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我不是藥神”作為徐崢的又一部自導自演力作,上映以來就霸佔了票房排行榜,僅僅上映4天票房就超過了13億,各大院線更是一天為這部電影安排了上百個場次,相信幾十億票房是遲早的事情。

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電影主線劇情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真實反映了那個年代患者,醫藥費之間的矛盾。人物方面刻畫非常到位,比起之前的喜劇達人徐錚,這一次我們看到一個小人物在底層的掙扎,小人物的大愛之心。

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票房大賣的同時,“藥神”收穫了大量的口碑,各大網站,院線評分都超過9分,絕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神作,但電影中還是有一些設定差強人意。

1:呂受益之死

作為一名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在買不起藥的時候,第一個想到通過走私的辦法將“便宜”的藥片帶回中國,並且不是隻為了自己一個人,還為了更多受到疾病折磨的患者。藥品的銷路打開之後,一行人獲得了大量的利益,然而藥品停售之後呂受益卻因為沒錢吃藥落了個病死的下場。

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首先在呂受益第一次找到程勇的時候,就答應先給他三萬塊錢,說明呂受益本身是有一定的經濟能力的。賺錢之後程勇給了他一定的錢,藥品,也完全夠他撐過很長一段時間。記得和程勇一起看兒子的時候,呂受益說,說不定自己能當上爺爺,當時程勇還認同了他的話。

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雖然發財後的徐錚開始揮霍,但呂受益一直是本本分分的,從去他家中招待徐錚都是簡簡單單的家常便飯就可以看出,所以呂受益幾年內應該是不愁吃藥的。他的死更多是對劇情的推動,推動程勇的蛻變。

2:藥品價格過高

電影的年代並沒有交代,但是我們從電影中的手機,電腦系統可以判斷出應該是在2000-2005年之間,當然這也與真實故事的時間相符。

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在那個年代我國一線城市的人均年收入不過是1-2萬元左右,即使程勇的藥一瓶5000塊錢也是很少有人能買的起的,更不要說正規藥品幾萬塊錢一瓶的價格了,這個價格的設定對於當時大部分人來說就是宣佈了死亡。而電影中幾千瓶藥都不夠賣幾天很明顯是不合理的。

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3:情節推動過快

詳解《我不是藥神》的三處漏洞,第二個設定很差強人意

程勇的藥品賣的雖然火,但是非常低調,在那個互聯網不發達的年代沒理由馬上就被發現。而且劇中賣假藥的張長林,所用的公開售假方式都沒有被抓,沒理由第一個就找上程勇。包括後來程勇改行做起了實業,發家的速度也有點太快了,還有白血病患者受到重視的速度,也就是短短2、3年,這與現實中的差距也很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