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看過《喧譁與騷動》?你的感受是什麼?

wucf72


福克納的《喧譁與騷動》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作品之一,書名來自於莎士比亞悲劇《麥克白》第五幕第五場麥克白的臺詞:“

人生如痴人說夢,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卻沒有任何意義。

整本小說講述了南方沒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劇:老康普生好吃懶做、貪婪嗜酒。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家中唯一的希望長子昆丁絕望地守護南方的舊傳統,卻因疼愛的妹妹凱蒂風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愛恨交加,最後溺水自殺。次子傑生冷酷貪婪,三子班吉則是個白痴,三十三歲卻只有三歲小兒的智能。

我個人最大的感觸就是在看一部電影,不是那種想象中的電影,而是彷彿真的在讀一部電影,每一個畫面都如同一個分鏡,但又不僅僅只是如此,總之是很奇妙的感覺~

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我個人總結了幾點:

1、多視角敘述:最電影的部分

傳統的小說家一般或用"全能角度"來敘述,或用書中主人公自述的口吻來敘述。這是我們最常見的兩種手法。但是到了福克納這裡就不一樣了,他分別用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的角度,讓每一個人講自己所見所聞所想。

福克納常對別人講,他把《喧譁與騷動》這個故事寫了五遍(五個人的視角),但這五個部分並不是重複、雷同的,即使有重疊之處,也是有意的,像五片顏色、大小不同的玻璃,看似被雜亂無章地放在一起,卻意想不到地構成了一幅由單色與複色拼成的絢爛圖案。這種感覺就像看黑澤明的電影《羅生門》,所有人都在述說,讀者也不過是故事中的路人,窺探到的是變化莫測的人心,也許本身就沒有真相可言。

2、 意識流:最小說的部分

《喧譁與騷動》中比較讓人讀起來感覺操蛋的地方,就是它的意識流部分。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意識流小說和普通小說不一樣的地方:

(1)它們彷彿從人物頭腦裡湧流而出直接被作者錄下來,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忖"之類的引導語;

(2)它們可以從這一思想活動跳到另一思想活動,不必有邏輯,也不必順時序;

(3)除了正常的思想活動之外,它們也包括潛意識、下意識這一類的意識活動。

因為《喧譁與騷動》是敘述者視角,因此思緒是任憑其跳躍的,從一個思緒跳到另一個思緒,有時作者好心會變換字體以提醒讀者,但有時連字體也不變。讀者必須要仔細閱讀才能辨認出來。據統計,在"昆丁的部分"裡,這樣的"場景轉移"發生得最多,超過二百次;"班吉的部分"裡也有一百多次。

除此以外,如果你對這本書感興趣的話,還會發現它運用了神話模式,類似於《尤利西斯》等作品,就是在創作一部文作品時,有意識地使其故事、人物、結構,大致與人們熟知的一個神話故事平行。這個就不多談了,因為需要對歐洲古代文學基礎才行,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