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永遠背對鏡頭——當過替身,但我是演員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青春報18週年特刊 第 4


文替,武替,或裸替


無名,無姓,無身份


我隱藏在演員的背後


卻不想永遠背對鏡頭


我當過明星的替身


但我是個演員

2018.6.19

全文共 5381 字,閱讀大概需要 10分鐘

披一件一百塊錢的毛呢長風衣,圍一條十元圍巾,戴一頂紳士禮帽,再學著上海灘裡面的鏡頭擺上幾個姿勢,臺下轟動,湖南人文祥第一次在公司年會上變成了上海灘裡叱吒風雲的周潤發。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文祥

和文祥不同,周顯欣一踏進中戲的校門,就被冠上了“小鞏俐”的稱號,如今每年的明星替身大盤點中,周顯欣都高居首位。“其實我本人跟鞏俐並不是很像。”替身的稱謂是負擔不是榮譽。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周顯欣

“做武行的這些年,生生死死見太多。”從劉德華身後默默無聞的武替到《虎嘯龍吟》中的角色曹爽。杜奕衡終於從威亞上下來,和司馬懿過招,互不相讓。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虎嘯龍吟》電視劇中杜奕衡飾演曹爽

替身,一個隱藏在演員背後的職業。因近幾年影視行業亂象叢生而備受矚目的一群人,他們提供相似的身形和臉龐,沒有姓名、沒有樣貌、沒有身份、沒有職業,他們永遠背對著鏡頭和人群,成了一個諱莫如深的存在。

“周潤發,給我笑一個”

“如果沒有常莉老師,我想我是不會去的。”談到替身問題,周顯欣坦言。2001年《周漁的火車》開拍在即,劇組急需一個和鞏俐外貌相似的女孩,而“小鞏俐”的名號早已傳遍中戲的周顯欣就成了常莉老師的首選。能夠擔任鞏俐的替身,在其他人看來是求之不得的機會,周顯欣卻有些抗拒。“我是考入中戲的學生,為什麼要去當替身呢?”

“你就是一個學生,又沒有拍過戲,你到劇組去實習,看看人家導演是怎麼拍電影的,看看人家演員是怎麼演電影的,看看人家鞏俐是怎麼演戲的,那麼知名的演員。”格外器重周顯欣的常莉老師告訴她,文替就是穿一樣的衣服造型,去給人家對對詞。周顯欣最終接受了劇組的邀約,而做出這一決定的同時,“小鞏俐”的名號也在業內傳開了。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鞏俐(左)與周顯欣(右)合照 (

同樣傳開的還有湖南湘潭酒店老闆刻意宣傳的“周潤發”。湖南嶽陽農村出身的文祥中學畢業後就開始外出打工,在工地幹了三年多苦力活兒後,他在湖南湘潭一家酒店當服務員。那是第一次有人告訴他他長得像周潤發。

湘潭市市長一次到酒店吃飯,對服務員說:“聽說你們這裡有一個服務員長得像發哥是吧?叫他過來看看。”文祥走到桌前,市長說:“笑一個給我看一看。”文祥就笑了一個給他看。“唉!這小子還真挺像發哥的。”文祥覺得這是最搞笑的一次。

從這之後,酒店老闆把文祥從服務員調到門口做迎賓。“還是給我漲了工資的,從500塊錢一個月,變成600塊一個月。”

當時的迎賓員文祥也渴望離發哥更近一些,“人家說我像發哥,那我一定要跟發哥合作一下。”文祥自言這是小人物的夢想,而為了實現這個夢想,文祥花了將近十年的時間。出身於農村的文祥,曾經從未想過自己會與周潤發近距離接觸,當然也沒想過自己會為了這個目標堅持這麼多年。

真正開始模仿周潤發是從2002年開始,那一年,文祥27歲。27歲的文祥,在家人看來早應該成家立業了,而這時做出這樣一個“不靠譜”的決定,家人十分不理解,“他們覺得我這個完全是在瞎搞。”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文祥

從2002年到2009年,文祥參加了多檔明星模仿節目,“基本可以說,只要我去了的,基本都是拿冠軍。”周星馳也稱文祥為“小發哥”。但舞臺上的光鮮亮麗也僅僅是屬於舞臺,生活中的文祥還是依舊困窘,直到2009年6月的一個電話邀約,才結束了漫長的模仿秀之路。

“或許再堅持一下,就能等到屬於我的機會。”文祥曾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過,也許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信念,才讓他咬牙挺過了困頓迷茫的七年。《讓子彈飛》是文祥擔任替身拍攝的第一部戲,接到經紀人替身邀約的電話時,文祥還在長沙的一個飯店吃飯,“當時我特別激動,掛完電話把碗往旁邊一放,我就跳了起來,(我)等這個機會已經等了快十年了。”時隔多年,文祥依舊記得當時的情景。

