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中國網際網路的快遞正能量

前不久,有段視頻在微博等社交網站上廣為流傳,視頻的內容是一位年輕人趴在地上,正在為一位陷入昏迷狀態的患者做口對口的人工呼吸。

撐起中國互聯網的快遞正能量

做好事不留名

整個事情的過程是這樣的。6月25日9點10分,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遠洋路福州機電工程職業技術學校連潘校區附近突發意外,一家名叫轟炸卡路里的餐館被人發現店內有人昏迷倒地,其中一人躺在地上口吐白沫。

這個時候,兩位好心人及時發現並當即採取措施,立馬將人抬到寬敞的地方對其胸部進行按壓,直到多次人工呼吸才喘過氣來。同時,他們也很快給120、110、餐館老闆打電話,隨後救護車帶走了被救者。在警察瞭解完情況後,兩位不留名的英雄默默離開了。

據在場群眾反映,兩位男子離開時開了一輛金盃車,車身上除了幾處貼了“美菜”二字以外,再無其他線索。經過一些媒體記者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現場的救助者——宋賢斌與鄭俊龍,他們是美菜網的司機。

據悉,美菜網CEO劉傳軍在得知自家員工得知此消息後,第一時間連線兩位司機,為他們打Call,並安排對他們進行現金和榮譽獎勵。“更快更準時地為客戶配送食材一直以來都是嚴格要求,但像他們這樣遇突發情況臨危不亂,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不僅是美菜員工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社會的正能量,他們倆的行為彰顯了人間溫情。”

撐起中國互聯網的快遞正能量

如今,這種正能量的好事可不算少。6月8日傍晚19點許,紹興順豐快遞小哥謝銘宋下班時途經嵊州西橋,發現有200多人在圍觀。經詢問,他了解到,原來是有一位老人不小心掉進水裡,已有好心人用繩子將老人拉住,但因為岸邊離水面落差較大,再加上近日連續降水,人們不知道河道深淺,不敢下水。謝銘宋來到橋下,跳進水裡,游到老人身邊,托起了困在水中的老人,並將他送上岸。隨後,他和幾名年輕人清理了老人身上汙垢,並做了心胸按壓,直到120救護車前來,他才離去。

5 月2 日中午11 點40 左右,益陽南縣寶塔湖一位老人落水,路過該處的送餐騎手湯佳發現後,立即跳入水中將老人救起,隨後湯佳離開現場。

撐起中國互聯網的小人物

也許是湊巧,也許是必然,這幾位救人不留名的好心人,竟然都是物流、快遞、配送行業的從業人員。

眾所周知,物流、快遞、配送行業的發展,是與中國互聯網經濟的高速發展分不開的。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的高速成長,帶動了“四通一達”的迅猛崛起;外賣行業的如火如荼,又讓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巨頭髮展壯大。

行業的發展,也讓行業的從業人員數量高速增長,從而成為我們社會中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目前,我國快遞企業超過2.1萬家,營業網點18.9萬處,從業人員超過200萬人。每天,我們都能夠看到這些快遞小哥騎著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穿行於街頭巷尾,在為商家和消費者送去商品的同時,也促進了整個社會的高效運轉。

撐起中國互聯網的快遞正能量

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快遞小哥,中國互聯網用戶才享受到了遠遠超出美國用戶的便利和待遇:當美國人還在為網購後3天到貨而歡欣雀躍的時候,中國人已經能夠做到上午下單、下午收貨了;當美國人只能點單調的漢堡和比薩外賣的時候,中國人已經能夠用手機APP點小龍蝦送到家了……要知道,美國可是互聯網的鼻祖,也是全球互聯網服務最發達的國家。

可以這麼認為,中國的互聯網和“互聯網+”,不僅僅是那些坐在辦公室裡、吹著空調、寫著代碼的程序員們撐起來的,同樣也是這些風裡來、雨裡去的快遞小哥們構建起來的。如今,他們在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給社會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還在用自己的見義勇為,為社會輸送了更多的正能量行為。

讓正能量溫暖每個人的心坎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同樣為社會進步做貢獻,他們遭遇的卻往往是忽視甚至不公平對待。前不久西安的外賣小哥小王就遇到了一件糟心事:在給一位女顧客送餐的時候,小王被要求把垃圾帶走。他一開始拒絕了,隨後還是將垃圾帶到了樓下。饒是如此,小王仍然被女顧客投訴,受到了公司的處罰。由此,小王感覺到非常灰心,準備換份工作了。

當然了,也有開心的事情。救助落水老人的益陽南縣外賣小哥湯佳,就感受到了這份溫暖。從 5 月 5 日下午起,湯佳就發現接到的訂單中,多了很多指定讓其派送的訂單,“可以讓那個救了老人的小夥伴送嗎?“請讓那個救老人的湯佳小夥子送。”有些顧客看到不是湯佳配送時,甚至都要取消訂單。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從提升快遞小哥的公眾形象還是社會地位角度,還是促進社會和諧的角度,多傳遞正能量都會帶來彼此的雙贏。對於快遞行業,傳遞正能量能夠形成全員樂於助人的氛圍和共識,在大眾層面,則有利於快遞行業整體形象的改善。關鍵在於,如何讓正能量儘可能快、儘可能廣地傳播出去,溫暖我們每個人的心坎。所以又到了互聯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我們何不通過這個最快捷、最高效的媒介,將快遞小哥們的好人好事散發出去,也讓更多的人學習他們的行為,積聚更大的正能量?

撐起中國互聯網的快遞正能量

當然了,要想真正意義上做出改變,還需要全員共同的努力,快遞行業要向榜樣學習,讓樂於助人成為全行業的共識,大眾也要給予積極的支持和傳播,長此以往,我們的社會才變得更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