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巴士:P2P雷潮里的嗜血者

6月份快要結束了,很多上市公司在籌錢忙著美化報表,很多銀行在高息攬存,可是股市還是跌,匯率也在跌。監管部門一會兒剎車,一會兒踩油門。

這是複雜而糾結的金融大環境。

1.行業之危

在這樣惡劣的金融環境裡,對政策和市場最敏感的無疑是網貸行業。沒人會否認網貸行業的前景,但是這個行業也在為自身早年野蠻生長付出代價。

自6月份以來,網貸的雷潮不斷增多,逾期、假標、自融甚至龐氏騙局,已經很少有人能分得清這出事的問題平臺裡,到底哪些是真正的 P2P 平臺。

雖然和一些圈內的朋友交流,開玩笑地說:“每年都會洗一次牌,我們要習慣,優勝劣汰,行業才能發展更好。”

但是越到後來,形勢已經越發嚴峻。

這一股雷潮,不再侷限於一些假 P2P 平臺或者問題平臺,而有蔓延擴大之勢,甚至將危及整個行業。

監管部門所希望看到的逐步整頓、良性有序的局面,似乎要落空。

2.恐慌擠兌

有人說,你身正不怕影子歪,你安分守己,合法合規經營,怎麼會出事呢?

每個企業的發展,都受到所在行業的制約。這個行業出現的問題分子,將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

由於唐小僧等典型的案子被披露,媒體行業,尤其是部分自媒體肆意誇大渲染整個P2P的危險。導致現在一些普通人,談P2P色變。

原本投資網貸的人,在這樣輿論的環境下,也會逐漸地開始懷疑人生,造成了金融領域獨有的“擠兌效應”。

中國金融史上唯一倒閉的銀行,海南發展銀行就是因擠兌效應而關閉的,儘管它一直在合法合規經營。

如果說部分媒體缺乏專業知識,為了吸引眼球,違背媒體倫理,我們倒能一定程度上理解。

但是這個行業內,不乏職業的嗜血者,網貸巴士就是其中的代表。

3.黑子聚集地

在這一波雷潮裡,最難熬的就是眾多的P2P投資人。他們冒了一定的風險,選擇了自己信任的平臺,以期望獲得相應的收益。

如果是自己眼光錯了,遇上問題平臺,或許也就認栽了。不過現在眾多的投資人都在紛紛議論一個被稱為『黑子聚集地』的地方,也就是網貸巴士。

他們指控網貸巴士,為黑而黑,煽動輿論,製造恐慌,致使平臺出現擠兌而停運。這就是對投資人血汗錢赤裸裸的洗劫。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動畫片的光頭強,只是表面看起來很壞;而網貸巴士的光頭從,則是徹底的貪婪與兇悍。

4. 金融妖精

去年,金融照妖鏡被抓了。

2017年4月14日北京警方在朝陽區抓獲了涉嫌敲詐勒索的犯罪嫌疑人吳某,現場人贓並獲。據嫌犯交代,因其在杭州購置房產,導致經濟壓力較大,便利用其多次投資互聯網金融平臺並參與過多起平臺兌付經驗,實施敲詐勒索的方式向P2P平臺收取“公關費”,一些平臺怕負面消息影響平臺正常運營,從而選擇支付“公關費用”,吳某在初嘗甜頭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在多次團伙成員的配合下,利用不明真相的投資人,大量捏造不實信息在網絡上惡意攻擊、詆譭獲利。

金融照妖鏡在網貸行業浸淫多年,以黑稿為生,甚至引起不少人的效仿,對整個行業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滋養金融照妖鏡成長的地方就是網貸巴士,他曾是網貸巴士的大群管理員。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金融照妖鏡自食其果,被逮捕後,他的同道者有些醒悟了,退出了黑稿行業;也有的,則是琢磨著如何逃避法律,繼續將黑稿事業做大。網貸巴士就是後者。

5. 光頭從

網貸巴士的負責人,以自己的光頭為傲,並在網貸巴士網站的各個角落都放上了自己的光頭自拍照,外號『光頭從』。

這像是一個黑社會組織,老大哥有意識地建立自己的權力形象。

根據網絡的線索,光頭從曾是雙乾網絡支付的法人和股東。雙乾支付是網貸行業早期的一個第三方支付公司,可謂是劣跡斑斑。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之前多個網站和自媒體曝光過雙乾支付與暴雷平臺合作坑殺投資人。

曝光過多之後,光頭從在這個行業做不下去,開始轉向做網貸門戶網站,成為了網貸巴士的負責人。

網貸巴士吸取了金融照妖鏡自己發黑帖勒索被抓的教訓。改為以金錢誘導用戶發黑料為運營重點,開始給20元,現在每貼50元。通過控制輿論的發佈,巧妙地實現了對平臺的威脅敲詐。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赤裸裸的一句:長期合作,保證巴士無負面。

光頭從善於鑽研套路,在平臺僅僅有一點負面之時,打著保護投資人利益的幌子,就建立所謂的『守望群』,其實際目的是提前收集投資人信息和流量,留待日後作為撈錢的籌碼。

一些投資人控訴說,一些平臺在本可以度過難關,實現足額兌付逾期之時,被網貸巴士的黑嘴言行徹底摧毀,恐慌蔓延,以致無法恢復。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6. 網貸扒屍

在嚐到甜頭後,網貸巴士在黑稿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成了網貸扒屍。

更多的效仿者也發現了這樣的生意經,借款人、同行水軍、甚至是隻為找樂子的黑子,都加入了“網貸扒屍”大軍。

網貸扒屍,長期遊蕩在網貸行業的河道上,不再僅僅是觀察哪些平臺落水了,更多的時候,推波助瀾,推下去一批平臺。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面對網貸扒屍,投資人也好,平臺方也好,焦慮與憤怒都在一天一天的凝聚和加劇,他們請求有關部門能及時有效的干預,也渴望更多的同仁能夠攜手抗擊。

曾經野蠻生長的網貸行業,固然需要洗牌整頓,但是諸如網貸巴士這般嗜血的生意,只會導致泥沙俱下,導致整個行業淪陷。這是經營者、投資人和監管部門都不願意看到的。

(本文有關素材,主要來自於部分網貸投資人的講述和相關的網絡信息)

網貸巴士:P2P雷潮裡的嗜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