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看过《喧哗与骚动》?你的感受是什么?

wucf72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作品之一,书名来自于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麦克白的台词:“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

整本小说讲述了南方没落地主康普生一家的家族悲剧:老康普生好吃懒做、贪婪嗜酒。其妻自私冷酷、怨天尤人。家中唯一的希望长子昆丁绝望地守护南方的旧传统,却因疼爱的妹妹凯蒂风流成性、有辱南方淑女身份而爱恨交加,最后溺水自杀。次子杰生冷酷贪婪,三子班吉则是个白痴,三十三岁却只有三岁小儿的智能。

我个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在看一部电影,不是那种想象中的电影,而是仿佛真的在读一部电影,每一个画面都如同一个分镜,但又不仅仅只是如此,总之是很奇妙的感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个人总结了几点:

1、多视角叙述:最电影的部分

传统的小说家一般或用"全能角度"来叙述,或用书中主人公自述的口吻来叙述。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两种手法。但是到了福克纳这里就不一样了,他分别用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的角度,让每一个人讲自己所见所闻所想。

福克纳常对别人讲,他把《喧哗与骚动》这个故事写了五遍(五个人的视角),但这五个部分并不是重复、雷同的,即使有重叠之处,也是有意的,像五片颜色、大小不同的玻璃,看似被杂乱无章地放在一起,却意想不到地构成了一幅由单色与复色拼成的绚烂图案。这种感觉就像看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所有人都在述说,读者也不过是故事中的路人,窥探到的是变化莫测的人心,也许本身就没有真相可言。

2、 意识流:最小说的部分

《喧哗与骚动》中比较让人读起来感觉操蛋的地方,就是它的意识流部分。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意识流小说和普通小说不一样的地方:

(1)它们仿佛从人物头脑里涌流而出直接被作者录下来,前面不冠以"他想"、"他自忖"之类的引导语;

(2)它们可以从这一思想活动跳到另一思想活动,不必有逻辑,也不必顺时序;

(3)除了正常的思想活动之外,它们也包括潜意识、下意识这一类的意识活动。

因为《喧哗与骚动》是叙述者视角,因此思绪是任凭其跳跃的,从一个思绪跳到另一个思绪,有时作者好心会变换字体以提醒读者,但有时连字体也不变。读者必须要仔细阅读才能辨认出来。据统计,在"昆丁的部分"里,这样的"场景转移"发生得最多,超过二百次;"班吉的部分"里也有一百多次。

除此以外,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的话,还会发现它运用了神话模式,类似于《尤利西斯》等作品,就是在创作一部文作品时,有意识地使其故事、人物、结构,大致与人们熟知的一个神话故事平行。这个就不多谈了,因为需要对欧洲古代文学基础才行,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