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經典名篇《渭城曲》爲什麼被一些人評爲「古今第一」?

謝小樓


王維的《渭城曲》,是唐詩中最經典的送別詩之一。宋代劉辰翁《王孟詩評》評此詩: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

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亦評此詩:送別詩要情味俱深,意境兩盡,如此篇真絕作也。

而且,王維這首詩還被譜成曲,即《陽光三疊》,成為古人送別時的必備曲目。

蘅塘退士在《唐詩三百首》中注:“此詩唐人歌,入樂府,以為送別之曲,至陽關句反覆歌之,謂之《陽關三疊》,亦謂之《渭城曲》。”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曲》,又題作《送元二使安西》、《陽關曲》。

渭城,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即秦代咸陽古城。

陽關,古關名,在今甘肅敦煌西南一百三十里,黨河之西。

安西,是唐代都護府名,治所在今新疆庫車縣。

元二,姓元,排行第二,其人不詳。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潤溼。浥輕塵,雨後塵土被沾溼,不再飛揚。

客舍:驛館,旅館。柳色:柳諧音“留”,古人送別有折柳相送的習俗,在詩歌意象中,柳象徵著離別。

渭城早上的一場細雨,沾溼了離別路上的輕塵,道路變得潔淨清爽,離別客舍四周的柳樹,也被朝雨洗得乾淨清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請你再喝完這最後一杯酒,等你離開渭城,西出陽關,就再也沒有故友陪你喝酒了!

欣賞王維的這首送別詩,重在體會王維詩中獨特的情味。

寫送別的經典詩篇有很多,如“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如“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同樣一唱三嘆,感人至深,但詩味衰颯。

而王維的《渭城曲》則是不同的情味。

詩的開篇寫離別的場景,渲染離別的氣氛,但不是傷感悲涼的氣氛。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的早上下了一場雨,但卻不是“滿天風雨下西樓”那樣傷感悲涼的雨,而是一場小雨,這樣的雨不會讓道路泥濘,讓友人的前路難行,而剛好沾溼飛揚的塵土,讓好友前行的道路潔淨清爽。

小雨過後,客舍周圍的柳色也變得乾淨清新,柳樹不再是傷感淒涼的意象,而是寄寓著詩人脈脈深情與美好祝願的清新意象。

天氣好,益遠行。於是詩人王維再次提酒,勸友人再喝一杯。這臨行之際“勸君更盡一杯酒”,浸透了詩人對友人濃郁深摯的情誼。這裡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還包含著詩人對友人遠行的處境、心情的深情關心,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願。

在這首詩中,王維就擺脫了一般送別詩中灰色的傷感,那渭城的雨,使人的精神為之一爽,那更盡一杯的酒,使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情意。

在王維的這首《渭城曲》中,我們感受的不再是離別的傷感淒涼,而是濃濃的深情和美好的祝願,正因為如此,所以這首詩才會被譜成《陽關三疊》,千年傳唱,成為千古第一送別詩。

明代李東陽《麓堂詩話》中評:作詩不可以意徇辭,而須以辭達意。辭能達意,可歌可詠,則可以傳。王摩詰“陽關無故人”之句,盛唐以前所未道。此辭一出,一時傳誦不足,至為三疊歌之。後之詠別者,千言萬語。殆不能出其意之外。必如是,方可謂之達耳。

答者:謝小樓


謝小樓


好像是孔子說過:詩可以興,觀,群,怨。興,指起興,抒發個人感情;觀,指觀民風,瞭解民情;群,指群居集會,以詩激發人們的感情,就像我們現在重大集會唱國歌,就是這個道理;怨,指表達心中的不滿,期待讓上層統治者改變現實。詩經至唐詩,這些功能都可以說發揮很好。如春秋戰國時代,是‘‘不學詩,無以言’’的;杜甫,白居易,寫了很多憂國憂民的好詩。大約宋代以後,詩歌才成為休閒娛樂之事了。

王維《渭城曲》當然寫得好,好就好在寫景抒情渾然天成,用詞造句不可移易。前兩句寫景,寫出春天景色宜人的環境,有起興的作用。後二句寫人的活動,而且勸酒中見出二人深厚的友情,正是情景相生,以美景正面襯托友情,更見友情之深厚!

