份以來至7月12日,有154家上市公司發佈股份回購計劃,174家公司實施了回購,回購金額合計為69.77億元(參考市值,下同),今年以來已有340家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回購,回購金額合計為145.08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從昨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上半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比第一季度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實現營業收入2.7萬億元,同比增長10.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8877.9億元,同比增加1660億元,增長23%,增速比第一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6月份實現利潤2018.8億元,同比增長26.4%,創歷史單月最高水平。

近期,市場觸底聲音頻出,有私募機構投資者表示“現在雖不能說遍地黃金,但確是尋找黃金的時候了”。一直以來,保險資金被看做股市的壓艙石,險資對股市的看法如何,顯得十分重要。7月10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以下簡稱“中保資協”)推出中國保險資管業投資者信心調查結果(第一期)。調查結果顯示,對於A股的估值判斷,近六成保險機構投資者認為,目前A股估值合理,認為低估的投資者略多於認為高估的投資者。未來半年險資看好的A股板塊依次為醫藥、消費、TMT、銀行、非銀金融、能源、地產、公用事業、原材料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