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承認中國鴉片戰爭之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嗎?

李玲


絕大多數外國人壓根不知道鴉片戰爭之後的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個概念,更談不上承認還是不承認。


其實華人世界,港澳臺和新加坡人多數也沒這個觀念,1949年前的中國人,也普遍沒有這個概念,這只是中國大陸地區1949年後才普及的一個概念。


那麼你就得搞明白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其實這個概念是列寧提出來的,但列寧是分開提出。他在1916年初寫的《She會主義革命和民族自決權》一文中說:“中國、波斯、土耳其等半殖民國家和一切殖民地,總共達十億人口。這裡的資產階級民Zhu運動一部分剛剛開始,一部分遠未結束”。

同一年,列寧在專著《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說:“我們把波斯、中國和土耳其列入半殖民地,其中第一個國家差不多已經完全變成了殖民地,第二個和第三個正在變成殖民地。”


1912年7月,列寧在《中國的民Zhu主義和民粹主義》一文中,指出當時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半封建的農業國家”。


那麼,列寧的說法傳到中國後,影響了一批左翼知識分子,陳獨秀和蔡和森分別引用了列寧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說法,不過也是一直分開說,沒有合併在一起。但是要到1926年,蔡和森第一次把“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合併使用。

陳獨秀和蔡和森分別引用了列寧半殖民地與半封建的說法,但最初也是分開引用的,直到1926年,蔡和森第一次將半殖民地與半封建合併一起論述,從而形成固定敘述。


不過在1949年之前,這個說法絕大多數中國人並不知道,知識界有過討論,絕大部分學者不認同這個概念。


比如很多學者提出,封建這個詞彙和概念是來自英語的“Feudalism”,用封建來對譯並不準確,中國並沒有歐洲那種“封建時代”,即便周朝時代在形式上略為相似歐洲的封建社會,但在秦統一之後,中國已經沒有封建社會了,進入中央集泉君主專智社會。


對半殖民地的定義,學界也不認同,因為按照那些定義,歐美和日本同樣符合這個定義,或者說在歷史某個階段一樣符合這個定義。


1949年後,這個概念被寫入教科書,也被媒體固定化引用,全民從小學到大學的教科書中耳濡目染,才被大家所熟知。


段宇宏


這是一箇中國獨有的,帶有非常強烈黨派色彩的政治術語,是三十年代才開始真正成為我黨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基本判斷。外國人知不知道有這個說法都是個問題,更別提承認了,當然,一些研究中國近現代史的外國學者多少是應該瞭解的。

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說法跟1927年大革命失敗之後的一次重要爭論有關。

這場爭論在中國現代歷史上被稱為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大革命失敗之後,中國應該何去何從?之前是第一次國共合作,而這個合作以蔣介石背叛革命而告終。當時分裂成不同派別的黨派知識分子就開始爭論,中國到底是個什麼社會。茲事體大,因為這直接關係到中國應該走什麼樣的道路。



這裡面主要有三派。一派是我黨的理論家,比如王學文等,歷史上稱為新思潮派,以《新思潮》這個刊物為主要言論陣地,他們認為中國是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派是以《動力》雜誌為主要言論機關,這一派是從我黨分裂出去的託派分子,主要代表有任曙,劉靜園等,這一派認為中國差不多是資本主義社會了;得到蔣介石授命,以國民黨理論喉舌陶希聖等為代表的新生命派以《新生命》雜誌為核心,認為中國封建勢力猶存,而中國社會的兩大階層是士大夫與農民。



(陶希聖)

這三派各有陣地,但還有一個刊物《讀書雜誌》,是幾派集中火力論戰的地方。這個刊物是王禮錫主辦,王禮錫他們自己還有一派,以王禮錫和胡秋原等為代表,他們認為中國是個專制主義社會。

不同的主張,背後都有不同的政治勢力,不同的主張,也意味著中國要選擇不同的道路。

當然,最終獲勝的是我黨。

1.認為中國是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就說明革命的領導者應當為中國共產黨,要對付帝國主義,地主階級還有半死不活的民族資本主義,也就是三座大山。

2.而如果認為中國差不多是資本主義社會了,剩下的就應該是配合民族資產階級發展工商業,走議會民主的道路。

3.如果認為中國是個封建勢力猶存的社會,我們要面對的就是帝國主義和地主階級,那麼革命的領袖就成了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等利益的國民黨。

當然,事實證明,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們黨的歷史學家郭沫若後來寫了一本皇皇鉅著《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這本影響了中國歷史研究的幾代人,今天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當中仍然以這本書的歷史敘述為基本框架,比如說人類社會是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發展,再想封建社會發展,在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最終是共產主義社會。他的這本書就跟這次論戰有密切關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