再一次接到電話,文祥就要趕赴廣州正式與姜文導演見面了。“文祥你太胖了”,第一眼,姜文導演便指出了文祥與周潤發的不同,一個月減掉20斤是導演對於文祥的要求。每天早上兩個蘋果,每天晚上兩個蘋果,每天早晨跑五公里,每天晚上跑五公里,這就是文祥接下來一個月的生活,也正是因為這一個月的努力,他減掉了20斤,獲得了那次難得的替身機會。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文祥(左)與周潤發(右)合照

十年前,那個緩慢而又穩重的時代,敢於吃苦與堅持也許正是成功的特質。相比於文祥神似周潤發的樣貌,曾經站在劉德華身後八年的杜奕衡,更是一名趟過生死的武替。在拍戲之前,為了生活,也為了給自己創造機會,杜奕衡嘗試過各種各樣的工作,除了歌手和武行兩個比較貼近演藝圈的工作之外,他還做過舞蹈演員,廚師,印刷廠工人,電池廠工人,音樂劇演員......

1999年他參加模仿秀《歡樂總動員》一戰成名後,成為劉德華多部戲中的替身,甚至被稱為劉德華的“御用替身”。杜奕衡在2006年參加遼寧衛視的《有請主角兒》時,他說一度他最驕傲的事情是在自己家鄉的成都體育館演出,當時那是隻有像劉德華、張學友那樣的天王巨星才能登臺的地方。

“我不想做鞏俐的替身”

記者採訪時,大部分曾經做過替身的演員都會對“替身”問題避而不談,或者尷尬地回覆一句:“這些問題都被問爛了!”

從2002年到2017年,科班出身的周顯欣出演了20多部電影電視劇,她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專業的演員。“我挺崇拜鞏俐姐,曾經我還覺得當過小鞏俐,有點兒高興,但是後來確實壓力就來了。”因為“小鞏俐”的名號,周顯欣的演藝事業一直在被對比著,“我現在就是一個成熟的專業演員,我可能不可能成為她那樣優秀矚目的演員,但是我畢竟還是在這個路上走著,將來也會在這個路上繼續走。”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我的任務就是裝扮鞏俐所扮演的兩個角色之一,即穿著劇中角色‘周漁’或‘秀’的衣服,與鞏俐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裡。”周顯欣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強調。

周顯欣曾接受媒體採訪時笑答:“我很喜歡鞏俐,特別是她的演技。念中學時,有人說我像鞏俐,也許我會很自豪;但進入中戲學習後,真正認知演員,就很強烈地想從鞏俐的影子中擺脫出來;再後來,就是現在這種狀態,平和、堅定,走自己的路。”

目前,除了周顯欣的微博澄清和少數人知情,大部分人對她的認知如舊,她說自己已經懶於爭辯了。

帶杜奕衡進入演藝圈的同樣是一張酷似明星的臉,但在他的名字能“光明正大”地署在字幕中前,他坦言自己一度“活在天王的明星光環之下,躲在光環背後討生活。”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杜奕衡

往往杜奕衡出場時,主持人都會激動地喊:“下面有請神秘嘉賓出場!”他質疑,為什麼不是“有請杜奕衡出場”?到底是他自己火了,還是模仿秀火了?在這之後,他決定做自己的專輯,擁有一場屬於杜奕衡個人的演唱會。

在體驗過一無所有的感覺後,杜奕衡緊緊抓住了一根伸到他面前的救命稻草。一部戲找他做男一號的武替,製片主任說,“或許我們之後有機會,給你一個角色。”杜奕衡從光環下走到了鏡頭的背面。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杜奕衡劇照

在得到姜文導演的賞識前,杜奕衡一直在吊著威亞飛簷走壁。武替是危險係數極其高的一份職業,普通演員不能完成的武打鏡頭,高難度動作,一般都由武替來完成,受傷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避免的。“做武行的這些年,生生死死見太多。”在拍攝《龍門飛甲》時,峽谷裡刮九級大風,拍戲搭的有五層樓高的木架,兩根被大風颳倒,砸壞了徐克看監視器的大巴車。杜奕衡把唯一的一根威壓讓給了周迅,自己在劇烈晃動的木架上堅持拍戲。“因為她是故事的靈魂人物。”徐克導演衝出車,問杜奕衡能不能堅持,不能就趕緊下來。杜奕衡回答說:“沒事老爺,我可以拍。”

“賺個幾萬塊錢就回家,蓋個房子結婚、成家、立業。”這是文祥進入演藝圈之前的想法。《讓子彈飛》使文祥成為周潤發的替身演員,“我對周潤發非常非常崇拜,作為他的替身演員,我是很驕傲的。”文祥說是因為周潤發,他才有了夢想。

去年由文祥擔任製片人的電影《正正的世界》殺青,他籌措了五百萬拍了一部關注留守兒童的電影,目前他正在準備另一部關於空巢老人的電影劇本。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正正的世界》開機

“作為替身來講,我覺得學習偶像的精神是最重要的。”接觸周潤發後,他說人一定要有夢想,一定要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你不能說你是周潤發第二對不對!不存在的,我就是小人物一個。”

想當演員,還是明星?