此外,這首詩古今都看成絕句,它的三四句格律的處理也值得我們學習。試看: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按絕句格律,第二句起頭二字為仄聲,第三句起頭二字也應該是仄聲。這叫‘‘粘’’。但王維沒有拘泥,第三句第二字用‘‘君’’,平聲,是不是就不合格了呢?否!從意思表達上,王維應是覺得非用這幾個字不可,所以他把三四句的平仄調整得兩兩相對,讀起來韻味深長。所以說,寫詩只要有了好句子,平仄決不是死的。

我是陰陽家9.一點淺見,拋磚引玉而已。



陰陽家6


王維的經典名篇《渭城曲》為什麼被評為“古今第一”?

有人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王維琴棋書畫精通,又懂得音律,他能把繪畫、音樂融入詩詞。融會貫通。使詩詞擁有獨特的魅力。像王維這種全才的人,能綜合各個領域研究達到精深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

《渭城曲》前兩句寫景,景色自然清新。渲染了濃濃的離別畫面,創設了背景。首句交代時間是早晨、季節是春季。正是“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大好時節。怎樣計劃自己的人生。正可大有作為時,離別悄然而至。新發的柳芽,在春雨的滋潤中,越發清新靚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給人無盡的聯想空間。藝術效果強烈。



後兩句抒情,點明意旨。殷勤勸酒,“勸君更盡一杯酒”四聲起唱,更見出彼此情意的深厚。這送別的宴之後,再見老朋友就是難上加難了。使彼此更加珍惜彼此的情誼。場面如臨其境。畫面感強烈。


這首詩,韻律優美。譜成曲子吟唱。優美動聽。《渭城曲》又叫陽關三疊。首句不重唱,後三句重複唱三遍。音律迴環反覆。低迴清婉。讓人徜徉,留戀。

這首送別詩,在內容,情感,韻律,畫面於一體,藝術性很高。被評為“古今第一”。


淡月晗嫣1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詩的大意是:清晨剛下過陣雨,渭城塵土溼潤,空氣清新,旅舍和柳樹煥然一新。即將遠行的朋友,請你再喝下這一杯美酒,西出陽關後,大概再也難見到親朋好友了。


這首詩因為只是為一次普通的朋友離別所作,沒有特殊的創作背景,因此特別適合在各種離別宴上擊築而歌,所以當時就有樂人為詩譜曲,並且傳唱甚廣,成為赫赫有名的“陽關三疊”,也有人把它叫作“渭城曲”。 有人說這首詩是七絕的“古今第一”,前人評價說:“風韻超凡,聲情刺骨,自爾百代如新,更無繼者”,“諸作無出其右”。《王孟詩評》中更是說道:“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可見對這首詩的文學地位,古今的評價是大致相同的。客觀地說,我們可以找出不少能和這首並駕齊驅的詩,但卻實實在在找不到能讓這首退居第二的詩。


這首詩的作者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少年即才氣逼人,並且頗負盛名。一生精通詩、書、畫、音樂等。尤其在詩畫方面,成就非常高,加上他本人喜吃齋唸佛,因此被世人稱為“詩佛”,又有人贊其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遊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諸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之類的邊塞詩,後期則創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是繼東晉陶淵明以來山水田園派詩人的主要代表。


《送元二使安西》大約創作於唐安史之亂前,為送別朋友出使安西所作。這首詩的說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一個“真”字。由於真情真意貫穿全詩,因此才能使它從寫近景再到寫依依惜別,一氣呵成,讀起來讓人身臨其鏡。唐人送別詩多如牛毛,但畫面感如此強烈、感情如此含蓄而真摯的,說起來還真的只此一首。 從這個角度講,《送元二使安西》還真可以說是七絕中的“古今第一”。

