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真爲了一個女人,放清兵入關的嗎?真實的原因傷不起!

吳三桂真是為了一個女人,放清兵入關的嗎?果真如此,若不論民族大義,倒也算得上英雄美人式的愛情佳話。可是放眼中國歷史,這樣的有幾人?倒不是說男人們都不勇敢,關鍵是“美人”往往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結果還要擔負“紅顏禍水”的罵名。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概莫能外。陳圓圓不是禍水,吳三桂不是英雄,那麼1644年吳三桂放清兵入關,到底是為哪般?

吳三桂真為了一個女人,放清兵入關的嗎?真實的原因傷不起!

我們簡要回顧一下這段歷史。1644年初,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在此之前吳三桂作為遼東總兵鎮守三海關,處在抗清前線,此時大明已被推翻。吳三桂被夾在了兩強中間。一方面腹背受敵,另一方面,成了兩方爭取的對象。那麼他將有三個選擇:

吳三桂真為了一個女人,放清兵入關的嗎?真實的原因傷不起!

第一,投降清軍。吳三桂鎮守遼東多年,是清軍扣關問鼎中原的勁敵,同時也是拉攏的對象。

第二,投降李自成的農民軍。李自成已經推翻大明,如果想站穩腳跟,手握重兵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同樣是拉攏的對象。

第三,戰鬥到底,最壞的打算以身殉國,為大明盡忠。這個選擇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二選一。

吳三桂真為了一個女人,放清兵入關的嗎?真實的原因傷不起!

我們都知道後來吳三桂投降了清軍,一般認為他“衝冠一怒為紅顏”,因為他的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部下給霸佔了。這可能只是一個導火索,絕不會是真正的原因,為什麼這樣說?我們只要看一下,清軍和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當時的作為,問題就一清二楚了。

首先,清軍這邊,固然有民族大義的考量,但不可否認,不管清軍入關前,還是入關後都採取了積極拉攏政策。特別是入關後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得到了前明官僚和士紳的擁護。

其次,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這邊,打著“均田免賦”的口號,一時間萬民擁護實力空前,一路勢如破竹推翻了明王朝。或許是因為壓抑的太久,或許勝利來的太快,進入紫荊城以後,嚴刑拷打前明官員,四處抄家逼捐,到後來一般百姓也不能倖免,搞得人心惶惶。

最後,一邊是想方設法的拉攏團結,另一方卻是離心離德,結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說,不管陳圓圓有沒有被霸佔,吳三桂都會和清軍走在一起,只是早與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