“你去橫店影視城看看,就會知道替身有多氾濫了,一些明星的戲份,可能超過一半都是各種替身完成的。”編劇汪海林曾無奈地表示,“濫用替身意味著粗製濫造,演員演戲最起碼的要求是把屬於自己的臺詞說出來,屬於自己的戲份演出來,拿這麼高的片酬,不演戲不說臺詞,這就是藝德的淪喪。”

從《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楊冪的替身演員卓亨瑜,到《孤芳不自賞》鍾漢良的替身演員鍾瑞軒。除了對明星濫用替身的深惡痛絕,明星粉絲們也對替身演員捆綁炒作的方式譴責不已。

“很多朋友勸我說,你就拿這個(替身)炒吧!”周顯欣說自己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在她的1320條微博中也有三條是和鞏俐相關的內容,也大都是澄清自己不是“裸替”的事實。“我覺得炒作的事情永遠不會經得起時間的推敲。”周顯欣認為演員靠的是演技和作品,磨鍊自己的演技才是一名演員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本科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的周顯欣,她本該如父親預想的那樣,成為一名受人尊敬的醫生。但心中對於藝術的嚮往讓她選擇了一條未知的路。2000年周顯欣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跟隨曾任章子怡、劉燁導師的常莉老師學習。考入中戲後,周顯欣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了更加明確的定位,當一名專業演員,“不是吃口青春飯,而是要在演藝的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高考1977》劇照

演戲十多年來,周顯欣覺得,近年的中國文藝界創作和整個社會風氣一樣,越發浮躁,娛樂至上,以緋聞八卦、流量熱搜等手段博眼球名利的人和商業行為,破壞了整個藝術創作的規律和氛圍,使屬於演員的創作機會越來越少。作為一名專業演員,周顯欣深知,只有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修養與熟練表演技巧才能夠把握獲得的角色機會,更好地進行藝術創作。

周顯欣說《高考1977》是她碰到的最好的一個戲。為了展現一雙真實粗糙的手,她不惜將手埋到滿是雪的土層下。不僅是她,“為了把這部戲拍好,整個劇組都在和老天作鬥爭。”

現在周顯欣有底氣地說:“真正找我的作品都不是因為我像她,而是因為我符合那個角色。我走到今天為止,還沒有人說,因為我像鞏俐找我演戲。”

2010年,杜奕衡因為在《讓子彈飛》中飾演的沉默寡言、冷酷內斂的老四為觀眾認識,到去年《軍事聯盟之虎嘯龍吟》的播出,讓杜奕衡真正從幕後走到臺前,成為一名專業演員。

杜奕衡對《虎嘯龍吟》這部劇相當看重。18歲到40歲,杜奕衡演繹了曹爽的一生,而拍攝的一年時間裡,杜奕衡也真正的將自己變成了“曹爽”。談到如何塑造角色,杜奕衡說:“我經常琢磨角色的眼神,曹爽這個角色在前期和後期的轉折很大,當曹真在世的時候,他一切聽從父親的意思;父親去世之後,他開始為父報仇,與司馬懿作對,苦心經營人際網絡,獨攬大權。因此他在面對不同的對手演員和處於不同的階段時,眼神肯定是不一樣的,我通過眼神來傳達曹爽內心的情感和心理狀態。”朝堂之上,他和司馬懿過招,目光如劍,毫不相讓;戰場之上,殺氣騰騰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慄;即使最後功敗垂成,那倔強而又犀利的眼神也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杜奕衡所飾演的曹爽真正做到了用眼神征服觀眾,也被稱為劇中的“第二個曹操”。

文祥在拍完第一部戲《讓子彈飛》後也認識到了自己作為演員的不足,進而到北京電影學院學習,希望能夠全面地提升藝術素養,打磨演藝技能。而以他的經歷為原型的電影《賭局風雲2017》也正式上映了,這是他想向發哥致敬的一部作品。

“如果說替身行業的存在是出於市場和影視藝術的需求,健全替身行業的規範也十分必要。行業中需要樹立一個普遍的規範,除了控制濫用替身情況,更重要的是為替身演員正名,讓這個群體成為一個規範的工種,給予其劇組工作人員應有的福利和保障,而不是讓替身行業成為諱莫如深的存在。”新京報的這則評論不僅是替身演員們的心聲,更是一個健康的影視行業的呼喚。

李婧貤 韓曉瑩 | 採寫

張銘洋 | 排版

圖片來自受訪者及網絡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掃描二維碼添加小助手

我們將拉你進群

更多采訪故事與你分享

點擊 關鍵詞查看往期內容

我不想永远背对镜头——当过替身,但我是演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