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多名越南員工「跨國上班」 東興口岸「有點忙」

跨境勞務合作興邊活邊安邊

6000多名越南员工“跨国上班” 东兴口岸“有点忙”

每天上午上班高峰期,東興口岸邊檢站總是一派忙碌景象。

6000多名越南员工“跨国上班” 东兴口岸“有点忙”

在東興口岸簽證處入境外國人指紋自助留存區,排隊留存指紋的境外人員絡繹不絕。

平安廣西網東興訊(廣西法治日報記者 陸壽青 鄒優健)“截至6月底,我們已經為6000多名越籍人員辦理跨境務工外國人出入境證,今年上半年入境務工的越籍人員累計超過5萬人次。”7月10日下午,設在東興的防城港市跨境勞務合作管理服務中心,大批越南人前來辦證,一片忙碌景象。東興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大隊長李桂濤一邊指導窗口服務工作,一邊向記者介紹情況。

廣西東興市與越南芒街隔著北侖河相望,是我國與東盟唯一海陸相連的口岸城市,也是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從2015年7月起,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啟動中越跨境勞務試點,首次允許越南邊民持合法有效證件進入中國邊境地區企業務工。

先行先試,以人為本。2017年底,防城港市與東興市兩級跨境勞務合作管理服務中心合署辦公,為用工企業一站式辦理用工資格證、務工證及外國人停留證件。2018年1月4日,為推進“放管服”改革,防城港市公安局將跨境勞務外國人證件簽發工作前移到東興市公安局統一辦理。

國門開放,合作共贏。由於證件辦理簡便,工作待遇相對較高,加上離家近,到中國務工成了許多越南邊民的首選。

據李桂濤介紹,目前在服務中心備案用工的企業有101家,勞務派遣公司20家。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內的江平工業園、衝欖工業園、東盟工業園等是錄用越籍員工的主要集中地。江平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許海告訴記者,該園區目前有54家企業入駐,錄用的越籍員工大約有2000人。

廣西金灘管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最先試點跨境勞務的品牌企業之一,現有10多名越南工人。越籍員工趙文誤告訴記者,他來中國上班已近4年,公司包吃住,同工同酬,月收入3000多元人民幣,跟他一起來的還有不少老鄉。

“我在東興一家越南特產店上班,月收入近2900元人民幣,比在國內好。”家住芒街的梁氏瓊說。如今,朝九晚五跨國上下班,已成為邊境線上許多越南青年的常態生活,也成為“南疆國門”和“一帶一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每天早上8點到10點,是越籍員工入境上班高峰期,這時段口岸會很忙。”據東興邊檢站有關負責人介紹,至7月1日,今年口岸通關量已達590萬人次,同比增長42.7%,平均每天3萬多人次。口岸設置有多條自助查驗通道,最快10秒即可通關。

跨境勞務合作,興邊活邊安邊。中越跨境勞務不僅解決了邊境地區富餘勞動力就業難題,推動了雙邊經濟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兩國邊疆和諧穩定。據東興市公安局辦公室主任朱木清介紹,這兩年來,東興境內“三非”人員銳減。2017年,該市無刑案達171天,創下歷史新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