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爲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

小寶請來了一群95後。

他們是大學生,

也是阿里客戶體驗見習生,

他們想給你講8個故事,

關於青春,關於體驗,關於長大這件事……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曾淑華和鄒琪帆是好閨蜜。去年12月,他們一起加入了阿里巴巴客戶體驗實訓基地。在家,兩個姑娘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可是服務客戶,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狀況。一次,曾淑華接連遇到了兩個措辭激烈的客戶,承受不住壓力,當場就哭了。坐在她旁邊的鄒琪帆,一邊接熱線,一邊輕輕的拍著閨蜜的背安慰她。這個小動作,後來成了這兩個姑娘之間互相鼓勵的小暗號。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佔豔芳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小時候,父母從江西老家來杭州打工,為了一家團聚,堅持把她和弟弟帶在身邊。體諒父母的佔豔芳一直主動承擔各種家務,她渴望早點長大,早點工作,早點接觸社會,為家裡承擔更多。當上客戶體驗見習生之後,佔豔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不僅能幫家裡多分擔一點,還能幫更多的人分擔一點。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褚曉迪是去年9月項目剛剛啟動時就加入實訓基地的。她說當時沒有想太多,只是堅信來了肯定就會有收穫和成長。240天,學了很多知識,面對了不知道多少個客戶,也有遇到過很難溝通的客戶。她想了很多辦法,嚮導師和同學諮詢了很多次,遇到客戶不理解她就想著再多講解一次客戶就明白了。慢慢的,跟她說謝謝的客戶多了起來。來自客戶的每一句謝謝,都成了她繼續前行的動力。她覺得:“我在實實在在地幫助很多人解決問題,很有價值。”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洪一峰和馬貝貝是一對校園情侶。去年12月,馬貝貝參與了阿里客戶體驗實訓基地的見習,洪一峰卻不以為然,寧願在寢室打遊戲。一學期過後,洪一峰發現,那個會撒嬌會甩小脾氣的小姑娘突然長大了,很多時候自己遇到的問題,她卻能解決的很好。兩個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洪一峰覺得,再不做點什麼,自己就要追不上女朋友了。於是,洪一峰也加入了見習。現在,洪一峰已經是帶領18人團隊的leader,跟馬貝貝也有了許多共同的朋友和共同的話題。一起長大,原來是如此幸福的事。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今年6月,欒天翔就要畢業了。在大多數同學還忙著投簡歷、面試的時候,欒天翔就已經拿到了蘇寧管培生的offer。他很感恩阿里客戶體驗見習生這段經歷,不僅為將來的工作提前做了準備,讓他還擁有了帶團隊的經驗。在實訓基地,欒天翔是班組長,管理著15個人的小團隊。他說,管理就是聚人心。學著把15個人的心凝聚在一起,朝著一個目標努力,本身就是一種學習。而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是書本上沒有的經驗。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施松男是個典型的95後,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感覺冷冷的,熟絡了以後就瞬間變成了話癆。在加入阿里之前,他打過很多份工,但是他覺得,沒有一份工作可以跟在阿里見習那樣,學到這麼多的東西。一句話怎麼說才能讓對方感覺舒服,客戶的話語背後透出了什麼樣的訴求,這是施松男每天在思考的,也是在見習中反覆練習的溝通技巧。以前在餐廳打工,碰到客戶點餐還沒準備好的時候,他只會說聲抱歉。現在,他不僅會告訴客戶還需要等待多久,還會為客戶推薦幾款熱門餐點。大概,這就是成長吧。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在鄭加爾的大學生活中,有三件事最重要:上課、打球、阿里客戶體驗見習。鄭加爾很喜歡羽毛球,他說自己的實力在全校排第二。為了成為第一名,鄭加爾每天晚上都會在球場練習球技。不過,加入見習之後,成為客戶滿意度第一名卻成了他最想抵達的目標。他說,有方向的感覺,真好。

大學還沒有畢業的他們,為何輕鬆拿到了阿里實習機會?

曹蕾的父親是一位出租司機,靠這筆收入,父親支撐著一家子的生計。為了給家裡減少經濟負擔,曹蕾留在了家鄉上大學。她很嚮往大城市的生活,偶爾也有點埋怨父親,為什麼不讓自己去大城市上學。加入阿里客戶體驗見習項目後,曹蕾的心結解開了。在家鄉,也能通過阿里這個平臺接觸到全世界的客戶。她還有了一個新收穫:有一天,父親對她說:女兒,你懂事了。

◆ ◆ ◆ ◆ ◆

阿里巴巴客戶體驗實訓基地是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事業群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項目的載體。

依託阿里巴巴集團強大的技術和人才支撐,阿里巴巴客戶體驗事業群結合自身在服務方面的產品、技術、數據化運營能力和優勢,通過與高校“共商”、“共建”、“共贏”,培養社會需要的互聯網生態應用人才,構建高校、企業合作長效機制。

學生在基地通過頂崗實習和實訓,充分參與到阿里巴巴真實的業務場景中,感知和了解客戶的需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情商、逆商、愛商和商業思維。實現每個學生充分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全面提升高校品牌影響力。

項目於2017年9月份正式啟動,目前已在嘉興、衢州、湖州等地建立了實訓基地。今年,校企實訓基地將繼續擴大規模,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