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時光|紫砂工藝品選壺、沏壺、養壺、洗壺常識

紫砂壺的選購、使用、保養、保潔,具有一定的知識和方法,這些實用知識,是生活經驗的總結。瞭解這些知識,掌握正確的方法,對豐富、提高

茶藝和壺藝大有脾益。

1、選壺

品茶時光|紫砂工藝品選壺、沏壺、養壺、洗壺常識

選購紫砂茗壺,要掌握茗壺方面一定知識。紫砂壺有大有小,式樣眾多,有圓壺、方壺、仿真壺、筋紋壺、提樑壺,有素式、花式,有紅泥、紫泥、綠泥、黃泥,選購時要注意大小適用,形制、色澤、鍛刻要符合年齡、身份。然後要五看:看壺體泥色是否純正統一;看壺身稜角線條是否規整分明、勻挺;看壺蓋通轉是否吻合;看是否有漏水滲水;看壺體有無碰損疤痕。

2、沏壺

品茶時光|紫砂工藝品選壺、沏壺、養壺、洗壺常識

即沏茶,用沸水沏茶,按《茶經》所說:握茶手中,俟湯先入壺,隨手投茶入湯,以蓋覆定,數分鐘後,待茶葉沉底,再行飲用,這使茶之香味,散發益顯。壺有高矮之分,高壺宜沏紅茶,矮壺宜沏綠茶。高壺形體較高,口蓋較斂,適宜沏泡紅茶。因紅茶在加工焙制中,須經發酵,用高壺沏紅茶,經深燜,使茶葉、茶香和茶色,得到充分展開,更感蘊腹濃香。矮壺形體較矮,口蓋稍敞,適宜沏泡綠茶。因綠茶在加工焙制時,未經發酵,葉綠素未被破壞,沏泡時宜衡沏,不宜燜泡。使用扁形矮壺泡綠茶,茶水傾出,碧澄、新鮮、清純,色、香、味俱佳。

3、養壺

品茶時光|紫砂工藝品選壺、沏壺、養壺、洗壺常識

以手搓摩紫砂名壺,名曰:“養壺”。宜興當地習稱“盤壺”。自古愛壺者,手不離壺,壺不釋手,搓摩寶愛,一日千遍。亦有的用布擦壺,茗壺用沸水沏茶後,壺表有極細微茶汁滲出,肉眼不能見,用溼布來回在壺身擦拭,日久,壺表細膩、瑩潤、光滑、淨亮,手感舒適。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壺經用久,滌拭日加,自發闇然之光,入手可監”。俞彥《贈馮本卿都護陶寶肖像歌》:“陳君雅欲甘茗戰,得此摩挲日千遍。”高士奇《宜興歌答陳其年檢討》:“土人取沙作茶器,大彬名與供春齊。…拂拭經時不擇手,童心愛玩乃孩提。”以手摩壺,宜先上後下,或自左至右,力度以手有輕微感覺為限。日久天長,茗壺泥質日漸細膩,具織肩錦緞潤滑感。養壺次數,每泡茶前,以手撫摩三至五遍,以獲心神寧靜,以求茶韻。

4、洗壺

品茶時光|紫砂工藝品選壺、沏壺、養壺、洗壺常識

宜興紫砂壺,胎質氣孔結構較大,吸附性較強,泡茶不易手餿。據這一特徵,普通茶葉沏茶,宜用後即清洗。用高級名茶入壺,可貯存壺內,待來日再潔淨清洗。在宜興當地,洗壺不用手洗,其法為:茶壺日久不用,生有異味,只用沸水衡泡,再用冷水清過,異味即除。新購紫砂茗壺,未用前須在清水中浸泡三、四天,每天換水兩、三次,將鐵質除淨(紫砂名壺,經一千多度高溫燒成,有少量鐵質滲出,殘留壺體表面,不清除乾淨,對人體有害,還會使茶水變味),然後再行使用。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