詩的前兩句為一般寫景,不足為奇。但後兩句卻寓意深長,確為名句。第三句“更”字的使用出神入化。試想本來已經告別的酒都已喝過了,而詩人還要讓朋友再喝一杯,這麼做的意義何在呢?意義就在於詩人既想讓朋友帶走自己的一片深情厚誼,又想通過再喝一杯酒,多留一會兒朋友,給兩人多一點把酒言情的時間。而結句中的“陽關”,本來就在中國之外,而安西更在陽關之外,朋友前途未卜,令詩人非常憂慮,只能反覆叮嚀囑託,千言萬語,欲盡不盡,欲了未了。感情真摯,畫面感人。這樣的詩讀來的確讓人感動不已。


當然這首詩也並不是沒有瑕疵。從格律上看,這首詩的第二三句失粘,這種缺陷是不可原諒的錯誤。雖然《唐詩摘抄》中對這個問題作了圓滑的解釋:“失粘須將一二倒過,然畢竟移動不得,由作者一時天機湊泊,寧可失粘而語勢不可倒轉。此古人神境,未易到也。”但這畢竟是一家之言,不足採信。而不幸的是,也就是從這時起出現了所謂的折腰體七絕,也可以說是這首詩開的惡例或者說是這首詩結出的惡果。


壯圖山人


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得確是送別佳作,古今名篇。一首詩能夠千古傳誦,讀來無不產生共鳴者,就在於他寫出了人的真情實感,人性的善良和真誠,人與人情感的優雅與和諧。要知道我們中國人是特別注重友情的。就像李白詩中所說的那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全詩也就四句,前兩句寫景: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的早晨下了一場小雨,於是景新,空氣新,人的心情也為之一新吧?明麗的色彩,清新的空氣

,依依柳絲,正是良辰美景啊!

然而,友人就要走了。後兩句自然是抒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酒勸得好,更盡一杯吧,因為西出陽關就見不到老朋友了,何時再會,渺渺無期啊!

不知道有沒有兒女沾襟,有沒有傷感,有沒有戀戀不捨,萬語千言,萋萋別情,盡在更進一杯中,但有青青柳(留)絲為證。寫景正是為下文抒情反襯,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本詩色彩明麗,由景及人,情景交融。作者以畫意入詩而詩意盎然,韻味悠長。

王維的這首詩是不是古今第一,不敢斷語,但總覺得少了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豁達和胸襟;少了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放和自信。或許好就好在他的真情實感,他的個性情懷。


南山騷客


關於王維的經典名篇《渭城曲》,為什麼被評為“古今第一“?

哈哈,這個問題我予以放棄回答。為什麼?因為我無法相信此評,也無水平駁斥此評,故只能避而遠之。

王維是一個大才子,是科班出身,按照現在話來講,是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的水平。學問高深,問鼎過狀元。他不但善詩,而且善畫,懂音樂,精佛學,是中國詩壇上了不起的人物。他的《山居秋暝》簡直就是一首美得無法形容的好詩。對後人來講只有崇拜仰望之份,

王維其實比較善長五律,他的七律或七絕不是很多。這首七絕《渭城曲》,不管從哪方面來講都是可圈可點的,連蘇東坡對王維的評價: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佛之譽當之無愧,讀他的詩有一種心靈淨化和超脫之感!


夜光珠2


詩的清新與意境的明朗乾脆,有作者內心的清淨與對景物的留戀賞析,讀懂其內心平靜情發乎於理止於感,平實而充滿了留戀。是全面而可放下的心境,舒懷而樸實,高遠深透而不作矯之上承佳作。


飄逸179115182


一,感官立體,雨(聽),塵(聞),柳色(看)

二,景與心情容合。

三,真,唐朝時詩人間情誼勝過父母子女,見面很不容易,這樣分別時用言語表達以不足(無言勝有言),只有勸酒。

四,用詞平白(比較其它送別詩的誇張),用意境引起讀者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